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威尼斯水城乾涸、秘魯「納斯卡線」被毀……世界上十大正在消失的美景,第七個你絕對認識!

威尼斯水城乾涸、秘魯「納斯卡線」被毀……世界上十大正在消失的美景,第七個你絕對認識!

對於愛旅遊的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或許就是有錢、有時間了,可景不在了。事實上,這樣的擔憂並非妄想,氣候的變化、森林的砍伐、旅遊業和工業的發展,都是的全世界的自然景觀遭受到嚴重後果的影響,一些美景的逐漸消失已成事實,更甚者已經消失,再也無法目睹。

今年1月底,就在人們在為能欣賞到152年才一遇的「超級藍血月全食」而心喜之時,在世界的一個角落,卻因為此次的天文奇觀使得一座因水聞名於世的城市乾涸了。

水城威尼斯的乾涸與下沉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日報道,1月31號晚,152年一遇的「超級藍血月」引發全球關注的同時,也給義大利東著名旅遊城市威尼斯帶來了極寒天氣和低潮,而乾冷的氣候和低潮最終導致威尼斯水道乾涸。

一夜之間美麗的威尼斯水城變成了黑色水渠和黑色河底。

視覺中國

據報道,這是威尼斯連續第三年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兩年前,威尼斯的河道水位曾一度低至70厘米,這一次數據顯示則低了60厘米。

因水而使得旅遊也火起來的威尼斯,乾涸這一怪異現象使得當地每天的船運量和水上計程車的業務因此大打折扣,大部分的船隻只能困在乾涸的河床上。

雖然威尼斯出現了水道乾涸的現象,但是需要清楚的是,比起這個,這座城市每年更要面臨的是數次洪水的侵襲。

有數據顯示,威尼斯正以以往五倍的速度下沉著。科學家還發現這座城市正在向東歪斜,在過去的十年間,它每年往亞得里亞海偏移2毫米。

當然,當地政府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在延緩威尼斯的下沉與便宜。當地建立起一套防禦系統,來防患海浪的侵襲,並在威尼斯礁湖的3個進水口建設了自動門,用來防洪蓄水。

但是需要認識到的是,不管是乾涸還是下沉,對威尼斯這座城市的美景有所嚮往的朋友也是抓緊時間吧。

秘魯世界遺產「納斯卡線」被毀

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的納斯卡線是世界考古學家的未解謎題之一。

它擁有2500以上的歷史,由地上的石頭或土壤堆積,或是在地上刻劃而成圖案,共有總長度約13000公里的線條,組成了800多個圖案,包眾多深幾十厘米、長几百米到幾公里不等的巨大線條,以筆直的直線和箭頭型為主,也有幾何圖形和動物圖案,如蜂鳥、卷尾猴、魚、花卉等。

雖然它的形成與保存至今都是個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肆意妄為的環境里,它的保存很艱難。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1月27日,40歲的卡車司機比戈(Jainer Jesús Flores Vigo)無視禁止通行標語,直接朝「納斯卡地畫」開過去,在遺迹內長100米、寬50米的範圍留下輪胎印,比戈隨後遭到當地警方逮捕。比戈表示,因為自己路不熟,以前從來沒有開車到這邊過,加上車子又有機械故障問題,才會偏離道路。

然而,這並非是「納斯卡地畫」首次遭到破壞。2014年12月8日,在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期間,綠色和平組織一些成員擅自進入禁區,用黃布條組成「改變時刻來臨 未來是再生能源」的巨幅標語,以此對聯合國氣候大會施壓。由於他們未按規定穿上特製鞋,在地畫保護區內留下了許多足跡,破壞了古迹。2009年的一場大雨將一個納斯卡線條圖案沖毀。除此之外,當地企業為了發掘地下礦產也毀壞了一些圖案。

已被帶走的馬爾他「藍窗」

對許多旅遊愛好者而言,尤其是還尚未去過馬爾他的人而言,「藍窗」的消失絕對算是2017年發生的旅遊一大憾事。

藍窗是整個馬爾他戈佐島最為著名的景點和必游之處,位於一個懸崖的盡頭,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門,透過大門,遊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壯觀景色。

地質學家之前就曾警告過相關部門,石灰岩正在遭受侵蝕。2016年,遊客們被禁止在懸崖上走動並在其下航行。但藍窗還是難逃厄運,2017年3月8日上午9點40分,藍窗坍塌並墜入海中。

除了以上正在消失或已經消失的旅遊景點以外,還有一些直接知名的旅遊景點也在走向消亡。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趁著這些景觀還在,趕快去看一眼他們吧。但是需要記住的是,他們已經很脆弱,也請去看他們的你們善待、珍惜他們。

澳大利亞大堡礁

位於南半球、縱貫澳洲東北沿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

大堡礁的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它於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但是這樣一處絕美的自然景色,由於水質的惡化和氣候的變化使得大堡礁極度惡化。周邊城市用水過度,湧入大堡礁的水質不斷惡化,氣候變化也像一道催命符;此外,遊客的湧入,遊客的各種手掰珊瑚礁以及船隻漏油等等,都使得大堡礁的生態環境瀕臨破碎。

有數據顯示,過去的30年內,大堡礁的絕美的代表珊瑚礁的面積已經大幅萎縮。

英格蘭的象徵多佛白崖

位於英國英吉利海峽比奇角的多佛白崖,被認為是英格蘭的象徵。

白崖實際是由細小的海洋微生物以每年0.015毫米的速度沉積而成,從白堊紀開始,至今已經1億3千萬年,沉積從下面的海灘中上升了500英尺(約152米)高。

多佛是英國最接近歐洲大陸的地方,距離法國的直線距離只有22英里,站在陡峭的懸崖邊,肉眼就可以隔英吉利海峽望見那片陸地。

於人為破壞,多佛白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侵蝕。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白崖正以每年12英尺(32厘米)的速度後退,而幾個世紀前這一速度僅為每年0.8英尺(2厘米)。

馬爾地夫下沉問題加劇

被許多人奉為蜜月聖地和婚紗招拍攝地的馬爾地夫,其下沉問題是眾所周知的。

因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使得如馬爾地夫這樣的島國都面臨著海平面上升等問題,有數據指出,馬爾地夫93個島正在遭受海水侵蝕。換句話說,可能再過個100年就真的只能坐著潛水艇欣賞它了。

聽說,當地政府也在準備修建人造島嶼以供居住,但是這應該不是很多人去馬爾地夫想看到的。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由於近日馬爾地夫國內發生動亂,外交部與國家旅遊局都多次發文提示近期不要赴馬爾地夫旅遊。還是等一切恢復了之後,再去吧。

中國萬里長城

對於我們自己的長城,應該沒有人會再說不知道了。

有一份報道曾稱中國長城的三分之一都已消失。自然損害、人為破壞和保護措施的不完善,導致約2千米的城牆化為塵土。人民日報報道稱目前長城只有八分之一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明代建成、擁有700多年歷史的長城因為建築用地擴張被推倒,或被遊客損毀。

想必有些人還記得2016年,一些部門用水泥修復長城的事情。一條充滿歷史感的石頭建築就這樣被修復成了一條平滑的水泥路。只能說,氣憤都不足以形容看到水泥長城的複雜心情。

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死海

死海以其高含鹽度的海水而聞名世界。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死海,享受漂浮在海上的感覺,據說死海里的泥還有保健功效。

科學家發現死海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乾涸。水位的下降的原因是死海的水源-約旦河的補充不斷減少而造成的。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死海水面已經下降了40多米。此外,以色列、約旦兩國的鉀肥公司的過度取水也在加劇它的萎縮。

按照以上數字,死海消失的日子都可以扳著指頭算了。

玻利維亞恰卡塔雅冰川

位於玻利維亞安第斯山脈,海拔5300米的恰卡塔雅冰川,曾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勝地,也曾是全世界最高的滑雪纜車的所在地。

儘管遊客不多,但一些滑雪愛好者願意冒險前往。然而在1940到1982年間,冰川從222,967平方公里縮小至139,355平方公里。1996年它縮小到79,990平方公里,2005年幾乎消失殆盡,只留下赤裸裸的山坡。恰卡塔雅冰川的消亡對玻利維亞的滑雪運動和旅遊業造成直接影響,依靠冰川融水謀生的農民、商行以及城市居民也將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中國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世界級珍貴文化遺產,其瑰麗的建築、彩塑、壁畫藝術,堪稱研究中國佛教史和藝術史的鮮活博物館。有人甚至稱:「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於看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但近年來,敦煌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嚴重威脅著莫高窟,土地沙化引發的風蝕、粉塵等,導致莫高窟一半以上的壁畫和彩塑出現變色、脫落等問題。這座文明寶庫,可能在我們這代人眼中逐漸消失。

編輯 | 王真真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旅遊新聞 的精彩文章:

鼓勵創新、去庫存等地方性政策正驅動人才逃離北上廣

TAG:每日旅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