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媒稱中國養豬場奔向「現代化」:助中國豬肉走向國際

英媒稱中國養豬場奔向「現代化」:助中國豬肉走向國際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道英媒稱,中國正在努力改變原來的小農散養模式,引入美國廣泛使用的那種自動化、高密度的規模化養殖,加快這個世界最大規模豬肉產業的轉型。

中國養豬場的現代化

據路透社2月8日報道,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廣西武宣縣的湖南鑫廣安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生豬產業園區正準備生產第一批小豬,該園區佔地73公頃,到今年年底,將有1萬頭母豬入住其中兩個巨大的豬場,每年最多可生產28萬隻小豬,約相當於2萬噸豬肉。即使是按照美國的標準來看,這個園區的規模也相當龐大,它是今年中國將要建設創紀錄數量的大型養豬項目之一。

有業內人士估計,中國今年可能建成幾百個存欄數量為5000-8000頭的母豬場,比去年還多,建設更大、更加標準化的豬場也為建設更精細的市場鋪平了道路。中國證監會近日已正式批複大商所的生豬期貨立項申請,以幫助生豬養殖企業對沖價格風險。

報道稱,在這場改變到來的同時,數十萬家庭農場紛紛倒閉,因規模太小,無法承擔新環保標準的達標成本。這樣一來,大型農場就有了機會,因為它們採用新型養殖方式和進口種豬,可以提高產量並降低成本。

專家認為,這些農場提高產量,將會緩和中國豬肉價格波動,提高食品安全標準並改善環境。長期來看,這還有可能使中國的豬肉生產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競爭,提供高品質、價格有競爭力的豬肉。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進入這一市場,食品安全將會提高,成本會降下來。全球競爭力將會增強,中國肯定會出口豬肉,」慧通數據一位研究主管說。

該主管預計,隨著產量增加而國內需求放緩,2018年至2020年豬肉將逐漸變得過剩。

報道稱,實現中國養豬場的現代化是一項巨大工程,中國近7億頭生豬中,有逾半數產自家庭養豬場,儘管很多這種養豬場已經將飼料從廚餘垃圾換成富含蛋白質的豆粕,但生產率仍落後於西方養豬場,同時成本也是全球最高的,因為嚴重依賴進口大豆。

最近的政策已經將很多小型養豬場擠出市場,但也加劇了早前的市場波動。2017年,中國在全國加大打擊農業污染的力度,迫使數十萬個養豬場關閉,其中很多是沒有資金和土地建設垃圾處理設施的小型養豬場。

報道稱,中國政府對養豬產業發展的藍圖也鼓勵在東北的玉米帶擴張養豬業,同時限制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設立養殖場,這進一步鼓勵中國新的養豬公司進行更大密度的養殖。通過股票市場的融資,加上2016年豬肉價格創下紀錄高位,這些公司積累充足的資金。

新種豬、新設備

進口種豬正在提高產仔率,由英國公司Genus (GNS.L)和加拿大、法國以及美國一些公司提供的種豬提高了產仔率,相較於中國的本地豬仔,其瘦肉率更高,成長速度也更快。

向鑫廣安等中國養豬公司出售PIC品牌豬的Genus公布,2017財年來自中國市場的獲利跳升80%,目前正在華南地區建設一座新的種豬場,該公司在中國其他地區已經運營有三座種豬場。

「我們落後於需求,訂單不斷,卻沒有人能做。」Genus亞洲地區產品績效主管David Casey表示,有一位新客戶希望今年新建八座5000隻規模的豬場,9月份需要3.5萬隻小母豬。

快速擴張的養豬公司廣西揚翔每年年末都要替換種豬,而其他許多公司則是兩三年一換。「這確保我們使用的基因是最新的,基因不斷在改善,」揚翔股份副總裁高遠飛說。

艱難的學習過程

報道稱,不過,這樣迅速擴大規模也面臨許多潛在的問題。投資成本很高,尤其是新環保法實施之後。王教授稱,僅每頭母豬的廢物處理費就達到30元。

報道稱,在中國,預防疾病面臨很大挑戰,龐大的家畜數量以及與人類距離過近增加了污染的風險。一旦疾病侵入密集化豬場,幾天內就能導致數百頭豬死亡。甚至向新建豬場供應母豬的豬場也遭遇疾病肆虐,使本已不足的供應進一步減少,最麻煩的或許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人短缺。

目前,鑫廣安設法令疾病受到控制。工人進入豬場前要經過48小時的隔離,以避免傳播疾病,然後在豬場連續住好幾周。就像美國豬場一樣,給豬餵食的卡車在圍欄外進行餵食,以避免傳播來自其他豬場的疾病,同時,小豬崽分開到不同的位置餵養,以降低疾病在豬群中傳播的風險,但這給管理增加了額外的複雜性。

「我們的建築格局和生產流程完全參照美國,」鑫廣安在廣西豬場的管理負責人Chen Gang表示。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中國廣西武宣縣,鑫廣安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一處大型豬場。(路透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國情咨文重提大國競爭 對華新戰略充斥冷戰思維
什麼情況?這兩天,杜特爾特力挺中國的一個決定,讓菲國內「炸」了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