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合羽欠縣 趣味地理、解讀歙縣……

合羽欠縣 趣味地理、解讀歙縣……

1

很多外地人來黃山市,可能有兩個縣名讀不出來,一個是歙縣,一個是黟縣。前者叫合羽欠縣,後者叫黑多縣。

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徽州地區設立黝縣、歙縣。後來黝縣改過名字,最後叫黟縣,歷史長河中,徽州地區也曾增刪了很多縣州,最後形成六縣的格局。但唯獨這歙縣的歙字一直沿用至今,堪稱不離不棄。

關於歙縣名字的來源,網上有2種說法,第一種據《舊唐書·地理志》:「縣南有歙浦,因為名」。第二種據《新安志》:「或曰歙者翕也,謂山水翕聚也」。因境內高山環抱,峰巒起伏,河流縱橫,縈迴曲折,故以為名。

歙浦應該就是現在的浦口,不過南宋的徽州詩人方岳寫了一首《泊歙浦》倒是比較有名。方岳這廝一生碰釘子,他在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考中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幹官,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後調知南康軍。後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後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後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算是有趣的一生。

《泊歙浦》

此路難為別,丹楓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邊。

霜月倚寒渚,江聲驚夜船。

孤城吹角處,獨立渺風煙。

黃賓虹在1948年,創作了《歙浦山水》一畫。畫中還錄文:山入長陔磵路盤,分程官驛接臨安,嶺邊細激東流水,繞出澄江又幾灣。款識為:歙浦戊子八十五叟,賓虹寫。

黃賓虹在歙浦畫了這幅畫,那麼文中寫的山入長陔磵路盤,分程官驛接臨安,嶺邊細激東流水,繞出澄江又幾灣,是怎樣的地理和景色呢?

山入長陔磵路盤,說明他前面的大山一直延綿到長陔,都是小溪水澗和盤山路。分程官驛接臨安,說的是有條路一直通往臨安。嶺邊細激東流水,說的是有條小而急的流水向東去。繞出澄江又幾灣,指這條清清的流水蜿蜒盤伸向遠方。

用通俗的語言就是說,黃老站在歙浦,看見一座大山從長陔一直延綿到昱嶺關,山裡面都是溪澗和山路,眼前則有條流水很急,蜿蜿蜒蜒流向遠方。

請鎖定手機屏幕轉動,並橫屏觀看圖片

黃老所站的位置,大致就在上圖黃老照片處,他看到的大山叫白際山脈,從清涼峰一直延伸到長陔,直至休寧。街口鎮就處在這條山脈當中,新安江穿過這條山脈,從街口鎮流入浙江千島湖。

從上面的地圖也可以看出,雖然徽州盆地比較大,但是歙縣所佔面積卻不多。除了縣城外,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我看這山區面積估計佔85%,另外歙縣的森林覆蓋率也有85%。

雖然歙縣山多,但是人也多。歙縣有50萬人口,人家黟縣才9萬人口,也許有人會說黟縣面積小啊,那麼祁門面積大,也才19萬人口,休寧面積大也就28萬人口。具體面積對比請看上面的黃山市地圖。所以我想說,如果你是女的,要找男朋友,請優先選歙縣的,絕對沒錯。

歙縣人向東外出有兩條主要通道,分別是紅色的徽杭高速(古時候的徽杭古道),綠色的新安江。

清涼峰和白際山脈就像一條卧在歙縣東邊的巨龍,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區域。

A區域是龍頭清涼峰,為績溪、臨安、歙縣交界,只有南部部分歸歙縣管轄。海拔在1700米左右,目前是國家級清涼峰保護區,山裡很少有人家,在清涼峰南部的峽谷里有幾個鄉鎮,比如三陽、杞梓里、霞坑。

昱嶺關相對應是龍的脖子部位。

從昱嶺關到街口這一段是B區域,主要山峰海拔都在800-1000米。主要有金川、岔口、昌溪、深渡、武陽、新溪口等鄉鎮。

而街口到長陔這一段,呈現出兩條並行的山脈,主要山峰海拔都在1000米左右,BC山脈中間形成一條峽谷,這就是街源,街源峽谷里有街口、璜田、胡埠口、長陔等鄉鎮。

由於C山脈的南邊是浙江,就不做講述。而B山脈的南邊就是街源,北邊則有小川、小洲、森村、紹濂等鄉鎮。

除此之外的鄉鎮都在縣城周圍,地勢都相對平緩,為丘陵地帶。

如此用地理拆分歙縣,相對就簡單多了。

最後上一張圖,看看黃山人民是怎樣被山脈包圍的吧。

來源:街口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歙縣論壇 的精彩文章:

認真的雪!2018歙縣雪景……

TAG:歙縣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