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型太陽能電池具有使用隱患,需各方出力制定相關標準

新型太陽能電池具有使用隱患,需各方出力制定相關標準

芬蘭阿爾託大學(Aalto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型太陽能電池在生產使用中存在巨大隱患,因為業內缺乏統一的穩定性測試標準。他們收集這類電池集中測試,發現只有一小部分產品滿足正常的要求。為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將這些新型電池重新分組進行試驗,並在測試結果的基礎上為新型太陽能電池制定了穩定性測試的統一標準。

調查證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能源效率和成本效益會比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硅太陽能電池高的多。因此為了發展這種挑戰傳統電池的新型產品,大部分研究都集中精力在提高它的工作效率。然而這還不夠,為了使這種新電池更具有商業競爭力,不僅要提高工作效率,還要具備足夠長的使用壽命。

阿爾託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老化試驗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它存在致命的缺陷。他們的實驗結果以論文形式刊登在《能源與環境科學》期刊中,論文題目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的重要分析》。

圖片顯示了正在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進行老化試驗研究,準備足夠多的樣品是保障質量的先決條件之一。圖片來源:阿爾託大學材料平台瓦萊里亞·阿扎諾夫斯卡婭

博士生ArmiTiihonen說:「在對新電池的老化研究進行到約一半時,只有其中一個太陽能電池會顯示數據。可只研究一個電池不會得到足夠的數據,也就不能嚴謹地計算出使用不同材料產生的老化程度,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電池效率會越來越低」。

濕度和溫度變化的敏感。而大多數樣品測試(52%)卻對紫外線強度變化沒有反應。對大多數類型的太陽能電池來說,紫外線是一個重要的應力因子,它比純可見光更能縮短電池的壽命,因此對電池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大。

這次老化試驗大約有一半是在完全黑暗條件下進行的,只有15項試驗在室外進行,餘下的3次試驗用幾個電池連接在一起的模塊完成,採用模塊形式屬於商業化要求,但這樣做卻違背了電池性能測試條件的原理。

試驗條件的不充分降低了結論的真實性,阻礙了新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因此,阿爾託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在該領域能發現一種新方法,使電池老化性能測試更加可靠,消除未來投入生產時的後顧之憂。

指導研究的Docent Kati Miettunen說:「該研究領域需要設立統一的標準。高質量、詳實的報告、標準化的測試將會提高行業投資者對技術的信心。」

研究人員寫了一份詳細的試驗報告,就如何在實驗中實現高質量的老化測試,怎樣準備測試條件和如何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等問題展開詳細解答。

該研究小組還建議舉行多次研討會,多部門分工、密切合作制定出老化測試統一的指導方法和標準。例如,在硅電池研究中,標準是由商業實體設定的,而新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標準,如導電聚合物,則是研究小組的努力的結果。

Tiihonen補充道:「我們對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也公開邀請相關人士共同探討。同時,我們希望將來在此領域國際研究合作更加密切」。

原文來自nanowerk,原文標題為Serious shortcomings in aging tests of new solar cell materials,由材料科技在線團隊翻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材料科技在線 的精彩文章:

超高強度鋁合金震撼問世
計算設備的新鮮血液—TMD代替硅

TAG:材料科技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