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想照進現實?自動駕駛漸行漸近

夢想照進現實?自動駕駛漸行漸近

2月2日,一支由四輛林肯豪華轎車和兩輛廣汽傳祺轎車組成的小馬智行「無人駕駛」車隊,行駛在廣州南沙的街頭,與此同時,景創科技公司宣布公眾可在廣州生物島預約體驗「無人駕駛」汽車。就在小馬智行車隊在廣州路測的第一天,深圳也宣布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或將落地福田保稅區。

早在去年7月,百度CEO李彥宏就乘坐自動駕駛汽車駛上北京五環,引起了廣泛關注。時隔半年,廣州的普通市民就可以親自體驗到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得到了高度重視和快速發展,近日《畢馬威全球自動駕駛報告》公布的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國家排名中,中國位列全球第16位。自動駕駛的夢想,真的照進現實了嗎?

多家自動駕駛公司上路公測

2月2日,自動駕駛企業廣州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全國第一支城區運營白天黑夜全場景無人駕駛車隊正式上路。據介紹,此次常態化運營將通過內部預約方式進行,隨後將以網約車的方式向公眾開放試乘體驗。公司COO胡聞表示,小馬智行將立足廣州,做世界級的智能駕駛公司。

在廣州的另一邊,1月30日,擁有國際頂尖技術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景馳科技在廣州生物島召開自動駕駛常態化試運營啟動儀式。即日起,廣大民眾已可預約試乘其L4級高級別的智能自動駕駛汽車。

此前,景馳科技於去年12月28日將其全球總部從美國矽谷遷至黃埔區。經過一個多月的數據收集、高精地圖採集和內部測試,景馳方面表示,已有信心在一線城市開啟面向公眾的常態化試運營。

還將有更多自動駕駛領域的潛在進入者。比景馳科技更早兩天落戶黃埔區的寶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0億元,首期規劃產能5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項目,近日,百度自動駕駛Apollo計劃的奠基者之一鄔學斌加盟寶能。這也表明,寶能將在自動駕駛方面有新動作。

在自動駕駛的賽道,廣東「雙城會」正上演你追我趕的賽跑。去年12月,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在深圳福田保稅區首發試運行,並現場展示「無人駕駛」環節。

北京政府行動更為迅速。今年1月,第一條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路落地亦庄,未來,北京將推廣自動駕駛技術,對於道路設施進行改造,讓「車路協同」。目前,包括百度、京東、滴滴等企業均有意申請自動駕駛測試,並且是對客車、貨車等進行測試。

在上海,藉助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的建立,示範區開園一年來,已經服務了包括上汽、寶馬、德爾福在內的多個國內外品牌。據悉,示範區目前已成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能力最全、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項目合作及交流展示窗口。

熱潮背後不乏資本和政府推動

各地正在掀起一場自動駕駛的熱潮。而這背後,不乏資本和政府的推力。據布魯金斯學會統計,過去3年,全球資本市場的「豪客」們往自動駕駛產業投注了約5000億元。

不過,在聚焦於限定場景(高速公路)下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圖森未來CEO陳默看來,車上有安全員的都只能叫測試,小馬智行和景馳科技此舉都不能算作常態化試運營。

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路測目前尚未成熟,上述兩家自動駕駛公司為何選擇這個時機推出高級自動駕駛路測?陳默認為只能用兩個字來解釋——融資。

事實上,自動駕駛已經站在資本的風口。2月7日,景馳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勁在華創·思享公開日上透露,公司天使輪融資額為3000萬美元,將啟動A輪融資,額度鎖定1億美元。成立於2016年12月的小馬智行,成立之初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150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同在廣州的小馬智行,也在今年1月受到資本的青睞,完成了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12億美元,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融資額最高的一筆融資。「自動駕駛領域產出很大,出現千億級公司很容易,資金也必然看好。」胡聞說。

傳統車企巨頭也不願意作壁上觀。近日,廣汽集團與小馬智行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示範運營、移動出行、資本領域探討開展合作,共同致力於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製造等領域的發展。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汽車產品加快向新能源、輕量化、智能和網聯的方向發展,此次合作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致力於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製造等領域的發展。

這是廣州自動駕駛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汽車產業已成為廣州市工業第一大支柱產業,憑藉雄厚的基礎實力,一批研發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公司紛紛落戶廣州,傳統整車廠也在廣州設立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發展智能汽車產業。而在去年8月舉辦的「密西根——廣東交流論壇」上透露,未來兩地將繼續加強合作,尤其是在汽車行業,有望在廣州設立全國首個自動駕駛測試基地。

廣州汽車產業將迎來新的前景。就在今年1月17日,《廣州市汽車產業2025戰略規劃》正式發布,提出把廣州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兩區一高地」(中國品牌汽車標杆引領區、國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應用示範區、汽車產業創新開放共享高地)的發展戰略。

就在小馬智行上路當天,深圳也發布了一項重磅消息。來自深圳的商用車及公交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商海梁科技,正式宣布與來自瑞典的貨車及巴士製造廠商之一斯堪尼亞(SCANIA)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並將建全球商用車智能駕駛創新中心。

自動駕駛立法還有多久?

獲得資本青睞的自動駕駛企業,紛紛發布了各自的造車目標。王勁對外宣布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全年將量產500輛到1000輛自動駕駛車。

在國內無人車領域,百度是一直有希望首個實現量產的企業。在近日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宣布,百度將與金龍汽車合作生產一款自動駕駛小巴車,2018年7月份將提前實現量產。這款無人車被命名為「阿波龍」。

「如果不考慮監管層面,從上路測試到全天候、不分白天黑夜真正上路,這個過程至少要在2到3年。」一位自動駕駛領域人士說,年內還很難看到有真正量產的自動駕駛汽車,更多是自己對汽車進行改裝,但實際上一些汽車品牌機遇某些協議不開放相關車輛技術,因此這類企業很難走遠。

在深圳,智能公交目前仍在路試階段,如果要正式上路,仍面臨包括道交法在內的制度困境。目前現行法律,尚無有關無人駕駛以及自動駕駛技術上路的規定。此前,百度CEO李彥宏因在北京五環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一度引發外界爭議。李彥宏本人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承認,百度的無人車確實「吃」到了一張罰單。

如果換到現在,李彥宏將很可能不會再收到這張罰單。2月6日北京市交通委公布消息,相關部門下發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封閉測試場地技術要求(試行)》,明確自動駕駛車輛「路考細則」。

「自動駕駛出台規定雖然只是一小步,但對產業推動有重要指導意義。」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多在美國加州測試,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無法可依,如果能在中國測試,當然更能符合中國交通現狀,中國對本地的模擬狀況也更貼近現實。

不過,真要到全國立法層面,汽車觀察人士白希文認為,這個過程至少要在10年到20年。他說,相比美國等地,汽車導航用的GPS地圖可長時間不更新,但中國就不行,隨著中國城市還在不斷擴張,汽車擁有量在不斷增長,人口和交通路況都會有較大的變數,因此人工智慧能否適應這種變化,資料庫該有多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部分城市會有一些立法層面的突破,但多是在特定的封閉式路段試點,例如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里,此外,還要看目前國企是否掌握自動駕駛方面的關鍵技術,否則僅僅是民企有突破也還不行。

而除了立法,基礎設施的改造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包括車輛之間的聯通、信號燈、道路標誌標線等,也都要做響應改造。

南方日報記者 郜小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報業網 的精彩文章:

機載WiFi的「藍海」還不夠藍
河源國際馬拉松賽年末開跑

TAG: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