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7屆備考方法 八科乾貨

17屆備考方法 八科乾貨

恩高

大學

票價:666

2018年9月 起飛

決勝2018

學弟學妹們:

上午好!大家的高考複習時間很緊、任務也重。為了給你們加油,今天我就高考複習的規劃問題與大家分享如下。

首先要明確規劃的作用它是我們自己制定的,與學校複習進度相配合的,起檢查、補充、完善作用的複習計劃和心理暗示。這個規劃不僅限於學習任務的分配,還有自己複習心態和節奏的調整方式方法等。每個人的規劃都不同,在這裡我給出的是我自己的一些體會。

1

樹立信心,堅定信念。

信心和信念是支撐你走完高考複習這條路的最大動力。

臨考前突然的慌張和勤奮,很難拯救平日散漫的人;平時一直努力的人也可能會因為一兩天的放鬆亂了陣腳。當你沮喪或困惑時,一定要積極自我暗示或尋求幫助,因為心態會直接影響複習的節奏。如果你能將好習慣一直保持到最後一場考試,相信你一定會收穫成功。

2

重視階段性目標,在過程中收穫。

首先需要有一個高考目標(包括你想要達到的名次、分數、學校)這個目標制定的原則是「跳起來能碰到」

除了高考目標之外,一定要注意合理制定階段性目標,階段性目標的重點在於明確這一段時間自己想要得到什麼,發現了多少問題,填補了多少漏洞,增添了哪些新的認知,而不僅僅是一個分數或名次。

3

日事日畢。

這是複習規劃切實可行的關鍵。

雖然複習過程各種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打破我們的計劃,但若沒有計劃,複習就會變成打亂仗。因此,應對變化的方法變得尤為重要。突如其來的一場考試可能會讓你一整天的計劃被打亂,但是趁著考試來一次有針對性的反思總結也會讓你收穫不少。當你發現自己的效率跟不上時,不妨請教老師,他/她的點撥或許能讓你收穫更多。如果實在不能日事日畢,也盡量別拖到第三天。

4

摒棄雜念,準確定位。

這幾個月,高考准考生就是就是你別無選擇的身份。

你喜愛的很多東西在這個階段需要被珍藏(愛玩遊戲的同學,需要節制一下哦),對大學生活的幻想也應該變為一種激勵。縱然有再多的抱怨,在這時候保持一種坦然和從容才是智慧。

我在高三時,成績波動劇烈,甚至在高考前的聯考還出現了多個科目近乎崩潰的情況,老師和家長都很著急。我當然也著急,之前也經常胡思亂想,但我盡量剋制自己的急躁,多次主動和老師談心,我時常提醒自己「慢一點沒關係,穩一點才是硬道理」。在完全自主複習、考前放鬆的最後一個星期,我也盡量保持著自己的作息、做題、背書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了最後一場考試。

如果非要總結一條自己的經驗,那就應該是:最後一場英語考試之前的那個中午,我還在和平時的無數個中午一樣,做了一張試卷,並且不對答案。

以上幾點是比較容易總結出來的,關於總規劃的制定還有很多其他的經驗(比如聰明地利用改錯本,把它變成自己總結的獨特的複習資料;比如真誠地沉下去,用初學者的態度複習;比如當你煩躁不安時可以和老師談談心,目的不一定是講題,而是幫助你找回自己;還有一些是在大家自己的實踐中得到的,需要你們留心發現。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在2018年高考中實現自己的理想!謝謝!

1

政治學習方法

譚利民

一、熟悉課本

(一)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不論是經濟、政治還是哲學、文化,都有生澀難懂或者第一次接觸不好理解的內容,所以要想記憶課文和運用所學知識做題,理解就很重要。

在理解的過程中學會自己舉例子(這是我們老師講的方法),如果感覺沒有例子可舉,要麼就是沒有理解通透,要麼是聯想不到位,這個能力可以通過做題和閱讀時事材料提高。

(二)掌握大致框架

如果要對整本書進行複習梳理,第一步就是看目錄,掌握了目錄才會對整本書的大致框架有所把控。這對做簡答題也很重要,比如出一個「請結合材料,運用把握思維的奧妙(意識,而非真理,屬於唯物論範疇)有關知識闡述你對此現象的認識」;另外,根據目錄回憶每一章重要內容也很有用(每一輪複習和考前突擊)。

掌握框架也需要自己整理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其實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步構建自己的記憶體系,整理不僅僅是照搬內容,而是自己得到知識後進行系統地消化,這會讓自己記得更深刻,複習也更有效率;

(三)熟記重要細節

在掌握框架之後,細節也十分重要。很多小知識點隱藏在課文細節內容之中,光掌握大致框架就容易做題時犯迷糊。就比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以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的辨別區分一類的知識點。

二、從題目中總結

每次題目的選擇題會有很多錯誤或者不恰當的選項,可以總結這些不恰當的表達,寫在筆記本的對應章節里,比如「社會存在決定於社會意識」,這些易錯選項積累下來之後做題時就會格外留意了。

除了總結表達,還有做題方法:

選擇題做題順序:題設-選項-題干;提干-題設-選項;

題目中的重要信息以及題設要求要圈點勾畫,選項的錯誤部分也要標出來,防止檢查時手滑;不確定的選項打上問號,題目打圈圈;選擇寫在題號旁邊。

簡答題做題順序:題目限定的範圍和要求-大致瀏覽材料並做記號-標註一二三-整理。

要充分聯想,對有關內容要敏感;考驗對框架的熟悉和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套路(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等等)

三、注意聯想和運用

時事雜誌可以閑暇時間瀏覽,對一則材料進行分析,可以是經濟的政治的哲學的文化的,甚至可以聯想到歷史和地理,用紅筆標上,這是對已有知識的活用。

善於觀察生活,政治課本都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什麼的,都是對生活現象的總結和闡釋,所以關注新聞,善於思考,看看與自己所學知識有無關係也有幫助。

四、卷面

1、字跡工整,同一個題的每一個字要做到大小基本相同,每一行的字上下標齊,字距不能太緊,行距也要保持一致;

2、段落式,有序號(序號有圓圈圈)。這會讓答題邏輯更加清晰,方便閱卷;文段上下左右與框框保持一定距離;

3、仔細思考後再下筆,不要錯一行再劃掉或者填錯位置再整段刪除,這樣非常不美觀;有錯誤之後一筆直線劃掉,不要畫很多橫線(編者按:實際上老師閱卷是踩點給分,只找對的,不看錯的,所以同學們就不要把寫作的東西濃墨重彩地標示出來);

4、語言精鍊簡潔,一般一點兩行半左右,不要一行只有一兩個字或者一行都寫滿。

2

歷史

黃小軒

歷史方法主要從平時積累和考試兩大方面來講。

平時最主要的積累方法當然就是背書。建議背書之前先理清要素,也就是把關鍵詞勾出來,背的時候是背關鍵詞,而不是長篇大論全背!!現在的歷史考試題目已不同於初中,不會考書上原本的句子或是要求一定要按照ppt或是資料總結的那些句子來答。而且不同的人會用不一樣的資料,所以沒必要把那些句子一字不落的背下來,背關鍵詞足夠了。

如果是一個事件(比如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關鍵詞一定就有時間、人物和一些重要的名詞比如「虎符」。其他的具體過程,更建議通讀,反覆讀,而不是逐字逐句背。思想、文化、社會這幾方面的知識點比較瑣碎、所以建議列表歸納,然後再背

推薦兩個我覺得很實用的方法,就是大括弧總結和列表。大括弧總結針對事件(比如各朝代改革),列表則針對比較繁瑣的內容。好處:一是可以強迫自己去提取關鍵詞;二是容易體現出框架,便於整體掌握;三是便於背誦。另外,除了書上的內容,做的題目,也是我們知識儲備的重要來源。當遇到比較生疏的考試范時,可以把題目和解析剪下來,夾在有對應內容的書上,背書的時候可以看一下,作為提醒補充,沒必要背。

考試方面,又主要分為選擇題和大題來說。有一部分選擇題難做是因為我們對它所考的背景不了解,比如1931年到1935年,黨·內出現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這個時期共·產·黨在白區的起義更多的是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對背景不了解,就很容易覺得這是英勇抗爭之類。還有一部分有爭議的題目,是我們對考題方向沒有把握。

考試絕大部分是考重點,雖然有些選項看起來也合理,但是它只是一些並不重要的東西。我們選的時候,不是要選合理的選項,是選最正確、最重點、最有代表性的選項。還有部分屬於玄學範疇,嘗試理解、接受那種思維,把答案記下來。大題方面,首先注意答題順序。地理政治歷史三科大題答題順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換。其次是注意史論結合:歷史事實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材料,二是我們背的內容,經常有人只記得抄材料,而忘記了我們背的東西。其他的分點陳述等基本的就不需要贅述。

還有一些小建議。背書背疲倦了,就可以選擇反覆讀課本,或是默寫一下之前整理過的框架。一方面休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查漏補缺。選擇題最保險的方法是做一定量就去填答題卡,比如做五個填五個。這樣可以避免塗錯,還可以避免沒有塗完選擇題的問題。

3

地理乾貨

A

考試:

1、做題順序:選做題--選擇題--主觀題

2、文綜:選擇題真的很重要

3、認真讀題,仔細看圖--分析、挖掘給出的每一個地理條件,答題要點。

4、原則:會做的得全分,不會做的多得分

5、心態:細緻、不慌、放輕鬆

B

複習:

1、一輪:基礎知識,整個過一遍,形成框架

二輪:重難點,分專題複習,答題模板

三輪:查漏補缺(如果實在不會,就記題型、解題思路和答案)

2、複習一定要跟著老師走,安排的複習內容及時保質保量的完成落實

3、最好有一個糾錯本,改錯要有篩選(不一定自己錯了才改,我--經常錯的,很少接觸的,老師著重講的),經常反覆複習錯題(我--每次考試前翻糾錯本)

4、多翻地圖冊(我--高三每天晚二和晚三間的15分鐘用來記地圖,首先看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考試前記地圖)

5、要回歸課本,很多不起眼、你覺得看一遍就可以了的圖文都可能成為考試點(例:一月和七月世界等溫圖)

6、複習資料會很多,要有選擇,盡量專一

圖為袁姣

4

物理

陳嘉欣

1

抓基礎,回歸教材

一份高考試題中、低檔題(主要是考查基礎知識部分)佔80%,難題只佔20%,所以你要是把基礎打好88分全部弄到手,你的分數絕對是中上等,高檔題再稍微會做一點,那麼你的分數就一定是上等了。越到後面越要注重回歸教材,不要覺得這些難題我做不到我就死磕難題,反而忽略了教材上最基本的內容,考試有的時候技巧也是很重要的決勝因素,而適當的放棄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試技巧,我們17級的理綜可以說是非常難了,做完的很少,我就沒做出來最後一題,但是我物理仍然考的不算差,因為我前面的基礎題提高了得分率,分數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抓住基礎,不忘課本。

2

抓核心

核心就是對物理狀態和物理過程的分析,在分析過程中一般應該注意兩個線索:力和能。物體的運動由物體所受合外力決定。對物體受力進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物體在運動過程中,一些力往往又對物體做功,導致物體的能量不斷發生變化。能及能的相互轉化為物理的研究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線索。分別從力和能入手,對過程進行全面分析,久而久之,就可能化為「能力。」。當你受力分析結束後,如果不放心自己是否做對了,可以由果溯因,從你物體的運動狀態看你的受力是否正確完整,這個方法雖然很簡單,但在考試這種高壓環境下卻有人經常忘記這個最簡單的方法。

3

抓薄弱環節

複習中應注意課本中某些重要命題的論證過程。還應該加強對物理問題的表述能力的訓練。尤其是在求解計算題,不僅僅能夠計算出結果,還應能夠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和論述。即不僅會說出是這樣,還要會說明為什麼會這樣。這樣才算是真正弄懂了這個題,這樣你才能舉一反三,遇到同類型的題不再出錯。

4

抓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大量的題目緊密聯繫實際,物理理論原本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實際,但結果是有不少同學反倒對這類題感到生疏,這是很不正常的。在總複習階段,應善於把物理基礎理論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與物理有關的實際結合起來。可以說力、熱、電、光各個分支,都有大量的事實能與高中物理結合,要學會用物理基礎理論解釋身邊常見的物理現象。提高應用物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不止停留在課堂上或者做題時 即使在生活中,也要養成時時學習的好習慣,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高三是非常累的,如果你把學習當成任務來做就更累了,務必要把學習當成自己的習慣,從生活中處處滲透它,那會輕鬆很多

5

抓良好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在求解物理問題時,應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正確選擇研究對象,正確進行受力分析,在對狀態,過程分析時畫出狀態,過程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文字條件形象化、具體化,在涉及勢能計算時,應先確定零勢能標準。在涉及同一直線上的矢量運算時,規定出正方向,以方便於用標量運算代替矢量運算化。在計算過程中,先統一單位,運算後認真對數字結果進行複核。心理素質的培養就是希望你們擁有良好的考試心態,真正做到把考試平常化,放送高考,心無雜念,考試要做到比平時更加集中注意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5

化學乾貨(偽)

劉婷

您有一份來自化學星球的文件,請注意查收。

聲明:時間過於久遠,只能記得當時自己採取的複習方法,具體的將不作說明,見諒!

乾貨內容:

1.複習三階段:

過幾遍書,把原來不熟悉不懂的點弄懂,常用的化學方程式不要因為老師發的資料,或者書上有而放鬆心態,自己在過書時去歸納總結。主攻薄弱點,鞏固已知點,多問多思。

分塊刷題,在自己過了幾遍書之後進行,不求量,求質。最好選一本分板塊的有詳細的答案講解的習題冊。跟著板塊去刷。刷完一個板塊就要弄懂這個板塊。最好是認真讀答案,明白這題後的知識點,關鍵搞懂這個點對於不熟悉的板塊,建議去找老師或者優秀的同學給你再講解一下。

刷套卷,這個應該是在自己對知識點比較了解了後,為了熟悉考試題型,再次找尋薄弱點時才進行,不建議過早刷套卷,題海戰術並不是那麼普遍適用的。

2.錯題整理,知識點整理:

錯題總結建議分類進行,將一個典型的錯題放在最前面,之後的同類型的題不要把題目什麼的照搬上去,把自己這次錯的點找到,分條寫上去,要注意的點也找到寫上去。

歸納知識點的時候建議大家學會找關係,學會自己去看透題。這種物質經常與哪些物質放在一起考察,考察哪些方面,著重自己去找,不要依賴老師和資料

3.答題:答題這方面我挑選一些典型的大題來淺顯粗鄙的談一下。

推斷類

這類題包括常見的化學物質,無機物里的推斷,也包括有機大題里的推斷。都要注意看注釋,抓住物理性質,特殊反應,反應條件,特定結構,關係脈絡的條數,物質轉換的關係,以及後面的題目中的提示。這些在平時的歸納中要格外注意。在無法從注釋入手時,看特殊反應,實在沒法子建議從關係轉換,反應發生最多的那處物質入手,大膽去猜,帶進去驗證。一旦突破了一種物質,其他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有機題中多聚物的合成還可以逆推。

熱化學

這方面建議記典型例題。把幾個典型的例題真正弄懂了,在怎麼變形也不害怕。計算一定要細心,細節也要注意,將失誤分減小為0。見一題,吃透一題。一般這類題大都相似,不會大變,所以平時就要多注意典型題型的知識點。

離子反應,平衡

這些方面不能是死記硬背,要理解為上。平衡的過程首先要明白,然後根據過程,自己畫出流程,反應的先後,反應的變化,這一些我比較傾向於在草稿紙上寫下來,然後根據這些判斷方程式的變化,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4.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不能對化學放鬆。細心且有耐心。不要說因為自己努力了這段時間,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而放棄。堅持下去,端正態度,認認真真的去紮實基礎,最後的勝利可以戰勝平時的勝利。只要基礎到了家,高考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5.最後:

畢竟也是半年沒有再體驗到那種高考的感覺了,有些內容也有些模糊,如果說這個建議裡面有模糊不清晰的,還請多擔待。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我的學習經驗是我的榮幸。希望大家能儘早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要對自己比較熟悉的學習安排規劃做太大的調整,如果覺得自己的方法可以變動,盡量慢慢改動,以免打亂自己的複習進度。

6

數學

陳彩虹,1999年生。畢業於2014級14班,現就讀於武漢大學。是個剛剛成年的對未來充滿幻想和信心的大齡少女。

關於複習:

複習數學,首先得明白自己的定位,即自己的能力如何和能力所在。能力非常強的,就要保證完卷,那就必定要攻克下解析幾何和導數的第二問甚至第三問,因此在平常的複習過程中要多看這類型的題目,尤其是以前自己的錯題,總結出這些題型的不同類型,找出各自應答的方法,總結出題規律,到時候做起來自然就得心應手。

能力稍差一點的,最後這兩問可能稍微有點難度,那就盡量保證少丟分,平時複習的時候,多複習一些中等難度稍微拔高的題目,這有助於打開你的思維,又不至於太難。能力較為一般的,重點就要多放在基礎題上面,當然這對於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基礎題千萬千萬不能錯!!!

明白自己定位之後,就要學會複習:

回歸教材。尤其像基礎知識,例如集合,集合的運算,集合中的符號,統計中的獨立性檢驗格式,R,r 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回歸方程的b和a怎麼計算,一定要過一遍,還有必修三上面的秦九韶演算法之類以及基本選修教材上的基礎。看教材的時候除了看定義,還要看例題,重點掌握例題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出題者很有可能將這些方法變換之後用於出題。

總結錯題。在你的錯題被抄到你的錯題本上的時候就應該要分區,複習的時候,按類複習,要總結這一類題的規律,比如什麼樣的題是分離變數可以做出來的,什麼樣的題應該用構造函數,什麼樣的題是裂項。兩個水平相近的人之間還可以交換自己的錯題本,看看自己有沒有什麼遺漏。

多問問題。比知識有盲區更可怕的是知識有誤區。多問問題有助於深層次理解知識本身,糾正自己以前弄錯了的地方。同樣,給別人講解題目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複習方法,有著很好的鞏固效果。

刷題。刷題的目的不是為了碰到原題,這是一定要明白的一點,當然也不可能碰到原題。刷題是為了夯實基礎,保持思維效率,保持手速。

關於答題:

定位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點,很多沒有考好的人其實都是因為太過貪心,趕著做完了基礎題,留很長的時間去攻克難題,最後難題也沒做出來,基礎題又錯了很多,導致分數不甚理想。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速度與時間分配。

選填題:40~55分鐘,最多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時間用太少可能正確率得不到保證,用太多後面大題會沒有時間。如果一個選填題三分鐘還是沒有思路,找不到方法的話,放棄。

大題:17、18、19、23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難度,所以答題時要注意格式,步驟不可太過跳躍,不給監考老師扣分的機會,一般來講,這些題每道題5~10分鐘應該就能完成。

這樣算下來,留給解析幾何與導數的時間就有至少20分鐘,能力很強的可以做下來,能力稍差的盡量多得分,搶分,把你通過條件能得到的東西都寫上去,但是思維不可太過定式,不是所有的解析幾何都需要用方程組解點的。

最後我要強調的一點是,注意書寫。在現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老師改試卷也很注重試卷的顏值的。所以在答題時一定要條理清晰,格式準確,簡潔易懂。字寫得不漂亮不要緊,一定要整潔!!!

【小編提示】:感謝武漢大學的各位學長學姐提供這麼詳細的備考方法,相信認真看了的同學一定會獲益良多。當然,前輩的經驗僅供參考,同學們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複習備考說到底還是要靠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歡迎關注《收心齋》——

家校互動、高中與大學溝通的好平台

溫馨提示

點擊廣告

各位朋友:

若是喜歡《收心齋》這個平台,煩請點擊一下底部廣告哦,不用關注,點擊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心齋 的精彩文章:

TAG:收心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