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後愛情死亡日記

90後愛情死亡日記

少年維特的煩惱

 想幸福的人

楊丞琳 

00:00/00:00

前幾天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事,我妹和我說,她朋友為了逃避春節家裡人的催婚,已經申請了春節7天的加班,為了逃避一場沒有硝煙的腥風血雨,她寧願苦點累點賺點加班費,也不想再年復一年地重複上演老掉牙的戲碼。

一個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姑娘,在我們一起奔赴某場聚會的車上和我說,今年她爸直接問了她一句——你這輩子到底結不結婚?她百口莫辯,心想連戀愛都還沒有談的自己,怎麼去結婚?和誰結?

同樣的,我另一個高中同學,剛剛結婚不到兩年,家裡已經無數次地問過她到底什麼時候生孩子?她說,她根本沒做好一個母親的準備,怎麼去生孩子啊?何況,孩子不是說生就生的,生完之後的培養,是一輩子的事情,既然是一輩子的事情,又怎麼能隨隨便便做決定呢?

最有意思的是,我一個剛剛談戀愛的好哥們兒,他媽媽直接拉住他,私下說,要不然你們先把孩子懷上,懷上了再結婚,現在都流行這樣。我那好哥們兒當場就忍不住和老媽理論起來了,老媽,我們現在是戀愛,戀愛懂嗎?就是兩個人還在享受彼此最浪漫的階段,你這不是在扼殺我的愛情嗎?老媽不懂了,結婚怎麼就不能愛了?結婚了,你一樣可以戀愛啊,你戀你的愛,我帶我的娃,一舉兩得。

後來話題就戛然而止了。

GIF

雖然我們每年都在重複這個話題,但由此可見,從催婚到催生,已經是家長們日益焦慮的主要問題,也是一個家庭最主要的內部矛盾了

這個矛盾是什麼呢?是家長們還是會按照他們那個年代的思想,將愛情、婚姻、孩子混為一談,覺得它們是一回事兒,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的是,90後的眾生相里,婚姻真正地就代表了愛情的墳墓。

我身邊第一個結婚的朋友是我的高中同學,高考結束之後,沒有上大學,立馬成了家,生了娃,在我們都還在象牙塔里迷茫的時候,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後來我再也沒見過她,但從很多朋友的口中聽到過她的故事,據說結婚之後沒兩年,她和她丈夫就分開了,至於孩子跟著誰,未曾得知。在我還沒出入社會的年齡,完全不敢想像,那時候還沒有人催促你戀愛,但身邊已經有了反面例子,和父母說的時候,他們只是一笑了之,認為不過個例,不足一提。

真正的大爆發是在工作後的第三年,這個時候,陸陸續續已經有同學結婚了,每每給我發來信息,邀請我去婚禮的時候,我媽也會忍不住說一句,啊,他/她都結婚了啊?你看你,連個女朋友都沒有。那時候,基本上是個婚姻集中的年份,前後兩年成線性分布。至少,那時候,看著一對對新人進入殿堂,我也為他們感到幸福。

問題大部分發生在工作後的第五年,也就是大部分朋友婚後的第二三年,基本上從這一年開始,我一回到家鄉,就聽聞某某離婚了,某某分手了,某某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當我和這些離婚或者分手的朋友交談的時候,他們大多數都告訴我一件事——從未想過生活的瑣碎可以這麼快速地磨掉彼此的激情,當兩個人的事情變成兩家人的事情時,你都不知道你怎麼突然就動怒了。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離婚現狀成了90後婚姻的常態,甚至為那些沒有結婚沒有對象的90後單身狗提供了借口,但是,我們必須要直視的是——

90後怎麼就不能好好地戀愛了?

90後的愛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死亡的?

為什麼沒對象的人寧願母胎solo,也不想找一個對象?

為什麼好好的一段感情,最後就變成了一邊看《前任》痛哭流涕,一邊跟著大街上的廣播唱那首《說散就散》。

到底90後還能不能過上像爺爺奶奶那一輩,那樣攜手白頭的人生?

1.相愛容易,相守太難。認清戀愛與長相廝守從來不是一回事。

姜文在《一步之遙》里讓洪晃幫他說出口了那句世人心中早已認清但不肯承認的道理:真心喜歡?那不就是荷爾蒙一分鐘的蕩漾嗎?

這句話說得太精準。戀愛從來就不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關係,而是一次偶然的悸動,一段時間不確定彼此的曖昧,是剛剛擁有卻害怕失去的忐忑,以及荷爾蒙泛濫流光前的盛世美景

換而言之,戀愛最能約等於的一個詞,就是「新鮮」。

我的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在與男友相處一年之後決定與他分手,與大部分因為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侶相比,他們一向相敬如賓,照顧彼此也無微不至,一開始的時候,我朋友出來和我吃個飯,都忍不住把男友發給他的那些甜言蜜語給我看,但是漸漸地,他們還是決定分手了,原因是,他們已經很難找到彼此的新鮮感了,雖然他們一直嘗試著玩著花樣地維持這段關係,但是花樣總有玩盡的時候。他們和平分手,依舊把彼此當做朋友,沒有記恨,沒有怨念。

每當父母說,你就不能先找個對象談著嗎?其實最關鍵的是,他們還沒有理解到90後對愛情的定義。

記得前不久看了一則新聞,說影響到90後乃至00後三觀形成的最大因素,就是互聯網。在父母那個信息封閉的年代,他們能接觸到的新鮮感很少,或許出個遠門,買個禮物,就能當做新鮮,但是現在太難了,互聯網讓世界變小,讓距離變短,同時也讓新鮮感變成了迅速消耗的感覺。禮物哪兒哪兒都能買,打開手機,一鍵下單,天南地北,兩天到家。

90後就不能好好談戀愛嗎?

能。只是不能再把戀愛當做一個長期發展的關係了而已。分手很多時候分的不是感情,而是無聊,是機械化,是日復一日的陳舊,是你找不到突破的自我懷疑——這個人到底是不是我最愛的人?用我妹的一句話概括,想到一輩子要面對同一個人,那是多麼無趣的人生。

2. 沒人再甘願做對方的「保姆」

在村上春樹的很多故事裡,他都喜歡將人物設立為獨生子女,在他那個年代,獨生代表著格格不入,代表著與這個多生多養的世界完全背道而馳的另一種生活狀態。他故事裡的人物總是遊離在社會的邊緣,孤僻,自閉,甚至有些輕生,是因為在過去那個年代,大部分家庭尚且在一個多姐妹多兄弟的大家族狀態。

但換到90後身上,我們恰恰都成了村上筆下的那個社會群體。我們大部分獨生,沒有兄弟姐妹(零星有一些堂表親戚),所以基本上,都是在「把個體看得比集體更重要的年代」長大的。

說到底,我們從來沒有去照顧過任何人,從來是父母照顧我們,我們不懂照顧別人,別說別人,連自己父母,我們可能都不知道怎麼照顧

90後對成功和金錢的崇拜可以說史無前例,很多時候,對追逐名利和成就這件事上,所花時間,遠遠超過了對待他人。不是說90後沒有善良之心,只是90後更願意獲取,而非付出,即使付出,也要考慮到付出與收穫之間的量比。

我身邊的女性朋友經常批評男友直男癌,說男友把她們當保姆,覺得和她們在一起,就是把她們當成收拾家務做飯買菜的老媽子。同樣的,在父母眼中,媳婦兒的形象也從未改變過,相夫教子永遠是女性應該做的事情。

於是,女生忍不住問了:憑什麼?!女生們的父母也忍不住問了:憑什麼?!

我辛辛苦苦養大一個女兒,供她讀書上大學,難道就是為了讓她做一個保姆?!

90後這一代的父母已經慢慢從重男輕女的沉痼思想中解脫出來,但是,對於媳婦兒的概念卻一直根深蒂固。

在這個女權呼聲一浪超過一浪的當代,女性獨立已經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既然彼此都獨立,誰都不願做誰的保姆,那就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

3. 說著互相理解,可從來都不曾去理解

我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但凡和男友吵架,就喜歡躲到朋友家去,一陣批判,說男友根本不愛她,不理解她,角度換到男友身上,男友也會說同樣的話,兩個人都要上班,但總歸有一些問題需要其中一方去解決,但一方解決多了,另一方就開始依賴起來,於是壓力逐漸加大到某一個人身上,總有人撂攤子。

女友說,不管我做什麼決定,他都應該附和我,贊成我,即使是錯的。

男友說,不管我做什麼,她總是覺得我做得不對,在女友面前,你朝著100分做,永遠都只有59分。

朋友勸架時,總是說,你們要互相理解,在一起不容易。

但是,互相理解實在太難,每個人只會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讓另一個人也要活在自己的思維方式里,相處不是互相理解,而是把對方變成自己意識里的那個人,失敗往往比成功的多。

4.「我為什麼要讓人來打破我生活的韻律」

一個人生活久了,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上下班,坐什麼交通工具,和什麼朋友見面,都像是刻在課程表裡的每一堂課,無法打亂。但是,多了一個人,就變了,生活的韻律像是突然闖進了別的音符,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得不去參考另一個人的意見。

一個人當然會寂寞,特別是每逢佳節,可是一年的節日相比於365天,佔有的百分比少之又少,有時候,寧願忍受那一時半刻的寂寞,也不太希望有個人打亂自己已經有節奏的生活。

現如今,賺錢的方式太多了,早已不是過去,必須兩個人扶持彼此,相濡以沫才能撐起一個家的年代了,一個人可能更洒脫,更能賺錢自己享受,兩個人,反倒可能成了拖累,不僅生活質量要下降,連生活獨立性都要失去。

兩個人就不能磨合,不能慢慢適應嗎?當然可以,只是磨合的時間太長,而90後太急,可能還沒有磨合好,就已經受不了被另一個人束縛的感覺

5. 養大一個孩子太難了,不養孩子不懂為什麼要結婚

多少愛情敗於婚姻,毀於孩子。當孩子出生之後,家庭的負擔就增重了,養孩子有養孩子的樂趣,但比起樂趣,生活負擔加重是顯而易見的。為孩子的事情爭吵成了兩個人的主要矛盾,孩子用什麼尿布,喝什麼奶粉,上什麼學校,進哪個班,補習,鬧事,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只要是和孩子有關的問題一旦發生分歧,就立馬引發爆炸。

從去年開始頻頻爆出的學校性侵案,到校園暴力案,除去這些,一個朋友和我說,在北京,念完小學,要是你孩子還沒有一技之長,基本上前途就是廢了。甚至讓我想起毛利小說里的情節,說一個英語專八畢業的媽媽,為了能夠和孩子的外教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周末還要去惡補口語,而這孩子才念幼兒園。

「養一個孩子太難了。」我身邊不止一個同齡人這麼說,「畢竟不是我們那個年代了,隨便玩玩,上上學,考個大學就不錯了,現在的孩子,從生下來就像是步入了戰場,網上那些人總是調侃90後喜歡說自己老了,其實他們不知道,90後的生活壓力比起80後70後都大了太多,以前可能他們30多歲才要承受的壓力,90後現在20出頭就得承受了,說不老,是假的。而和我們相比,我們的孩子可能會老得更快,真擔心他們十五六歲就說自己老了,但很可能是未來的常態。」

既然不要孩子,那就戀愛好了,可家長會允許你一輩子戀愛嗎?No,戀愛就必須結婚,結婚就必須生子,那愛情怎麼還能不死?

對於愛情,我們當然都渴望獲得,誰不想遇到一個喜歡的人呢?父母不說,我們自己心裡還沒點數嗎?再也沒有比我們自身更了解自己到底這個階段適不適合戀愛,適不適合結婚,適不適合要孩子的了。只是,現實中的愛情,和我們渴望的愛情,以及父母理解中的愛情,已經是三種東西了。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這一點我承認,但是這個階段從來與年齡無關,每個人抵達的早晚也各不相同。

我們也想找一個愛人,在寒冷的夜裡相擁而眠,但是這個愛人,從來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來的,也不是說我們去適應一下,那些不合適就能變成長相廝守的,愛情這個關係原本複雜,放在現在這個時代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新年伊始,只想和父母說一聲,我們的愛情,你別逼,我們不是異類,我們也有感情,只是我們想要合適自己的,量體裁衣,我們害怕將就,更害怕將就之後,那一堆要收拾一輩子的爛攤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宏翔 的精彩文章:

TAG:周宏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