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管太監死因是這個 網友:我去

總管太監死因是這個 網友:我去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關於李蓮英的死法說了好久,都沒有一個結果,雖然是個談資,我那個朋友是個歷史迷,所以,......

在民間,關於李蓮英之死有多種說法。有傳說,他死於革命黨之手。因為李蓮英正好死在辛亥革命時期。此外,有傳言說李蓮英被言中的仇敵所害,也有人說他被殺死在去山東討債的路上。

李蓮英,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李蓮英於1911年3月4日死去,時年64歲。這位昔日紅極一時的李蓮英,在他得勢的年月里,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喪命在他的手上。他自己的下場如何? 是壽終正寢,還是死於非命?

一種說法是,李蓮英家人稱其死於「煙後痢」,而且是記錄的,

1991年春節過後,正值姜文主演的影片《李蓮英》放映,筆者採訪了李蓮英的兩個過繼孫子:李祥浩和李祥仲。兩位老人當時年過七旬,是在李蓮英死後出生的,因而他們所知道的,也只是從父輩那裡聽來的。據兩位老人說,他們的祖父李蓮英是善終,死於「煙後痢」。

關於這個死因,我覺得李家人沒有必要撒謊。如果是非正常死亡、需要找個死因遮掩一下真相的話,可供選擇的很多,何必單單說「煙後痢」?

又在網上查看了一些相關的欄目,如《檔案》,《檔案》節目提出質疑,說大正月里不可能得痢疾,這個質疑其實站不住腳。痢疾,嚴格說是一種里急後重、便血便膿的癥狀,致病原因可以是細菌感染,還可以是病原蟲性感染。只要被感染,什麼季節都可以發病。至於所謂「煙後痢」,是常年吸食鴉片造成蓄積性中毒、免疫力降低引起的,無葯可治。

關於李蓮英的死因還有兩個旁證。一個是《清朝野史大觀》中有篇文章說到李蓮英:「迨其病卒,飾終之典,等於元勛。罪浮於安德海,而結果大異,亦有幸有不幸爾。」這段話意思很明白,說李蓮英是病死的,雖然罪行超過了安德海,卻得以善終,而且死後的葬禮很隆重,跟大功臣一樣。

還有一個旁證是《宮女談往錄》,書中的宮女也說,宣統三年清明節前,得到他(李蓮英)的喪帖子,說那年正月連陰天,李蓮英就是在連陰天里得痢疾死的。正月二十九得的病,夜間肚子絞擰般的疼,第二天發現有膿血,一點東西也吃不下,到二月初四就死了。

假如李蓮英確實死於非命,這在當時一定是個重大新聞,李家無論如何也是保不住秘密的。

這個分析的也是頭頭是道!

若遭仇殺怎麼可能留下首級

若是仇殺的,也不必等到那個時候,一出宮的一年裡,就會仇家不斷找上門來,伺機報復,也不會等到那個時候的!

挖墓時並未發現身首異處

據趙廣志口述的《李蓮英墓挖掘的經過》中說,墓穴挖開之後,校革委會主任「馬上給市文物局打電話,請他們派人來。過了一會兒,文物局來了兩個人,我們就開始了清理工作。」照這樣說,清理李蓮英墓的人中,有市文物局的兩個人。那麼,墓中的情況誰最有發言權呢?應該是文物局的人。可《檔案》節目中恰恰沒有文物專家的看法。

當年,筆者採訪過進入李蓮英墓的文物專家蘇天鈞。蘇天鈞曾說,他就是當時進入李蓮英墓穴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位同志姓李,是負責照相的。

蘇天鈞當時先是打開墓穴石門,然後又對墓穴中的殉葬品進行了清點。他說,李蓮英的棺槨不在棺床上了,而且已經散碎在棺床下的一堆淤土上。棺槨散碎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墓穴進過水,將棺槨漂移,水滲盡之後,棺槨朽敗而散;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盜墓者為得到財寶而毀壞了棺木。蘇天鈞說,墓穴頂端有洞,不能排除墓被盜過的可能。

蘇天鈞認為,墓被盜過的可能性很大,一個是墓中沒有發現大件隨葬品,一個是李蓮英的顱骨在棺外。當時李蓮英的屍體已經腐爛,並不是沒有身軀和下肢。不過身軀和骨骼不完整,可能是盜墓者移動屍體造成的。

按照蘇天鈞提供的情況,所謂「身首異處」的說法根本不能成立。

但關於李蓮英的死亡之謎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歷史上對李蓮英的死亡情況有較明確記載的是《清稗類鈔。閹寺類》一書。該書記載說,慈禧太后死後,李蓮英又受寵於隆裕太后。李蓮英的後人也一再宣稱:

「我的祖父是善終,享年六十四歲。」在《李蓮英墓葬碑文》中也寫道,李蓮英「退居之時,年已衰老,公殞於宣

統三年二月初四日」。正是據此,才有李蓮英宣統三年(1911) 病死的說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二的視界 的精彩文章:

近代史:這樣東西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老蔣到死都沒想到
這一塊小地方,兩屆總統用畢生精力,到未能收回

TAG:老二的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