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腦晶元分級冷知識,同一片晶元做好了就是i7,做壞了就是i3

電腦晶元分級冷知識,同一片晶元做好了就是i7,做壞了就是i3

晶元幾乎存在於所有你能接觸到的電子產品中,它幾乎代表了一個國家最尖端的科技水平,從設計到生產都蘊含極高的技術含量,以台積電為代表的晶元代工廠商幾乎壟斷了頂尖技術。你買電腦的時候回發現晶元有不同的等級劃分,常見的I7,I5,I3等,對應的價格也有高低之分。但你知道劃分的標準是什麼嗎?其實很簡單,就是同一條產線上的晶元做的好壞之分。

因為目前CPU製作工藝並不完備,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加上硅晶圓各個部位存在細微差別,結果就是成品率低到令人髮指。

我們用酷睿系列(Core)舉個例子,生產線上每個批次每個晶元生產出來,英特爾就會拿去做測試,測試她的性能,性能不是很好的的就會處理一下貼上I3標籤,稍微好點的會處理一下貼上I5標籤,性能優越的就會處理成I7。即使是同一個等級的晶元,其性能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買的i7和你朋友買的i7可能存在差異,用簡圖表達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但為什麼i7要比i3賣得貴,其實生產成本都是一樣的,因為壓根就是一起生產的!但是品質存在區別而已。就晶元廠家而言,出售晶元時有商業策略的,高低端市場是有一個銷售比例的。比如說i7和i3的銷售比例是1:10,就是說每賣一片i7,就會賣掉10片i3。但每批次的晶元它的良品率是不一樣的,有時運氣好的話良品率比較高,那劃分成i7的品質高的晶元就多了。但回歸到市場依舊會按銷售比例來,區分高低端市場,所以有的性能達到i7的片子就會被強行降頻成為i3的片子。

真相是不是讓你大跌眼鏡,但這就是目前微電子行業的現狀。再舉個例子,AMD的處理器,本來是做的4核處理器,單若產線上不小心做壞了一個核,他們就把它處理成3核的處理器,然後低價在市場上出售,後來市場反饋3核處理器賣的很好,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於是狠狠心直接把4核的處理器屏蔽掉一個核,偽裝成3核的處理器出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京聞 的精彩文章:

毀童年系列玩具,設計師到底怎麼開的腦洞
100多年的美國童工照片,一個強大的美國也有如此的過往歷史

TAG:東京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