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買買提」生財有道 開店23家的他有何訣竅?

這位「買買提」生財有道 開店23家的他有何訣竅?

輕鬆歡快的新疆舞曲,滋滋冒油的烤肉炸串,作為南昌地道吃貨的你一定不陌生這家叫「阿布拉江」的新疆燒烤店,但你知道這店的老闆大名叫啥么?他的生意又是怎樣做起來的呢?

江西網路廣播電視台訊(記者 龔珏)輕鬆歡快的新疆舞曲,滋滋冒油的烤肉炸串,作為南昌地道吃貨的你一定不陌生這家叫「阿布拉江」的新疆燒烤店,但你知道這店的老闆大名叫啥么?他的生意又是怎樣做起來的呢?

2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南昌市西湖區的阿布拉江燒烤總店,見到了這位已經越來越像南昌人的新疆「老闆」。

老闆的名字可不是店名所寫的「阿布拉江」,而是阿卜杜拉·吾拉西木,是地道的維吾爾族兄弟,阿卜杜拉說之所以取「阿布拉江」的原因是「名字太長了,這樣叫大家方便,也希望我們各民族的弟兄像江水一樣匯聚在一起,變成海洋。」

阿卜杜拉已經在南昌生活了15年,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自己有兩個家,新疆一個,南昌一個。」已經好幾年在南昌過年的他已然成為了半個南昌人。

但剛開始來到南昌的阿卜杜拉日子可沒有現在這麼滋潤,更不敢想像自己能開店23家,當上老闆。

原來,在2002年9月,阿卜杜拉和妻子柔則·尼沙汗千里迢迢從新疆第一次坐火車來到南昌賣葡萄,由於葡萄還在運輸途中,先期抵達的阿卜杜拉夫婦愣是靠僅剩的40元錢過了3天,一個燒餅掰成兩份吃,睡按小時計費的床位。

後來,320斤葡萄終於趕上國慶假期運到,加上個個飽滿味甜,一售而空。從那以後,夫妻倆開始在南昌火車站附近做起乾果生意。

可是南昌雨水多,生意有時不好做,露天擺攤也不是長久之計。

到了2006年,閑不住的阿卜杜拉將妻子留在南昌,獨自去周邊省市謀出路。一個偶然機會,在浙江蕭山,阿卜杜拉看著烙餅攤生意不錯,就向攤主河南大姐學習烙餅手藝。學成後的阿卜杜拉立刻回到南昌,和妻子支起小攤,改行賣起了烤玉米、雞蛋和烙餅。

2006年至2009年是阿卜杜拉創業積累的關鍵時期。阿卜杜拉直言,這幾年,他收穫了信心,有了從流動攤點升級到固定店面的底氣。這幾年,他認識了不少漢族朋友,親身感受到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濃深情。

時任南昌市公安局南站派出所警長的徐勇對他的幫助最大,阿卜杜拉稱他為「警察兄弟」。

就拿2010年撤攤租店的事來說,那時,南昌加大對火車站治安亂點的整治工作力度,阿卜杜拉的攤點就是整治對象之一。徐勇當時找到阿卜杜拉解釋相關政策,勸他撤攤。

起初,阿卜杜拉不理解。後來經過反覆勸說,阿卜杜拉明白這並不是針對他的個例。於是,他開始著手尋找合適店鋪。阿卜杜拉在鐵路七村找到合適店鋪時,但高昂的轉讓費讓他犯了愁。最終,徐勇出面擔保讓阿卜杜拉順利租下了店鋪,做起了羊肉生意。

至此,阿卜杜拉的生意走上了正軌,規模也逐漸擴大。提起這個「警察兄弟」,阿卜杜拉心裡滿滿都是感激。

「跟好人交朋友,你的花兒會盛綻。」正如這句維吾爾族諺語所說一般,在南昌的15年,阿卜杜拉遇到了不少像徐勇一樣的好心人,事業也因此蒸蒸日上,在收穫漢族同胞幫助的同時,他也真誠地回饋著這片紅土地。

2017年年初,阿卜杜拉帶著新鮮的羊肉和慰問金,看望了南昌15戶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我愛南昌,南昌是我的第二個家,南昌人都是我的親兄弟,我們是一家人。不僅是我,我的孩子也這樣想。」阿卜杜拉說。

對於以後會越來越忙的生意,阿卜杜拉尋思著再招一批漢族員工,「以後新開的店,2個新疆人、2個南昌本地人,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吃飯,像一家人一樣,不分你我。」阿卜杜拉說道。

在阿卜杜拉心中,餐廳不僅是事業的開拓地,更是民族團結的小窗口,對於未來,他滿懷憧憬。

在今年1月"中國好人榜"中,江西有8人上榜,其中就有阿卜杜拉,他獲得了誠實守信的好人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西網路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海南:女子亂丟垃圾被指責 爭執之下夥同家人暴打環衛工
久病床前無孝子:男子毆打年邁病重父親 怒吼「你為什麼不去死」

TAG:江西網路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