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美國核力量並沒大幅度增強情況下 中俄為何要大大增強核力量

在美國核力量並沒大幅度增強情況下 中俄為何要大大增強核力量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周美國《核態勢報告》出爐,提出發展小當量核武器,世界似乎離核戰爭又近了一步。那麼,美國對俄羅斯新的核威懾能力有何認識?

最近,因為美國《核態勢報告》出爐,關於核武器的討論又熱鬧了一把,連「末日之鐘」都被撥到了距離午夜只剩2分鐘,也是1953年美國試驗氫彈時候曾達到過的,最接近末日的水平。

這個「末日之鐘」准嗎?

看起來,今天的世界可能是冷戰以來離核武末日最遠的時候。美蘇都只有1500枚彈頭,而且大部分戰略彈頭也不過幾十萬噸當量。雖然戰爭會給世界造成恐怖的損失,但很可能無法毀滅世界,甚至無法毀滅對手的國家組織形式。

現代條件下,如果爆發核戰爭,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被炸得千孔百瘡的超級大國,還得設法談判,結束戰爭,並重建世界。

換言之以前關於「核武器是政治的終結」的說法,已經過時。

但這次《核態勢報告》中,美國人認為,或許俄國人不這麼想。

傳聞為「狀況-6」核魚雷運輸包裝桶

末日之鐘反映的其實是美國社會關於核武器的焦慮心態

我們前面說了,俄羅斯目前的地緣戰略態勢可能是自1917年以來最糟的時刻,烏克蘭被徹底分裂出去,對東歐各國基本失去影響力。在中東堪堪守住最基本的基本盤,敘利亞。

儘管普京總統確實英明神武,但關於他離任以後俄羅斯會怎麼樣的問題,現在恐怕連他自己都很難說清——甚至如果不是普京這幾年殫精竭慮,俄羅斯會不會再次分裂都難說。

在經濟和國際外交形勢已經惡化到今天這種程度的情況下,俄羅斯能打的牌,大概也就只剩下軍事了。

而在經濟不景氣的大前提下,燒錢太快的常規軍力方面,俄羅斯已經很難趕上對手。

那麼,花錢少,見效快的核武器,就成了普京最忠實的衛士。

整個90年代,俄羅斯唯一還在大量採購的武器,就只剩下「白楊」導彈了

美國這次的《核態勢報告》里指出,俄羅斯的「狀況6」核魚雷可能是一種「末日武器」,或者叫「第三次核反擊」武器。這種武器的出現,意味著俄羅斯重新撿起了核武器「終結政治」的功能。

據美國人這次的說法,「狀況6」可能攜帶有1000萬噸的彈頭,外面還有鈷-60外套。

還記得當年《奇愛博士》中的「末日機器」的設定嗎?

埋設在高加索山脈中的一系列巨型核彈,一旦爆炸,將把大量的鈷60送入地球高層大氣,然後通過高空環流送到全世界,造成覆蓋地球表面,長達數十年的強烈核輻射。

電影《奇愛博士——怎樣停止恐懼並愛上核彈》中的奇愛博士,代表了互相毀滅威懾的奇怪邏輯

這種瘋狂的武器,如果按照美國人這個描述,俄羅斯現在正在打算製造。

俄羅斯真的在計劃製造這種武器嗎?恐怕未必,「狀況6」魚雷到目前為止依然是一種撲朔迷離的東西,或許這也僅是俄羅斯的虛張聲勢罷了。

但在《核態勢報告》里提到這種東西,背後反映出的,恰恰是美國自己意識到,已經把俄羅斯逼到了角落裡。

除了「狀況6」這種「第三次核反擊」武器,《核態勢報告》里還提到俄羅斯正在研製小當量核武器的問題,並提議美國也研製類似的武器,以避免俄羅斯使用小當量核武器後,造成美國只能在「假裝沒看見」和「核大戰」之間做選擇——因為俄羅斯用「狀況6」保證了美國無法贏得核戰爭,實際上美國唯一合理的選擇只能是「假裝沒看見」。

俄羅斯如此「劍走偏鋒」,真正的原因恰恰是美國目前在常規和核兩個方面,都對俄羅斯取得了太大的優勢,俄羅斯只能用這種極端的方法來應對。

GIF

如今俄羅斯面臨的形勢,幾乎又是「身後就是莫斯科,我們無路可退!」的時候了

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也在努力增強自己的核力量,我國公布的核政策一再強調我們只保留最低限度的核威懾,但實際上近年來新組建的多個火箭軍發射部隊,新研製生產的核導彈,核常兼備的巡航導彈和戰役導彈都已經大大增強了我國的核力量。再加上多次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試驗,已經讓中國在反導領域領先於俄羅斯,接近美國。因為中國目前的核力量和美國還有較大差距,我們還不可能建立起1:1的核平衡,中國的核武器主要還是用於攻擊美國人口中心、工業中心的戰略武器,雖然其威力和俄羅斯的「狀況6」這樣的東西還比不了,但用意是一樣的,一旦使用,那也是「政治的終結」,在也沒必要談什麼了。

在美國核力量並沒有大幅度增強的前提下,為什麼中俄要大大增強核力量呢?大家還記得,前幾天美國前國務卿阿米蒂奇還在提醒,要用核武器毀滅美國,在我看來,你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素,能力和慾望。中國有能力,但沒有慾望——他們和我們有太多共同利益。俄羅斯有能力,但也沒有慾望,他們更傾向於利用東歐和烏克蘭來削弱美國。朝鮮和伊朗,他們還沒有能力,而且他們是否有慾望也不清楚。ISIS和其他恐怖集團肯定是有意圖這麼干,但他們沒有能力。所以我們應該盯著關鍵問題,而這個關鍵問題在於,避免讓我們的競爭者變成我們的敵人。"

這個話我們反過來看看,美國威脅中俄的能力是毫無疑問的,問題是其意願。可悲的是,美國對中俄兩國的威脅意圖,是實實在在的。

美國前任駐華大使洪博培,以喜歡騎著自行車在北京到處逛出名……當然,可不光是看風景

正是美國高漲的「擊敗」中俄的「意願」,迫使兩國努力增強核力量

近年來,美國針對中俄的顛覆、破壞行動從未減少,甚至還發生過美國駐華大使直接在中國煽動街頭活動的事件——這怎麼讓人相信美國沒有威脅中俄的意願呢?所以,阿米蒂奇說,「不要把競爭對手變成敵人」,當然,看起來這些話都已經被當耳旁風了。

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最近的《國防戰略》、《核態勢報告》搞得很好,不說廢話了,直接擺明車馬,要對著幹了,那好啊,誰怕誰?反正這個世界已經進行過一次冷戰了,不差第二次。

反正這個世界已經進行過一次冷戰了,不差第二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救援沒完成先失蹤了:台載6人黑鷹直升機疑墜海
中國將向柬埔寨捐贈坦克與裝甲車輛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