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交通科技:史上最古怪的公共交通,如今已不復存在

交通科技:史上最古怪的公共交通,如今已不復存在

我們生活在一個公共交通健全的時代,所以從來也不想這些交通工具是不是有其它奇特的嘗試方向。

但對於交通系統早期,很多設計者都在爭奪運輸大師的頭銜,他們總是會迸發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海灘氣動地下鐵路

在十九世紀後期,發明家阿爾弗雷德·伊利海灘(Alfred Ely Beach)提出了利用氣壓驅動運輸系統的新點子。

他對這個想法非常上心,當即向紐約市申請了一個基於這個原則建造地鐵的許可證,但被當局駁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氣動傳輸系統的許可證。

海灘隧道位於百老匯街角以西的沃倫街下方,它是一條單線隧道,向東至百老匯,繼續向南駛至默里街,全長約300英尺,只有一個車站。

地鐵於1870年2月26日向公眾開放,並作為示範路線運行了3年,等到1897年,電動牽引技術和電力機車的完善,氣動項目也逐漸被淘汰。

如今,百老匯大街下的隧道幾乎都在BMT地鐵建設期間被摧毀,人行道下方的拱頂地下室車站也被併入到新建的地鐵規劃中,再不復當年模樣。

飛艇

飛艇在二十世紀初風靡一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用作富裕階層的豪華專線,還能當轟炸機使用。

為了使這些「野獸」漂浮起來,需要一種非常輕的氣體,雖然氦氣是最安全的,但十分昂貴,所以大部分的飛艇都充滿了輕型的氫燃料。

20世紀30年代,飛艇在大西洋之間擁有了很多過境點,很多富商開始加入這種環遊地球的豪華旅程中。

但好景不長,看過科技進化論的朋友都知道,1937年,德國的興登堡號飛艇在新澤西州停泊之時,燃起火焰,七百萬立方英尺的氫氣囊被瞬間摧毀。

雖然經過地面人員的全力搶救,但九十七名乘客和乘務人員中仍有三十六人不幸遇難,加上整個事件都是全程直播,公眾對這個龐然大物的信心降至冰點。

這次飛艇事故,標誌著商業飛艇時代徹底結束。

單輪車

單輪車(Monowheels)一直是科幻小說的寵兒,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150年前。

追求這個概念的動機很簡單,但是設計不可避免地會影響運動穩定性,乘客也被限制在只有一人。

JH Purves博士在1932年做了一個著名的單輪車運輸推廣,但是這個想法始終沒大規模流行。

美國克里·麥克萊恩(Kerry McLean)建造了最成功的現代單輪車,他把一台別克V8發動機塞進了輪子里,雖然採用先進的技術,但仍沒有提高單輪車的穩定性,他本人也在2001年一次事故中差點身亡。

所以,儘管經過了150年的發展,單輪車,依舊不能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

飛行的小船:Caproni Ca.60 Noviplano

為了使飛機離開地面,由機翼產生的升力量必須超過提升飛機重量所需的量。

如果一架飛機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那它要麼減肥,要麼產生更多的升力。

義大利飛機設計師賈尼·卡普羅尼(Gianni Caproni)在1919年時遇到了這個問題,他開發了新型飛船Caproni Ca.60 Transaereo,也被稱為Noviplano(九翼)。

他沒有給飛船減肥,而是決定創造更多的升力,於是就給飛船增加翅膀,直到加到了九個翅膀。

為了實現它運載100名乘客橫跨大西洋的夢想,它於1921年2月12日在馬焦雷湖進行了簡短的測試,只試驗了起飛與降落。

3月4日它進行了第二次試飛,起飛不久便在水面上墜毀,殘骸被沉船拖到岸邊,由於修復成本太大,卡普羅尼不得不放棄了這一項目。

如今,在義大利的Gianni Caproni 航空博物館和Volandia 航空博物館,還保存著當年Noviplano墜毀後的一些殘存部件。

(Gianni Caproni 航空博物館展出的發動機殘件)

看完這些,你會發現,他們提出的概念要麼是對技術失敗的誤導性追求,要麼是為了滿足期望的爛點子,很多都經不起考驗,在科技進步的長河中逐漸淘汰了。

但不能否認,也正是這些古怪思想的發明者,為交通發展史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貓哥分享新奇酷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獲取更多黑科技動態)

(本文章由貓哥.楊明慧原創於騰訊,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SA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眼科技 的精彩文章:

首家VR虛擬現實健身房開業,玩兒著遊戲就把腹肌給練了
以後在路燈底下不一定是讀書,還可能是蹭WIFI!

TAG:貓眼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