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5萬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滿清真的這麼孱弱嗎?下面的內容可能顛覆你的想像!

當年5萬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滿清真的這麼孱弱嗎?下面的內容可能顛覆你的想像!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以當時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侵華的聯合國軍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難倒滿清就真的這麼孱弱,任列強任意欺凌嗎?

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中法戰爭中的鎮南關大捷。中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1883年-1885年,中法鎮南關之戰,是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史上戰果顯赫的戰役之一,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老將馮子材身先士卒,並顯示出高超的用兵藝術。他採取堅固防禦陣地待敵,爾後轉入反攻的作戰方針,激勵官兵奮勇殺敵,並採用主動出擊、陣前伏擊、近戰殲敵、夜襲、包抄迂迴、連續追擊等靈活有效的戰術,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斃傷敵軍精銳近千人,繳獲了大量槍炮和乾糧,取得 了中法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越兩國軍民的鬥志,沉重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從根本上改變了中法戰爭的形勢。消息傳至巴黎,導致茹費理內閣倒台。

再來看,滿清開展的洋務運動,又稱晚清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再來看「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李鴻章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左宗棠,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晚期的清軍開始引進西方武器,並進行西式的操練,軍隊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新式火器取代了原來的弓箭大刀等冷兵器。但就清軍的精神面貌來說,並無多大改善,尤其是戰鬥力並沒有得到多大提升。

洋務運動時李鴻章主張軍隊裝備西洋化,他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清軍。北洋陸軍營隊大多配備洋式槍炮。清陸軍主力炮械是德國制克式後膛7.5厘米野炮,單門炮建製為10人一組。

圖:持新式武器訓練的清軍

眾所周知,江南機器製造局是洋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軍工廠。它能夠製造槍炮、彈藥、輪船等,1890年該局成功仿製英國阿姆斯特朗式12英寸後裝填彈式加農炮,並批量生產。八國聯軍侵華時,保衛京津的清軍部隊裝備相當精良,且人數眾多(多於八國聯軍)。比如當時守衛京津的系武衛軍,為六萬人的精銳部隊,均分別受過德、俄式訓練,裝備有毛瑟槍、快速機槍和各種大炮。

雖然有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人才是戰爭的主要因素。晚清時期,滿清皇權對主要軍閥的控制力減弱,湘軍、淮軍等為保存實力,都不會與敵人以命相搏,戰鬥意志較差,以觸即潰,這才是晚清失敗的真因。各位看官對以上觀點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進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拍人生 的精彩文章:

倚天屠龍記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如果喬峰去救結果如何?
隋唐英雄群毆李元霸結果如何,你絕對想不到!

TAG:快拍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