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個日常生活小細節幫你培養出懂得感恩的「暖心小天使」

9個日常生活小細節幫你培養出懂得感恩的「暖心小天使」

現在有很多小朋友從小就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捧著寵著,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出門,什麼事情都不會自己做。如果長期這樣溺愛下去,孩子自然而然的會覺得一切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應該無限滿足他們的要求。

當然爸媽們都想對孩子好、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如果沒有任何限度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自私甚至不顧他人的感受。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位美國媽媽是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的,沒有大段大段的說教,就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中,潛移默化的讓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所擁有的生活。

P.S.關於如何培養積極樂觀的寶寶?參考:分享丨如何培養積極樂觀的寶寶?看看美國育兒專家的7條建議

1、為孩子創造驚喜,而不是給予他們過多的選擇

驚喜會讓孩子們將父母所給予他們的東西看作是一件真正的禮物,而不是一種理所應當的「權利」。

當孩子們擁有太多的選擇的權利時,反而會讓他們變得不快樂——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擁有更好的東西。

有天晚上我想和孩子們討論一下放假去哪裡玩,結果討論了十幾分鐘,孩子們想了好幾個地方,都無法取得大家的一致同意。

但是在一個星期之後,有天回家我就直接向孩子們宣布,我為他們準備了一個很大的驚喜,就是周末去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遊玩!

孩子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超級興奮,馬上就開始去收拾東西了,而且他們也覺得爸爸媽媽真的給他們帶來了驚喜。

2、和孩子們討論他們一天中遇到的最好的事情

建議爸爸媽媽每天都找點時間和孩子們來談談他們這一天中所遇到的值得感激的事情。

比如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在餐桌上,在孩子睡覺之前,你可以問問你的孩子:「你今天過的怎麼樣?你覺得你今天遇到的最好的事情是什麼?」

經常跟孩子做這種交流,鼓勵孩子發現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恩他們所遇見的一切美好的東西。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爸媽可以嘗試讓他們寫一本感恩日記。有研究證明,寫感恩的文章是一種讓孩子擁有更快樂更積極生活態度的有效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讓一組孩子每天記錄五件他們感恩的事情,另外一組孩子每天記錄五件讓他們煩惱的事情。

三個星期後,研究者發現,比起被那些每天記錄令人煩惱的事情的孩子,每天記錄值得感恩事情的孩子對於學校、家人的看法更積極,生活滿意度也更高。

3、和孩子們講講「苦難」的故事

中國有個成語叫「憶苦思甜」,對於孩子來說,給他們講故事或者帶他們去體驗,比單純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說教要好的多。

比如如果孩子總是浪費食物,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農場或鄉村看田裡面的糧食、樹上的果實的時候,就可以同時告訴孩子他們平時吃的食物和水果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講爺爺奶奶,甚至是曾祖母曾外公的故事,很多老一輩的人都過的很辛苦,比如我的曾祖母在經濟困難的時候每周靠洗碗賺十塊錢,我就把她的照片放在書房,告訴我的孩子有關她的故事。

如果你覺得你家沒有什麼家庭故事好說的,那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歷史博物館、歷史遺址等等,告訴他們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戰爭、災難,相信我,孩子們會滿懷著感恩之情回家的。

4、鼓勵孩子們給身邊的人「送溫暖」

美國社區經常會組織一些食品衣物募捐活動,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志願服務活動,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們一起去參加。

不過這些活動的次數比較有限,爸媽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帶著孩子「送溫暖」,比如我有一個鄰居獨自一人居住,我們經常會給她送一些家裡多的食物,她對此非常感激,我的孩子們也很樂意給她送食物。

5、鼓勵孩子禮貌的和其他人交流,在家裡也要如此

我經常跟孩子們強調「態度是一種選擇,你選了一個積極的態度,那麼你就會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或者你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比如當孩子口渴要水喝的時候,說「媽媽,我口渴了,我可以喝飲料嗎?」會比直接說「我口渴了」的效果更好,如果孩子說「我的鞋子在哪裡?」,你也可以教他「爸爸,你能幫我找找我的鞋嗎?」這種表達要更好一些。

6、時刻把「謝謝」掛在嘴邊

鼓勵孩子每天每時每刻都不要忘了感謝,讓孩子們把「謝謝你」作為他們說出的句子的一部分,比如「爸爸,謝謝你為我們做晚飯」,「老師,謝謝你給我們上的這堂課」,在外面吃飯的時候,也要教孩子對服務人員說「謝謝」。

堅持讓孩子這樣說下去,讓感謝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當然,爸爸媽媽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爸媽也要主動在孩子面前說謝謝,特別是當給孩子為你做了一些小事情,比如給你倒了一杯水、拿了一張紙巾的時候,爸媽也要對孩子說一聲「謝謝」。

此外,爸媽也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積極生活的態度,比如回家後告訴孩子你今天最感恩的事情或者是讓你高興的事情,孩子們以我們為榜樣,他們會觀察大人每一個舉動去模仿去學習。

7、告訴孩子們「給予比索取更好」

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爸媽也可以帶著他們去給家人或朋友挑選禮物,家人生日、節假日都是很好的帶著孩子去挑選禮物的機會。

如果爸媽覺得讓孩子給別人買禮物太困難(很多時候他們只想給自己買玩具),那麼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手工做禮物或者畫一張賀卡,也非常的有意義。

8、讓孩子適當的做點家務

大多數孩子放學回家到他們上床睡覺之前大概有4到6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在孩子放學回家完成作業、吃完晚餐之後,不妨讓孩子也幫著爸媽做一些家務。

因為如果不做家務,孩子們就很難理解做家務需要花費多大的精力,甚至會把爸媽洗衣服、刷碗的行為當作是理所當然的。

讓孩子做家務的意義也並不在於要他們真的做的多麼好,只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他們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也需要為家裡做貢獻。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做不同的家務,每天只需5-10分鐘就夠了,在周末的時候,爸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一些比較占時間的雜務,比如打掃院子,清潔衛生間、更換清洗床單等等。

9、讓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去照顧年齡小的孩子

我們總是說只有當自己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多麼的辛苦,當然這話說的稍微有些絕對,但是確實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更能夠切身體會到我們自己的父母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那麼如果你家剛好有兩個小孩子的話,就可以適當的讓年齡大點的孩子照顧年齡小的孩子,比如讓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完成家務或者家庭作業,大孩子幫小孩子穿衣服、穿鞋子等等。

這些小事情能夠讓孩子明白父母養育他們的辛苦,也能夠讓他們產生一種責任感。

小討論

爸媽的教養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關於寶寶教育方面美媽們還有哪些獨家育兒心得呢?留言相互交流探討一下,我們可以收穫到更多~

1、准媽媽必看

2、母嬰用品推薦及review

3、家有寶貝

4、寶寶健康

5、美國生活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媽媽網 的精彩文章:

懷孕期間到底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和維生素?看看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的建議
科普丨懷孕期間可以開車嗎?孕婦開車要注意什麼?

TAG:美國媽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