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D列印與醫學的再一次結合,成功為102歲高齡老人注入「骨水泥」

3D列印與醫學的再一次結合,成功為102歲高齡老人注入「骨水泥」

「我又能回家過大年啦,感謝這麼多醫生為我手術」,今年102歲老人戎奶奶高興地說。2月2日,她不慎跌倒致胸腰部疼痛不堪,在腰椎里就注入了「骨水泥」,不到20分鐘的時間,「水泥」就成功凝固,將裂縫的骨頭徹底粘牢了。戎奶奶臉上又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戎奶奶2017年1月份曾經由於腰椎第2椎體骨折,在南京市第一醫院數字骨關節外科中心行微創手術治療,因此本次受傷後即再次聯繫當時的主刀醫師王黎明和姚慶強教授。

因為是102歲的老人,專家組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骨科主任醫師王黎明說:「我院骨科採用三維可視化與3D列印導向模板技術,進行高齡脊柱骨質疏鬆症骨折的微創治療,精確地輔助術中骨水泥的注入,實現精確快速的椎體成形術手術治療,特別是對於像戎奶奶這樣的高齡患者,由於不能夠耐受長時間的俯卧位,這種快速精準的手術極大降低手術風險,提高了手術的療效。」

術中,主刀醫生通過小孔修復變形的脊椎關節,然後注入骨水泥使其固定。據悉,整個過程操作嫻熟,只用了二十分鐘便完成了手術,僅僅存留一個針眼大小的創口。手術切口小,出血約10-15ml,最令她及家人沒有想到的是,術後第二天,戎奶奶腰部疼痛的癥狀就得到了明顯緩解。

插播小廣告

據了解,和戎奶奶同時期手術還有一位96歲的林奶奶,2月3日因「不慎跌倒致腰背部疼痛伴活動受限六天」入院。查核磁共振顯示: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在局麻下行椎體成形術手術治療。手術後林奶奶疼痛顯著緩解,也獲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王黎明介紹,骨質疏鬆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質脆性增加和易於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本病常見於老年人,但各年齡時期均可發病。骨質疏鬆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繼發性骨質疏鬆則是由於各種全身性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引起的骨組織量減少。

在人的一生中,骨骼強度的經歷不同階段,青少年時期骨量逐漸增加,到30歲前達到高峰,以後逐漸下降,每年大約流失1%,女性於閉經後骨量流失明顯加快,在絕經後的5年內骨質丟失最快,約為骨峰值的1/3,男性在70歲以後骨量丟失最快,骨質流失是歷經數十年的過程,骨量流失達到一定程度就是骨質疏鬆。

近十幾年來,在骨質疏鬆領域取得很快進展,通過骨密度檢查,尤其是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DEXA)可以早期發現和診斷骨質疏鬆症,並且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質量,從而有效避免骨折的發生。椎體X線平片異常遲於骨密度提示,但是早於癥狀體征的提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椎體壓縮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噴嚏、輕微外傷等誘發椎體骨折。新鮮椎體骨折的數周內,出現局部疼痛,體征出現叩擊痛。多個椎體壓縮者,出現駝背(羅鍋),身高變矮。

隨著新型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經皮球囊擴張椎體後凸成形術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該技術主要作為治療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的新型微創手術,能夠迅速緩解疼痛, 促進患者早期功能鍛煉。

180頁3D列印行業應用白皮書(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列印世界 的精彩文章:

阿根廷研發可定製形狀大小的3D列印皮膚創傷敷料,每個列印不用半小時!
3D列印對牙科領域的影響——模式的轉變與未來的可能性

TAG:3D列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