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音樂產業缺了什麼?

中國音樂產業缺了什麼?

文 張燚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入,中國音樂產業的規模持續擴大。繼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大力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後,2017年5月印發的《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音樂產業被明確列入「國家重大文化產業工程」。在此利好形勢下,音樂產業本年度動作頻頻,很是熱鬧。當然,經過前幾年的數量擴張,音樂產業也暴露出內涵建設嚴重滯後的問題。

世界「流」行中國風

國際唱片協會(IFPI)在回顧2016年的《2017全球音樂報告——音樂產業的年度狀況》中明確指出,「流媒體已經成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這方面中國的表現尤其搶眼,引得報告專列一章《聚焦中國:流媒體助力中國釋放潛力》。

「中國是下一個偉大的全球機遇」,其必將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音樂市場,這才是IFPI報告聚焦中國的最大理由。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音樂商品的輸出地。英國政府最先行動起來,在2017年4月底率音樂產業代表團訪問中國,幫助英國音樂人才開拓中國市場。英國人口是6千多萬,卻是文化產業大國,2016年僅音樂現場演出一項就有350億元人民幣的收益,遠超中國的160億。緊隨英國之後行動起來開發中國市場的還有美國、德國、法國等很多西方國家。

IFPI數據顯示中國音樂產業的總規模位居全球10名開外,但是在流媒體平台方面中國卻彎道超車,走在世界前列。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等全面協作影視、文學、遊戲、電商、動漫等產業,形成了以音樂為核心的娛樂生態圈。然而,在最為基礎與核心的「傑出藝人」培養方面,中國做好準備了嗎?遠遠沒有。在全球音樂產業巨頭盯上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的時候,中國音樂做好準備了嗎?遠遠沒有。

中國吹起「融合」風

因為前些年音樂版權保護的不足,我國音樂行業生存困難,不得不開拓周邊市場。流媒體在這方面的表現尤其突出。2017年9月,在新加坡舉辦的2017年度亞洲音樂論壇上,以流媒體為代表的中國音樂產業從原來的配角轉為主角,向世界傳播中國經驗。這個經驗簡而言之就是融合:打通音樂創作、錄製、出版、複製、發行、傳播、進出口、版權交易、演出、教育培訓、音樂衍生產品等縱向產業鏈;連接音樂與廣播、影視、動漫、遊戲、網路、硬體播放設備、樂器生產、旅遊等橫向產業鏈;形成上下游相互呼應、各環節要素相互支撐的音 樂產業綜合體系。

音樂在拓展自身的產業鏈,作為網路訊息新貴的「今日頭條」則把腳伸進音樂產業領域,出資60億併購Musical.ly。其他類似的行為還有「小米」投資智能樂器開發(視感科技)及互聯網在線演藝(火星數娛)、「友寶在線」併購M-bar等。當然,音樂產業內部也在合作,比如騰訊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CMC)合作音樂業務、太和音樂併購亞神音樂等。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2017年,「音樂小鎮」迅速成為音樂界的熱詞。在這裡既有河北周窩這樣的具有傳統根基的音樂小鎮,也有大量的低層次政商結合大幹快上的新項目。雖然「音樂小鎮」成效如何尚需拭目以待,但是音樂與旅遊的結合卻是音樂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比如英國的音樂現場演出就帶來大量的旅遊收入,這也是英國政府重視音樂產業並為其提供支持的重要原因。

騰訊音樂繼拿下索尼音樂、華納音樂、JVR的獨家內地版權之後,這一年又成為環球音樂在內地的獨家版權合作夥伴。好在隨後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於2017年9月達成版權轉授合作協議,阿里音樂獲得騰訊的音樂版權轉授,相應的騰訊也獲得阿里獨家代理的滾石、寰亞等公司的音樂版權。這對於音樂用戶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訂一個音樂流媒體平台即可享用到更多的音樂作品。

音樂鬧起作品荒

音樂產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卻難掩其根子上的危機。這個危機就是作品荒。2017年,幾乎看不到有品質有影響力的音樂新作品。如果說音樂人才也是音樂產業的「作品」的話,那麼這一年也幾乎看不到新的「人才作品」的出現。IFPI全球音樂報告在篇首致辭中說,音樂產業「這個故事的核心依然是傑出的藝人」,然而中國音樂產業的故事恰恰缺少了核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周報 的精彩文章:

為鋼琴基礎教學帶來新鮮科技信息

TAG:音樂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