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菩提本無樹,菩提子亦非菩提樹的種子

菩提本無樹,菩提子亦非菩提樹的種子


龐大的身軀和長久的生命,是每一株巨樹留給我們的最為直觀的印象。儘管大樹們自己沒有記憶,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將它們視為悠久歷史的標記。


之前我們領略過美洲西海岸那壯美的北美紅杉,那是北美廣闊而豐饒的叢林記憶;今天的主角,則是位於地球另一端,承載著數千年悠久文明和億萬人精神寄託的植物,它就是——

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辰山植物園溫室中的菩提樹。圖片:飛雪


菩提本非樹


在講述菩提樹之前,先來解「菩提」之名。說到「菩提」之名,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唐朝時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偈[jì]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其實,惠能大師的話沒有錯,

菩提本就不是樹木之名

。「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本義為「覺悟、智慧」,被認為是世間所能達到的最高覺悟和最高境界。

如果翻開佛教經典,其實並不常見到「菩提樹」之名

,更多見的是它的另一名字:「

畢缽羅

」。畢缽羅是梵語????(Peepal)的音譯,即菩提樹在印度的本名,因此在英語中,菩提樹多被喚作peepal tree。

 


菩提樹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葉片。圖片:Pixabay


讓菩提樹聞名於世的,還是這則著名的佛教故事。相傳古印度迦毗[pí]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在經過六年苦行、見遍世間疾苦之後,來到位於今天印度東北部的一個小村莊,此時的他飢腸轆轆,幸而得到一名牧羊女的乳粥救濟,才得以來到一棵大樹下繼續修行。就在這棵大樹下,經過七天七夜的冥想,戰勝眾多邪惡和誘惑之後,他終於得以大徹大悟,

達到「菩提」之境界,從而成佛


晝夜在大樹下冥想的佛陀。圖片:古印度或尼泊爾的佚名藝術家 / wiki commons


於是,這個小村莊,成為了今天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

菩提伽耶

(Bodh Gaya);而這棵大樹,也被譽為佛教聖樹,以「菩提」之名相稱,甚至連它的學名種加詞religiosa,都來源於「

信仰

」一詞。


菩提伽耶的菩提樹,據說佛祖即在此悟道成佛。圖片:seestjohn.com


獨具特色的菩提樹


至於佛祖為何選擇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其實包含兩方面的原因。事實上,

遠在佛教誕生之前,菩提樹已經是更為古老的印度教所崇拜的對象

。在印度教中,菩提樹本身就擁有抵禦邪惡和給人祝福的象徵,因此佛祖選擇菩提樹,正是印度教對佛教產生影響的體現。另一方面,菩提樹的確是印度乃至東南亞地區

獨具特色的植物


如果看過一眼菩提樹,一定會對它記憶尤深。菩提樹的莖幹呈黃白色,粗壯而高大,高度動輒可達近十米,並且樹冠開展如同華蓋一般,在東南亞強烈的陽光和突來的驟雨中,

菩提樹的確是人們理想的遮陽避雨之地


今天,信徒們仍會在菩提樹上纏繞線繩以祈福。圖片:Dinodia Photos / jammulinksnews.com


菩提樹最具特點的是它的葉片

。菩提樹的葉片薄而堅韌,摸上去好似經過鞣]róu[制的薄羊皮一般。心形的葉片寬闊而平整,葉脈如魚骨一般支撐著葉片,並不斷分叉,最終成為葉上纖細的小支。逆光看去,繁複但又不失秩序感的葉脈,如金色的脈絡布滿綠色的葉片,彷彿精美的織物。


精緻的菩提樹葉。圖片:飛雪


每片菩提樹葉的葉尖,都

延伸成長長的尾狀

,給人以飄逸之感。這並不是裝飾,而有著實際的用途。印度次大陸東側以至中南半島,在季風的影響下雨季降水充沛,雨水帶來的高濕度使得真菌等病原十分活躍。葉面上的積水,會大大增加植物感染病原的幾率;雨水形成的透鏡,也會聚焦陽光而灼傷葉面。


因此,不少植物的葉片尖端有著長而尖的末端,名為「滴水尖」。它的作用就是在下雨時,利用水的表面張力讓水珠易於匯聚到葉片邊緣尖端的特性,將在

葉片表面

積存的雨水匯聚到葉尖滴下

,更快地排除葉面的水分。菩提樹的

滴水尖

,尤以長而飄逸的特點為人所熟知。


菩提樹葉,注意尖端的滴水尖。圖片:Marshman / flickr


榕樹家族


能夠作為佛教、印度教的聖樹,說明了菩提樹的常見,而這反映的,則是菩提樹所屬家族的繁盛。其實,

菩提樹的本質是一種榕樹

,是桑科榕屬的植物。全世界有約1000種榕樹,它們大多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是這些地區的重要植物類群之一。榕樹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國華南地區的行道樹中,各種榕樹就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而同屬的無花果和薜[bì]荔,還是美味的水果和飲品。



榕樹是熱帶的常見樹種。圖片:飛雪


作為榕樹一員的菩提樹也具有很多榕屬植物的共有特徵。最為典型的一個就是——

莖幹內的白色乳汁

。這些白色乳汁,是由位於樹皮下側韌皮部中的乳汁管形成和運輸的。菩提樹內的白色乳汁主要成分是萜[tiē]類物質,在氧化後分子間能交聯在一起,形成類似橡膠的結構,起到封閉傷口的作用。



類似這樣的白色乳汁。圖為桑科的

桑橙

。圖片:discoverlife.org


另一個能夠顯露它榕樹身份的特徵,是菩提樹的果實。和其他榕屬植物一樣,菩提樹的果實也是一個個

無花果

一樣的

隱頭花序

結出的果實。菩提樹的果實生長在枝頭葉腋內,個頭比較小,直徑在1~3厘米之間,成熟後變成紫紅色,以吸引動物尤其是鳥類食用。



菩提樹未成熟的果實,左右滑動看成熟後的。左圖:Asit K. Ghosh Thaumaturgist / flickr;右圖:flowerspicture


儘管菩提樹是常綠植物,但在旱季仍然有一次比較密集的落葉期。老葉脫落時,新葉也會很快長出。菩提樹的

新葉呈現嬌嫩的紅色

,隨著日照而逐漸轉綠。這種紅色是花青素累積的結果,

能夠保護嬌嫩的幼葉不被強烈的陽光灼傷

。在陽光的映襯下,長出新葉的菩提樹紅綠夾雜,色彩迷人。


菩提樹的新葉,因為花青素的積累而呈現紅色。圖片:飛雪


菩提樹,不產菩提子


菩提樹是典型的熱帶樹種,在我國華南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都不能種植。但是作為佛教聖樹,寺廟建設中必須要有「菩提樹」來彰顯佛法威儀。怎麼辦呢?應了「菩提本非樹」的說法,很多時候,我國中部、北部修建的寺廟都

用當地的本土樹種來替代「菩提樹」

,只要樹形同樣挺拔高大即可。因此,諸如無患子(Sapindus mukorossi)、銀杏(Ginkgo biloba)、蒙椴(Tilia mongolica)、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等,也被以「菩提樹」相稱,並在各地寺廟內種植。



在種不了菩提樹的北方寺廟中,

銀杏

也被稱為「菩提樹」。圖片:飛雪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文玩市場逐漸繁榮,其中有一類稱為「

菩提子

」的手串越來越受人歡迎。菩提子和菩提樹有什麼關係呢?其實,

它們只是共用了「菩提」之名而已


不同菩提子串製成的「十八子菩提」。圖片:飛雪


前面說到,菩提樹的果實猶如無花果一般,是隱頭花序發育而來的聚花果,質地多汁而質軟,裡面包含的真正的果實和種子極為細小,

是絕無可能做成手串玩賞的

。能夠盤玩的菩提子,則是來源於其他植物的種子。從歷史上來看,最經典的菩提子,其實是用

薏苡

(就是我們所說薏米),或者

無患子

的種子製成的。目前文玩市場上的各種菩提子,則來源於棕櫚科、豆科等植物。


如果你對菩提子感興趣,可以到辰山植物園參觀菩提子專題展覽。圖片:飛雪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菩提樹不能製作成為工藝品,別忘了它

堅韌的樹葉

。將菩提樹的樹葉浸泡、洗刷,僅留下細密的葉脈,就是很好的製作裝飾品的材料;菩提樹葉壓干後,還可進行書寫和雕刻。在東南亞旅遊的朋友們,可以留意觀察,能夠隨處看到這些利用菩提樹製作的紀念品。


菩提樹葉工藝品。圖片:W. P. Armstrong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40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飛雪


喜歡他不妨去看看他策展的菩提子展


地點:上海辰山植物園1號門遊客大廳西側



進一步了解菩提子還可以<戳這裡>


日曆娘の推薦


自然界還有很多有趣的葉子


一本自然·葉子本

」里收錄了

100種




↑戳上圖或點原文了解更多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桑科 無花果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戳原文,收藏一本春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靈魂畫手們,快跟日曆娘一起畫羊駝贏大獎!
看起來很高冷?只是因為太害羞啦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