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撤銷危險病原體功能增強研究禁令,研究者喜憂參半

美國撤銷危險病原體功能增強研究禁令,研究者喜憂參半

原文以US government lifts ban on risky pathogen research為標題

發布在2017年12月19日的《自然》新聞上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將再次為研究危險病毒提供經費資助。

美國政府撤銷了一項具有爭議的禁令——禁止為可能增強某些病原體致命性或傳播性的實驗提供經費。2017年12月19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宣布科學家可以重新使用聯邦經費,開展病原體(如流感病毒)的「功能增強」(gain-of-function)研究,但是審查過程更嚴了。

涉及致命病原體(如可導致人體感染炭疽的細菌)的實驗可能帶來特別的危險。

圖片來源:UIG/Getty

NIH院長Francis Collins告訴記者,此舉旨在使其流程保持嚴謹和標準化,「確保我們做的沒錯」。

這樣,從2014年10月起對「功能增強」研究實施的禁令就此宣告結束。當時,一些研究者提出NIH的禁令太寬泛,波及那些涉及流感、SARS和MERS的病毒研究。有21個項目因為這項政策而中斷,包括關於季節性流感的研究和疫苗研發。NIH最終允許其中10項研究繼續進行,但是3項使用MERS病毒和8項探索流感的研究仍舊無法申請美國政府經費——直到現在為止。

風險評估

在禁令生效期間,NIH和其它政府機構調查了允許開展「功能增強」研究的成本和好處。2016年,美國國家生物安全科學諮詢委員會(NSABB)——為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HHS)提供諮詢的獨立專家組——得出結論:鮮有政府資助的「功能增強」研究對公共衛生造成了嚴重威脅。

新政策為HHS制定了一個評估框架,用來評估可能會製造出引發疾病大流行的病原體的研究。此類研究可能涉及改造病毒,導致其感染更多物種,或使已在自然界被消滅的病原體再現,比如天花。然而,也有一些例外:疫苗研發和流行病學監測不會自動觸發HHS審查。

評估框架列出了一系列供HHS考慮的潛在因素,包括研究項目的風險及收益,以及研究人員及機構是否有能力安全地進行實驗。它還要求只有在沒有其它更安全的方法可以取得同樣效果的情況下,這類實驗才能進行下去。

評估的結果有三種:同意研究進行;要求研究人員修改研究計劃;建議NIH拒絕提供經費。NIH也將根據擬議研究的科學價值,決定是否要批准經費申請。

爭論不斷

長久以來,有關「功能增強」研究的價值的討論本就沒有斷絕,NIH的新決定有可能再次打開這個話題。

NSABB主席、石溪大學校長Samuel Stanley對新規沒有直接禁止「功能增強」研究表示欣慰。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有些實驗室已經證明自己有能力安全地開展此類實驗,由它們對病原體做基礎研究有利於全球的安全。」但是Stanley擔心之前的禁令已經造成不良後果:三年中斷期可能已經延誤了研究,而且削弱了科學家對這些病原體的研究興趣。他說:「我認為大自然是終極生物恐怖分子,我們有必要先發制人。」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病毒學家河岡義裕的研究工作就受到了禁令的影響,他表示新框架是「一大進步」。河岡義裕研究禽流感病毒中的分子變化如何使病毒更易從鳥類傳播到人類身上,他目前計劃申請聯邦經費來開展活體病毒研究。

但是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Marc Lipsitch認為,「功能增強」研究「對預防流行病幾乎沒有任何作用,但是卻存在意外造成流行病的風險」。他認為這類實驗應該被完全禁止。但是既然政府願意為它們提供經費,他很高興看到審查過程變得更加嚴格了。

你認為我們是否需要更多高風險的病毒研究?在評論中告訴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ture自然科研 的精彩文章:

重複快速射電暴誕生於極端環境下的中子星?
陰影襯高光,極樂鳥天生懂美妝

TAG:Nature自然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