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路故事:精衛填海

走路故事:精衛填海

小朋友愛聽故事,走在外面的時候沒有書,那隻好從腦海里找素材一個接一個地講,可以稱為「走路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城市,也沒有村莊。當然,也沒有房子。人們住在山洞裡,穿著樹葉和獸皮做的衣服,通過採摘果實和捕獵動物來填飽肚子。為了安全和互相幫助,幾十個人或者幾百個人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個部落,這是其中一個部落的故事。

在一條大河的邊上,有一個幾十人的部落,部落的首領叫炎帝。他有幾個兒子,還有一個小女兒,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兒子們每天帶著部落的男生去打獵——野羊、野鹿、野豬,有時候會遇到狼甚至老虎,那就有危險了;而女生們和女娃一起採摘果實:有些甜甜的,像我們今天吃的蘋果;有些酸酸的,像我們現在吃的橙子;還有小小穀粒,似乎是我們吃的米。

炎帝的部落每過幾個月都需要搬家,因為附近的果實都被採摘完了,動物也被捕獵的差不多了,他們就需要去找一個新的有果實和動物的地方。他們搬家的時候總是找沿著大河的地方,因為他們需要水,從河裡打水是最方便的。

一個春天,部落搬到了河邊一座森林的邊上,果實非常豐富,女娃和夥伴們每天都能採到很多,多到吃不完。女娃看到森林裡有許多小鳥,就把小小的穀粒灑在地上。有些被小鳥吃了,有些被塵土掩埋起來了。

春天過去了,部落又要搬家了。很快夏天也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他們又搬了幾次家,冬天就要來了。他們要找到一個有食物、還能抵禦寒冷的地方。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座森林的邊上。炎帝看了看,說:「春天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裡,已經沒有可採摘的果實了,我們休息一下,趕緊上路去找別的地方吧。」

大家休息的時候,女娃去了森林裡,看她的小鳥朋友。忽然一隻小鳥從她頭上飛過,長著白色的嘴,紅色的腳,頭上有一圈花紋,叫著「精衛、精衛」,拍拍翅膀,似乎在讓女娃跟著它走。於是女娃跟著它,穿過森林,看到了一大片稻穗似的植物,長著可以吃的穀粒。女娃想起來了,這就是她春天的時候,給小鳥吃穀粒的地方。

女娃回去找到了炎帝,帶著整個部落穿過森林。炎帝看到這麼多穀粒,非常開心,決定就在這裡過冬。一整個冬天,他們都沒有餓肚子。

炎帝想,春天的時候,這裡已經沒有果實可以採摘了,這一大片是哪裡來的?他問女娃是怎麼發現的,女娃說了小鳥的故事。難道,這是灑在地上的穀粒變出來的?

到了春天,炎帝留了一些穀粒,撒在地上,做好記號,又搬家了。又到了秋天,他們回到這裡,果然,穀粒又長出來了。整個部落都非常開心,他們不用再為食物擔心發愁了。

於是,炎帝的部落不再四處搬家尋找食物了,他們可以一直住在一個地方,春天的時候灑下穀粒,秋天就可以得到許多。他們把這個動作叫做「種植」,把灑下去的穀粒叫做「種子」。

幾年過去了,他們可以收穫越來越多的穀粒,也學會了種植其他的各種果實。但除了果實,整個部落也需要吃肉,於是男孩子們還是需要時常出去打獵。因為他們不再搬家,所以有時候打獵的人需要跑得很遠,有時候還會遇到危險。

這一天,打獵的男孩子們回來了。抗回來一頭很大很大的野豬,另外還帶著一頭小野豬。炎帝看著很開心,大野豬可以讓大家吃一頓,可小野豬怎麼辦?女娃說,我們可以每天給它吃點東西,它也會變成大野豬啊。炎帝聽了這個意見,就讓人砍了些樹,圍成一圈,把小野豬放在裡面。女娃每天喂它吃東西。

幾個月後,小野豬真的長大了,而且兩隻兇狠的獠牙也不見了。女娃說,可以叫它「豬」。於是他們又找來了許多小野豬,還有許多小野羊,圈在一起,給它們吃的。

從此,炎帝的部落就學會了飼養動物,他們不再需要打獵來獲得肉食了。

有一天,炎帝看著養豬的圍欄,忽然想,豬和羊可以住在木頭的圍欄里,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住在木頭搭的東西裡面呢?他找了幾個人一起砍了許多樹,嘗試著把木頭搭起來。他們就這樣發明了「房子」,可以不用再住在山洞裡了。

他們造了許許多多的房子,有些是住人的,有些是用來堆放食物的。忽然一天,下雷雨了,一個閃電打到了一間儲藏食物的房子上面,整幢房子燒了起來。火滅了之後,炎帝趕緊跑進去看看裡面還有什麼,他看到了被火燒熟的肉,試著嘗了一下,很好吃。從此,他們知道了,用火可以燒熟食物,比生的更好吃。

又有一天,女娃和小夥伴們在河邊玩,看到河裡竄起了一條又一條魚,女娃忽然想,魚能不能吃呢?她想了個辦法,用繩子編出了一張漁網,撒到水裡再一拉,果然有魚被抓在網裡了。她們把魚放在火上烤熟,很好吃。女娃想,到河中間也許能抓到更多的魚,可是要怎麼去河中間呢?她看到河上飄著樹枝,於是砍了幾棵樹,用繩子綁在一起推到河裡,試著站上去。果然,她可以坐著這些木頭到河中間了。

部落的人造了許多這樣的船,打了許多的魚。而女娃呢?她坐在河邊,看著河水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流淌。她去找了炎帝,說,「爸爸,我想去太陽升起的地方看看。」炎帝看著她,點了點頭。

女娃給自己造了一艘很大的船,炎帝為她準備了許多食物。一天早上,女娃告別大家,順著河流啟程了。

船順流而下,走了兩天之後,女娃看到岸邊有一群人,不是她的部落的人。她上了岸,發現這個部落還和她的部落以前一樣,只會採摘果實和打獵。於是她教會了他們種植植物、飼養動物、在河裡抓魚,又教會了他們怎麼蓋房子,怎麼用火把食物燒熟。然後,她又上船了。

就這樣,她坐船遇到了許多部落,一一教會了他們各種本領。過了三年,她回到了她的部落。首先迎接她的,是一隻小鳥,白的嘴、紅的腳,頭上有花紋,叫著「精衛」、「精衛」。炎帝看到女娃回來了,聽到她幫助了許多人,非常開心。他的部落已經很大了,他希望女娃和他一起治理部落。但女娃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而且,她還沒找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過了一年,女娃又順流而下了。這次她走得更遠,許多天後,她發現,如果繼續往前走,是一片看不到邊的水。於是她上了岸,又遇到了一個部落。這個部落和她之前遇到的部落都不一樣,和她自己的部落也不一樣。他們不會種地,但會造出很堅固的船。這樣的船可以行駛在那片看不到邊的水上。

這個部落的人告訴女娃,這片看不到邊的水,他們叫做大海。他們平時就駕著船出海捕魚,是他們主要的食物。「那你們有沒有去過海的那邊,太陽升起的地方?」女娃問。整個部落的人都搖頭,他們說,如果離開海岸太遠,風就會很大,風吹起來的浪也會很大,船會被打翻,他們有許多船就這樣翻了,船上的人再也沒能回來。

女娃還是決心要去太陽升起的地方。她在這個部落住了下來,叫他們種植植物、飼養動物,也跟著他們學習怎麼控制海船、怎麼製造海船。好幾年後,女娃學會了駕船,她也造出了一艘她能操作的海船,她決心出發了。

整個部落的人都來送她,他們為她準備了許多食物和水——他們知道海水和河水不一樣,不能用來解渴。女娃上了船,揮手和大家告別,出發了。

她一直迎著太陽開,第一天很平穩,風一直幫助她,吹著她的船向前。第二天還是一樣,幾隻海燕在船頭飛舞,在太陽的照耀下泛著光彩。到了第三天,她已經離海岸很遠了,風開始變大了,吹著海浪讓她的船上下起伏。第四天,暴風雨來了,狂風夾雜著暴雨,劈頭蓋臉地打下來,船像一片葉子一樣飄搖,女娃使出渾身的力氣控制著船,終於撐到了暴風雨的停歇,她幾乎筋疲力盡了。

接下去幾天風平浪靜,她看到了一個小島,把船靠過去,島上沒有人,但她找到了食物和水。又繼續啟程。第二天,更猛烈的暴風雨來了,狂風卷著烏雲,閃電從雲層中射出,暴雨噼里啪啦地落到船上,女娃努力地駕船,但終究,一陣狂風掀起一陣巨浪,把船送到高高的浪尖,再狠狠地摔了下來,船翻了,女娃不見了蹤影。

暴風雨停了,翻船的海面上漂浮著幾塊木板,幾隻海燕圍繞著木板鳴叫著。忽然,一塊小木片被掀起,一隻小鳥從下面飛了出來,白色的嘴,紅色的腳,頭上有花紋,叫著「精衛」、「精衛」。小鳥和海燕一起繞著木板飛了幾圈,轉頭向來的地方飛去。她飛過了她啟程的海岸,看到了漁民部落的人們在準備出海;她飛過了她順流而下的河,那些她教會種地的人們種出了許多莊稼。終於,她飛到了女娃的部落,找到了炎帝的房子,繞著房子飛舞著,叫著「精衛」、「精衛」。

炎帝聽到她的叫聲,走了出來,他已經很老了。炎帝抬頭看到飛舞著的小鳥,「精衛鳥,你是我的小女兒對不對?」精衛鳥飛了下來,停在炎帝的肩上,朝著炎帝拍拍翅膀,點點頭,又飛走了。

精衛鳥飛回了海邊,她依然念念不忘太陽升起的地方。她一直朝著太陽飛,終於有一天跨越了大海飛到了另一塊土地上。她看到,這裡的人們還是只會採摘果實,只會捕獵動物,可是她再也沒有辦法教她們了,但她希望,能有人教會他們。

於是,精衛鳥去銜了一塊小石子扔到海里,又銜了一根小樹枝扔到海里。她不停地飛舞著,不停地往海里扔石頭樹枝。許多海燕都來幫她一起,找來小石頭和樹枝扔進大海里。她希望,能用這些小石子和小樹枝,在大海里填出一條路來,這樣,總有一天,海兩邊的人們會相遇的。

說明:

給小朋友口述完了整部《西遊記》,小朋友還想聽類似的故事。於是想到了從上古神話開始。先講了《夸父追日》,小朋友覺得太短。於是想著把《精衛填海》講長一些,於是加入了炎帝部落的故事。講完後小朋友很喜歡,於是把它寫了下來。

故事中關於農業和養殖業的起源的想法來源於之前讀的《人類簡史》。因為故事情節需要,所以動植物的馴化所需時間大大縮短了,地理環境等因素也未必嚴謹。

一直覺得《山海經》中《精衛填海》的故事展示了我們這個民族對大海的恐懼,所以修改了精衛的想法,想給小朋友展示一個更開放、更包容的故事。

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的攝影師Image-NatioN,特此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蒹葭園隨記 的精彩文章:

TAG:蒹葭園隨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