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膝-《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之十二

膝-《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之十二

陳中華老師給林克彤先生指導拳架

練習太極拳的,常見膝蓋損傷的情況,以致出現了「太極膝」的說法。很多太極拳愛好者,練了一段太極拳後,終因膝蓋疼痛而放棄,殊為可惜。除了太極拳習練者外,上了年紀之人也常有膝蓋疼痛的問題。主流醫學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膝蓋軟骨就會越磨越薄,最後大腿和小腿的腿骨直接摩擦,造成疼痛。

防治的方法是少用膝蓋,不要跑步、登山、騎自行車等。此說大謬。我練拳的地方,有一花園,園丁約70歲。我看他每日蹲在地上侍弄花草,問他膝蓋是否疼痛,答曰完全不痛,而且早晚都要騎自行車上下班。華山險路上常可見七、八十歲的背夫,身背重負而上,且大多幾十年如此,膝蓋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

下面的鏈接是:

呂紫劍(https://v.qq.com/x/page/o03972rgequ.html)

陳鳳歧https://v.qq.com/x/page/w0555k31ywk.html

練拳的視頻。雖然有人質疑呂紫劍是否真的活到118歲,但在這段視頻中90多歲總是有的,陳鳳歧錄製這段視頻時據稱87歲,二人動作起來仍然龍精虎猛,矯健非常,毫無膝蓋不適之象。上述各人,俱是終生勞作運動不休的,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正確的運動不但不會傷害膝蓋,反而可能對膝蓋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林克彤先生六封四閉

膝蓋軟骨在運動時的確有可能磨損,但是上面的視頻說明正常運動磨損不會對膝蓋造成嚴重危害。膝蓋損傷最主要原因是不正確的運動方式。而最常見的錯誤運動方式是擰勁,即小腿和大腿用力方向不一樣而對膝關節施加了巨大的扭力,結果形成韌帶或半月板損傷。

之前講肘時講到肘的有效位置。其實不但肘有有效位置,身體其他部位也有各自的有效位置。一般而言,膝應在足心和胯的連線上或者向該線運動。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講:從前後看,膝蓋應處於同側胯和腳尖及腳跟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內;從左右看,膝蓋應處於同側胯和腳內側及腳外側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內,這樣膝蓋才不擰勁、不存勁;腳下的力才能順暢地傳導到上身。

林可彤單鞭

膝蓋只許上下走,不許左右晃。左右移動時,一定是和身體重心一齊移動。膝走上下,初練時允許有一定的動作,功夫深了,只有意,沒有動作。

支撐腿的膝蓋應和腳踝相照而略向里合,膝尖到地面的垂線應相交於大趾和足踵連線的中點;發力腿的膝蓋應向外撐,從腳到胯形成弓形。膝蓋撐住不動,胯才可以打開。反過來說,胯開了,膝蓋才能不動。力要穿過膝蓋,使力在大小腿中貫通。後膝窩向腳跟和大轉軸子的連線後撐,把腿撐成一根棍。

練習太極拳的,常有前膝過踝的問題(俗稱跪膝)。前膝過踝,易失中正,被對方一捋,即會前撲,更不要提對膝蓋的損傷了。膝蓋不是絕對不可以過踝。在一式向另一式

林克彤先生

的過渡階段,膝蓋可以短暫過踝,但是在定式時,要避免膝蓋過踝。有人雖然明知膝不能過踝,奈何膝蓋定不住,不自覺地就過了界。其實定住膝蓋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前面講到的,腳向下蹬,膝向後頂,務必使勁力落到腳底。如此即可避免膝蓋的損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外國人的認知:太極拳,一種生活的方式
當掃地僧遇上了張三丰,少林功夫硬碰武當太極拳,誰更厲害?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