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80億美元!孫正義正醞釀日本史上最大IPO

180億美元!孫正義正醞釀日本史上最大IPO

GIF

從資金的分配比例,可以預料軟銀此舉目的——剝離盈利最高的核心業務上市,實際是為了繼續擴大投資版圖。這或許是軟銀徹底蛻變成為「國際科技投資者」角色走得最後一步。

作者:任倩

世界級「網紅」孫正義正在醞釀一場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事件。

2月7日,路透社報道稱,日本軟銀集團宣布旗下移動通信部門2018年將上市,目前已展開上市的準備工作。早前,日本經濟新聞就透露,軟銀計劃融資約2萬億日元(摺合約180億美元),將在東京、倫敦和其他海外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

IPO融資後,30%的資金將交給移動通訊部門,剩餘70%由軟銀公司持有。即便在IPO成功後,軟銀依然控股移動通訊部門,而將會有大筆流動資金可用於向國外其他IT公司投資。

從資金的分配比例,可以預料軟銀此舉目的——剝離盈利最高的核心業務上市,實際是為了繼續擴大投資版圖。明確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責任,這或許是軟銀徹底蛻變成為「國際科技投資者」角色走得最後一步。

資本開路,剝離「心臟」,成就日本史上最大IPO

沒有人比軟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正義更熟悉資本的功用了。先固定、後移動再逐步擴張,軟銀都自帶節奏。

1981年由孫正義一手創立的日本軟銀,最開始是一家風險投資商,先後在全球投資了超過600 家企業,並在主要的300 多家IT 企業中佔據多數股權。之後,軟銀主要集中投資IT產業,其中對雅虎公司的投資最為著名。

軟銀最初投資雅虎200萬美元,一年後追投1億美元,此後雅虎上市,孫正義僅拋售了5%股份,就獲利4.5億美元。

2000 年,軟銀開始打入日本電信市場,與雅虎共同出資成立了雅虎BB,開展ADSL 寬頻業務。之後,軟銀斥資31億美元收購日本電信,進軍固網市場,給前壟斷企業NTT 造成了巨大衝擊。

2005 年8 月,軟銀與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美國雅虎達成在中國構築戰略夥伴關係的基本協議。次年4月,以15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陷入困境的跨國行動電話營辦商沃達豐Vodafone 日本分支97.68%的股份,成為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之一,進入移動通信領域。

12年鏖戰,如今的軟銀已經成為能夠提供幾乎所有主流信息服務的全業務綜合公司,覆蓋了行動電話、固定電話、寬頻接入等基礎通信服務,以及電子商務、廣播媒體、圖書雜誌、電子圖書館、數字內容服務等業務。

但是電信業務,仍然是軟銀的「心臟」,曾為軟銀開拓日本市場立下過汗馬功勞。

軟銀集團發布的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軟銀第三財季營收為2.4001萬億日元(約合 219.8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營業利潤為 2739.90 億日元 (約合 25.1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其中,國內電信部門營收為8779.10 億日元 (約合 80.42 億美元),佔總營收的36.6%;營業利潤為 1787.30 億日元(約合 16.37 億美元),佔總營業利潤的65.2%。

可以看到,電信部門雖佔總營收的三分之一,但貢獻三分之二的利潤,可以說是現金流的超穩定來源了。

而這部分將被剝離的「重資產」,占整個軟銀集團資產規模的30%,預計市值將達到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資料顯示,這一數字直逼1987年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2.2萬億市值的歷史紀錄,有望成為日本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IPO)項目之一。

全球「揮舞支票簿」,近千億願景基金砸向了哪兒?

今非昔比。長期以來,軟銀都很依賴國內通信事業。但對未來的軟銀和孫正義而言,科技投資才是重點。

2017年軟銀世界大會上,孫正義把軟銀在21世紀信息革命中扮演的角色,類比為那些為18~19 世紀產業革命積累資本的歐洲貴族。在新時代,風險投資與新技術的重疊處就會迎來變革。他篤信「買買買」的巨大潛力。

他還公開披露了一組數字:在過去18 年裡,軟銀的投資額累計達到110億美元,回報金額累計在1750億美元以上。也就是說,整體投資回報率高達16 倍。如果看一個投資人單一標的的投資回報率,16倍不算什麼,但一想到軟銀在全世界近300 家IT、互聯網公司中都持有股份,這個數字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然而,要複製軟銀過往的成功並非易事。2017年,孫正義親自掌舵發起成立1000億美元願景基金(Vision Fund),這是軟銀「持續增長300年」計劃的一部分,能夠驅動下一代創新的公司和平台都是它的「獵物」。

根據軟銀最新披露的財報,正式成立還不到一年的Vision Fund,目前的投資已超過了350億美元,其參與投資的公司已超過20家,大量資金投向網約車領域。

投資界統計發現,從投資領域來看,孫正義最看好的領域包括網約車、人工智慧、生物醫療、電商、無人駕駛等,都是當下熱門行業。

目前已進行的投資中,近期最大的一筆是近90億美元投資Uber獲得17.5%的股權。對軟銀而言,這筆大額交易代表其徹底All in全球大出行領域。軟銀目前已持有Uber幾個全球競爭對手的大量股份。2017年4月、12月,軟銀連續兩輪投資滴滴出行,最新一輪領投40億美元。

此外,軟銀還連續投資了Uber在印度的競爭對手Ola。在東南亞市場上,軟銀先後於2016年9月和2017年4月對Grab進行了兩筆投資,前者是由其領投的7.5億美元融資,後者是聯合滴滴投資的20億美元融資。

從投資金額來看,也是相當大手筆。投資界統計發現,目前為止,願景基金單筆投資額全部在1億美元以上,約50%的案例單筆投資額在10億美元以上。

軟銀願景基金不差錢。據此前矽谷密探的一篇報道,願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總經理 Jeffrey Housenbold曾在2017年底一場跨境投資峰會上毫不避諱地說,願景基金的投資策略就是「製造王者」,對於他們看準的公司和領域,會毫不猶豫地出手,且每次出手就是1億美元以上的投資額。

且正如孫正義所說,「軟銀出手項目的規模都遠超一般VC投資的數額」。

毫無疑問,這位願景基金的核心人物,正在試圖通過遠景基金,創造自其投資阿里巴巴、雅虎日本和Sprint以來的下一個輝煌。

「冒險家」孫正義:造勢與借勢的博弈

孫正義很會造勢,當然,也擅長借勢。他早已經走過了單槍匹馬、獨打獨斗的時代了,同盟「召之即來」。

比方說,軟銀願景基金10萬億日元,其中軟銀出資2.5萬億日元,沙特出4.7萬億日元,餘下的部分大致會有鴻海、夏普等企業出,至於想出資的IT企業更是不勝枚舉,對於孫正義來說,呼籲出資、找投資人並非難事。

比方說,願景基金持有的雄厚資金正在改變資本世界的遊戲規則,自從軟銀在美國崛起,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幾乎所有美國老牌風投機構都捲入了與軟銀的「戰鬥」,開始爭相募集比以往更大的基金,鏖戰全球。

2017年,在孫正義參與的投資案例中,軟銀集團包括願景基金憑藉龐大的資金實力,通常扮演領投方或是獨家投資人角色,有眾多投資機構跟隨軟銀與願景基金共同投資。跟著孫正義一起投資的玩家中,中國面孔包括騰訊、滴滴、IDG資本、弘毅投資等等。

更甚的是,軟銀近日被曝挖走了競爭對手的公關總監。Recode報道稱,Andrew Kovacs 「溝通」履歷豐富,曾在谷歌擔任相關工作 5 年之多,後於2012 年1月加入紅杉, 是紅杉歷史上第一個首席溝通官,幫助紅杉創始人和CEO策划了一系列營銷服務。

彭博社分析師Anthea Lai表示,投資人希望掌握願景基金的更多信息,比如基金管理費結構,軟銀對投資項目的估值以及如何核算盈利或虧損。這次「挖角」,就是為了幫助軟銀向美國公眾解釋願景基金每筆超大交易背後的思路,從而增強願景基金的透明度。

巧的是,近期紅杉資本也在計劃成立一支體量80億美元的全球化基金,主要瞄準中國投資者。

增加資金後,這家矽谷風險投資巨頭可以對投資組合進行多樣化,把重點從早期和增長期投資轉向Pre-IPO投資。此時正值創業公司估值飆升之際,紅杉資本全球化基金的募集,不排除將與軟銀願景基金展開「廝殺」的可能。

此外,去年12月有媒體消息稱,多家矽谷基金也在考慮籌集大規模的基金,目的正是為應對軟銀願景基金的挑戰。

19歲定目標,40歲成就事業,60歲交棒

《孫正義與軟銀帝國》一書中,提到孫正義19 歲時便立下的豪言壯語:「20歲時打出旗號,在領域內宣告我的存在;30歲時,儲備至少1000 億日元資金;40歲決一勝負;50歲,實現營業規模1 兆億日元。」今天,軟銀旗下的公司已近1300 家。

儘管如此,孫正義仍不滿足——在軟銀「新三十年展望」時他再拋豪言:到2040 年將旗下企業擴大到5000 家左右的規模。

這個朝鮮小個子男人,似乎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第一」,他想稱霸。

孫正義讀大學期間,比爾·蓋茨說服了保羅·艾倫將Basic 語言應用到微型計算機中。幾乎同時,史蒂夫·喬布斯和朋友們也開始在車庫中創業,1976 年,喬布斯和他的小夥伴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

孫正義和他們,站在了全球互聯網起步的同一起跑線上。但不同的是,孫正義手上拿著1 億日元資金。上學期間,孫正義大大小小發明專利申請了250多項,其中的一項以1 億日元賣給了夏普。而這人生第一桶金成就了軟銀集團的前身。

到了他創業時期,正趕上全球互聯網開始高速發展。他堅持認為,日本要想擺脫「失去的十年」困擾,互聯網、新經濟是最強大的引擎。他的名言是,「對於一個項目,只要有70%的成功概率,我就會出手,如果等到成功概率達到90%時,那可能就來不及了。」

比爾·蓋茨在談到對孫正義最深印象時曾說:「當我們談論一件互相都感到很有趣的事情的時候,他會用鷹一樣發亮的眼睛盯住你問:這事情,你能做到第一嗎?」為了拿到第一,他會將那些大目標拆解成無數個小目標,在與業內其他運營商的競爭中,「不做到第一就絕不罷休」。

孫正義一手造就了軟銀帝國,儘管目前軟銀仍舊在沿著他的目標高歌猛進,但軟銀能否像洛克菲勒那樣實現「百年長青」,是公眾眼下最關注的話題。洛克菲勒在57歲時選擇退休,今年已60歲的孫正義在後繼者問題上依然看不到曙光,這或許軟銀未來最大的隱憂。

支持我們請點贊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 的精彩文章:

郭台銘對蘋果拖累鴻海股價顯示不滿
微軟收購遊戲大廠的野望 遊戲生態圈發展路漫漫

TAG:和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