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話不一定要守信,做事不一定要做到

說話不一定要守信,做事不一定要做到

里仁第四

【十】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注】

無適也:適,兩解。一、專一。二、適通敵,敵視。

無莫也:莫,兩解。一、不能。二、莫通慕,愛慕。

義之與比:義,合宜。比,兩解。一、從。二、比親。

兩種解釋,由「天下」一詞的指代產生偏差。取第一種,則「天下」解釋為天下之事,言天下的事無可無不可,標準在「義」。第二種,則「天下」解釋為天下之人,言無親疏厚薄,一視同仁。

無親疏厚薄,一視同仁,墨家是也。從第一種解。

【譯】

先生說:「天下之事對於君子來說,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也沒有什麼一定不做的,標準在於合不合宜。」

【評價】

儒家常用「經」、「權」二字。如古代男女授受不親,是「經」。嫂子溺水了,伸手援救,是「權」。經權即是常規與變通

常規只是當時的常規,也是會改變的。「男女授受不親」在現代不就是不那麼看重了嗎?故此「經、權」的標準在於是否合宜,即是所講的「義」了。

蘇東坡被貶謫黃州,有個叫巢谷的朋友來看蘇軾。巢谷手中有一藥方叫「聖散子」用於治疫病,收藏甚密。蘇軾好奇,問巢谷可以不可以傳給他。巢谷說可以,但要求蘇軾對著江水發誓絕不傳給別人,蘇軾答應了。後來黃州爆發疫病,死者數千人,蘇軾意識到自己手中的方子或許可以救無數百姓的命,斷然悔誓,將方子給了治病的醫師用以治療,活命百千。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從內聖到外王 的精彩文章:

TAG:從內聖到外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