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流體效應?8.3級地震相當35兆噸的TNT!科學家:仍然可能有超強地震

流體效應?8.3級地震相當35兆噸的TNT!科學家:仍然可能有超強地震

在科學中,海上的地震發生一般對陸地的影響相對就小,但是對於地震後產生的海嘯對沿海城市的破壞就相對較大一些。鄂霍次克海是俄羅斯的一片海域,位於西北太平洋海區,在最近幾年的地震之中,這海域的地震也不少,最近的一次也是6級以上。

在科學地震紀錄中,鄂霍次克海在2013年發生了8.3級地震,是迄今為止深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發生在大約609公里的深度處,斷層上的強烈壓力應該抑制發生的那種破裂。所以令地震科學家們感到十分的困惑。根據科學分析,這次的地震也是由正常斷層造成的。

美國科學家通過分析了鄂霍次克海地震波,發現這最大的深度地震比1994年的第二大地震相距637公里,在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的過渡地帶發生的,地表以下400-700公里。它們是由深部俯衝板塊中的應力產生的,地殼中的一塊板塊在另一塊板塊下面潛伏。

科學家Lay稱,鄂霍次克海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產生了全世界數千個地震台站的震動。它釋放的能量是1994年玻利維亞地震的三倍,相當於35兆噸的TNT爆炸。破裂面積和破裂速度也大得多。傳播的速度每秒達4公里,延續了約180公里。這種速度類似於地標地震而不是深度地震,整個海底板塊下滑約10米,平均滑差約2米。

科學家表示,這看起來與淺層事件非常相似,而玻利維亞地震的破裂非常緩慢,似乎涉及到一種不同類型的斷層,變形而不是快速破裂和岩石滑動。這兩次深度地震之間的巨大差異歸因於俯衝板塊的年齡和溫度差異。鄂霍次克海下伏的太平洋板塊(位於堪察加半島與俄羅斯大陸之間)比1994年玻利維亞地震的俯衝板塊寒冷得多。

科學家Lay稱,鄂霍次克海的地震可能涉及海洋板塊彎曲進入千島,堪察發現,日本海Benioff帶較直,連續性較好,鄂霍次克海Benioff帶彎度稍大,加上俯衝帶開始下沉,可能產生板塊斷層的再次破裂。溫暖可以導致板塊出現了更多的韌性變形過程。所以鄂霍次克海區域再次地震仍然具有可能。內部的流體可能會引發熱效應,讓深度板塊再次被擠壓出來。

(感謝讀者閱讀,如有問題可留言,樂意解答)

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號 的精彩文章:

美國加州南部8級強震預警?科學家:至今206年,10多個斷層交錯!
200公里斷層合併!俯衝帶地質隆起,科學家:可能發生8級地震和大海嘯

TAG:環球科學貓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