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日薦書】《歷史上的黑暗一頁》

【每日薦書】《歷史上的黑暗一頁》

原標題:【每日薦書】《歷史上的黑暗一頁》



【作者】[美]陸束屏

【出版單位】江蘇人民出版社


第二章 恐怖籠罩南京


密碼電報


發報人:南京領事原件藏倫敦英國國家檔案館,海軍部檔案,長江巡邏記錄,ADM116/3882卷宗。

日期:1938年1月13日


收報人:上海英國大使館第7號電


抄發:長江支隊海軍中將


絕密


1、這裡的狀況遠比我們預期的要困難與反常。在佔領城市後最初的兩個星期所犯暴行的性質與規模幾乎難以令人置信。就日軍失控的狀況而論,情況緩慢地有所改善,但是,孤立的謀殺案與其他野蠻殘暴的行徑仍持續著。最近三天來,德國人與美國人居住著,並懸掛著各自國旗的住宅被日軍強行闖入。在沒有知會美國大使館的情況下,日軍從美國人的住宅中強行抓走一名中國人。

2、城市完全在日軍控制下。日軍凶神惡煞,對我們極度敵視。對我的德國同事就其與我一道來南京時的古怪舉止,他們私下進行了規勸。日本使館的官員,只要環境許可,還是友善助人的。他們組建了自治委員會,南京自治委員會於1938年1月1日成立,其成員如下:會長陶保晉,副會長孫叔榮、程朗波,委員趙威權、趙公瑾、馬錫侯、黃月軒、胡啟閥、王春生;另有顧問五名:張南梧、許傳音、王承典、陶覺三、詹榮光,秘書長為王仲調。自治委員會還聘請日本人田中、松岡、佐藤、小島、丸山進、渡部、鵜澤等人為顧問。在該委員會1月1日正式就職典禮後一段時間,軍方只給予勉強的承認。就我所知,委員會仍處於蹣跚學步的階段,也許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開始有效地運作。


3、絕大多數為貧困階層的中國人集中在安全區內。估計有大約二十萬人。所有讚美的言詞都難以形容安全區委員會德國與美國成員所做的工作。毫無疑問,僅僅由於他們身在南京便保證了相對安全的區域,他們持續不斷,勇敢的干預阻止了很多對難民的襲擊。有一種要將他們清除掉的強烈動向。當然最終唯一的解決辦法是,一旦能作出妥當的安排,由日本人來負責照管留下的老百姓與總的市政管理。


4、日軍堅決反對除了官員以外的任何外國人返回南京,顯而易見,以上述情況而論,任何英國臣民回南京都是不明智,也是徒勞無益的。任何重啟商業的活動必須有賴於在中國人之中採取緩和的措施,然而,無法預言那樣的情況何時才能到來。


5、就總的方針政策基礎而言,目前繼續在這兒留有領事代表似乎是明智之舉。我也面臨著解僱大使館警衛人員與解決居住在舊船上中國難民的難題,對此我將另行報告。如果最後決定開設這座領事館,應該有兩位官員留駐於此。我強烈地建議這兩位官員之一應為負責日本的領事人員。我覺得這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我本人當然願意留在這兒直至對確切的安排作出決定,但是,在武官與空軍武官離開時,如果您可以任用布萊恩,此處英文原文Brayne為譯電員筆誤。這位外交官是亨利?諾曼?布萊恩爵士(Sir Henry Norman Brain, 1907—2002),他1907年7月19日出生於英國拉歇爾(Rushall),畢業於牛津大學皇后(Queen』s)學院,1930年11月進入外交界,到日本任見習翻譯,先後在英國駐東京、神戶、大阪、淡水、馬尼拉、瀋陽使領館工作。1937年11月調任駐上海總領事館領事至1938年7月。此後在瀋陽、東京任職。1941年7月任駐大連代理總領事直至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被日軍羈押至1942年年底。他以後於1956至1958年任英國駐柬埔寨大使,1958至1961年任外交部助理部長,1961至1966年任英國駐烏拉圭大使,1966年退休,2002年12月27日逝世。把他從日本替換出來,到這兒來工作,將大有助益。


6、武官贊同這份報告。

17點38分


收報時間:14日3點20分


部門間電報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評論 的精彩文章:

【每日薦書】《羅曼諾夫皇朝:1613-1918》

TAG:財經雜誌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