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海軍提出全新航母發展理念 面對困境也僅僅停留在模型階段

俄羅斯海軍提出全新航母發展理念 面對困境也僅僅停留在模型階段

折斷翅膀的雙頭鷹

——從俄羅斯航母發展看俄海軍的興衰

近日,俄羅斯一家網站刊登一張俄羅斯未來航空母艦模型的照片。該模型顯示,俄未來航母將採用滑躍與彈射雙起飛模式,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這艘航母將首次安裝電磁彈射器。這艘模型的特點與今年夏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的「2030海軍發展計劃」提到的未來航母設計理念十分相近,據專家猜測,該模型可能就是未來俄航母的雛形。

其實,大可不必大驚小怪,俄羅斯媒體,甚至俄國防部,近年來都喜歡不間斷地提出一些航母發展理念與計劃。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除了造出用於展覽的無數模型外,什麼都沒有,甚至一張優秀的設計圖都沒有出現。曾經的世界一極,叱吒風雲的蘇聯紅海軍,已經沒有當年一絲的雄風。那一隻腦袋盯著歐洲,另一隻腦袋盯著亞洲的雙頭鷹翅膀已折(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1993雙頭鷹又成為俄羅斯的國徽標記)。

說道電磁彈射,目前只有美國一家完成了實際建造與使用,標誌就是美國於2017年7月加入現役的、用來取代尼米茲級的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就是採用電磁的能量來推動被彈射的物體向外運動,其實就是電磁炮的一種特別形式。電磁彈射與蒸汽彈射的作用相同,都是讓飛機在短時間、短距離內加速度起飛速度,保證其安全離艦。電磁彈射技術非常的先進,目前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中國,盛傳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將採用電磁彈射方式,如果成功,將是除美國以外,第一個裝備自主研發電磁彈射系統的國家。而電磁彈射之於俄羅斯,卻是一個比較遙遠的夢想。從蘇聯時代開始,其電子設備與技術水平就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同時代的平均水平。現今,支離破碎的俄羅斯工業體系更是難以支撐如電磁彈射這類高精尖技術裝備的研製與建造。

拋開電磁彈射,即便常規動力、滑躍起飛式航母的建造,恐怕現今的俄羅斯都無法獨立完成。正如當年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落寞所言,建造航母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只有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蘇聯的解體將原本完善的工業體系拆的四分五裂,隨後七零八落地散布在以前的加盟共和國。例如黑海造船廠就劃歸為烏克蘭所有,這使得俄羅斯失去了建造大型船舶,尤其是航母的大型船塢。同時劃歸烏克蘭的還有生產艦用燃氣輪機的「曙光-機械設計」聯合體以及生產大型艦用鍋爐的企業。這樣的拆分是致命的,它將使得俄羅斯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無法恢復建造大型艦船的能力。這樣的苦果有兩個最明顯的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幾乎沒有再生產過5000噸以上的大型常規動力水面艦艇。另外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為某國改造的航母。這艘「歡樂」的航母已經被視作國際軍事合作的最大笑柄。其背後反映是一個曾經海軍強國的悲哀。失去了黑海造船廠,改造工作只能在北極圈附近天寒地凍的北德文斯科完成,改造工作一拖再拖,改造成果差強人意都反映了俄現在造船的囧境——技術落後、人才流失、管理混亂。在此狀況下,俄要想建造出電磁彈射航空母艦基本上是痴人說夢,筆者認為,俄現在應將注意力放在恢復建造能力上,最好的選擇就是踏實地將現役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改造完工,重新摸索學習。這一點俄應該低下頭向緊鄰中國的同行學習。

雖然,現今的俄羅斯海軍發展障礙重重,但當年彼得大帝經略海洋的雄心依舊在尚武的俄羅斯人心中。但很可惜現在的俄國人有的只是「老子當年也闊過」的大國心態,卻沒有了向他人學習的謙虛,而這將是致命的。(谷火平高級打字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巨透社 的精彩文章:

95式不行,戰略步槍要下馬,中國下一代突擊步槍到底長啥樣?
直升機能隱身?美軍隱身版黑鷹大放異彩,中國還沒有

TAG:利刃巨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