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時期曾是盟國的英日,發生了什麼而反目成仇?

一戰時期曾是盟國的英日,發生了什麼而反目成仇?

原標題:一戰時期曾是盟國的英日,發生了什麼而反目成仇?


本文作者俞天任,著名抗戰史專家,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演講嘉賓。


1939年12月19日,德國客輪哥倫布號(SS COLUMBUS)在美國弗吉尼亞海岸自沉,不能資國,也決不能資敵。

在美洲大陸的德國人們都集中到了美國,想從美國啟程回國。從東海岸直接回國是不可能的,大西洋成了英國海軍的內湖,他們一艘一艘地檢查所有客船和商船,發現德國水手就立即逮捕,因此德國人把目光放在了太平洋上。


當時太平洋兩邊的美國,中國,蘇聯都是中立國,日本雖然和德國有同盟條約,但此時還沒有參戰,也算中立國。因此德國人都從西海岸的舊金山乘坐越洋客輪到日本,然後在中國登陸以後利用西伯利亞鐵路輾轉回國。



「淺間丸」號

英國人注意到了這條通道,也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提出了呼籲,但日本一直置之不理,當然有可能是不知道這種行為實際上是違反中立,資助參戰一方的行為,然而更大的可能是有意在為他們的盟友提供方便。最後直到1940年1月21日,皇家海軍巡洋艦利物浦號在千葉縣房總半島攔截了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所有的「淺間丸」號客輪,從舊金山出航去往橫濱的淺間丸號上船的旅客中有21名哥倫布號上的合符兵役年齡的海員。其實開船之前英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就照會了日本郵船,要求日本郵船拒絕這些德國海員,但日本郵船根本就沒有理會英國人的要求。這就是「淺間丸」號事件。


英國曾經是日本的盟國,在日俄戰爭和以後日本海軍建設航空兵力量時給過大量援助,知道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英關係其實已經惡化了的還只是上層的少數人,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英國的形象還是很好的。軍部要開戰,要翻臉不認人總得有個理由,不是對外,而是對國民能解說得過去。這個理由就是英國在「援蔣」,要不是有英國人在援蔣,蔣介石早投降了,頭一年1939年6月陸軍的山下奉文在天津找碴子封鎖天津的英租界,這一下子出來「淺間丸事件」就給了日本人惡化日英關係一個最好的借口。



一戰中的英國士兵


這種在公海上臨檢的行為看起來很蠻不講理,但實際上是合乎國際法的。如果要說英國人在這件事上做的有欠考慮的地方那就是在離日本海岸只有30海里的地方未免太近了一些,但在沒有GPS系統的1940年,一條甚至沒有裝備雷達的輕型巡洋艦除了到進港的必經之路上去守著淺間丸進港之外實在也沒有別的方法。

這一下不得了,日本政府向英國政府提出了嚴重抗議,說這是無視日本主權,侵犯日本利益的海盜行為,剛剛成立的「東亞建設國民同盟」更是連天舉行抗議遊行示威,要政府去找回這個場子來。那屆政府的首相不是別人,就是海軍大將米內光政,那個「東亞建設國民同盟」的會長又是誰呢?海軍大將末次信正,顧問是松井石根,中央委員名單里有建川美次,橋本欣五郎這些陸軍高級軍官。這些陸大海大畢業的陸海軍精英軍官會不知道英國人的這種行動除了有點不給日本人面子之外,其實是合理合法的嗎?只是裝聾作啞,至於上任還不到三個月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中將乾脆發話說只要政府容許,他立即就帶兵去給班輪護航,看到英國老雜毛就剿了他。



山本五十六


1894年7月,東鄉指揮浪速號巡洋艦擊沉英國籍客船高升號時,英國國內也是民意沸騰,但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爾在上海舉行的英國海軍海事審判時做出了東鄉的行為是正當的證言,劍橋大學的維斯特雷克教授和牛津大學的霍蘭德教授也公開發表了東鄉平八郎沒有違反國際法的文章,平息了英國國內的反日輿論,而現在日本卻是從政府,知識人到海軍全在裝聾作啞,拒不向國民解釋說英國人的行為是正當的。


身為「五強」之一的日本,離「世界大國」的標準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還差得遠著呢。

俞天任:《浩瀚大洋是賭場》,東方出版社2010年版。


編輯:林小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近代史上最奇怪的戰爭:中國和列強都不承認它是戰爭
汪偽政府二把手周佛海派人去辦一件事 76號特務頭子李士群為啥「坐不住」了?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