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寫一信激將揚州大勝,領弱旅固守六合等待戰機,太祖妙計也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寫一信激將揚州大勝,領弱旅固守六合等待戰機,太祖妙計也

春哥說大宋

趙匡胤辭別重兵老父,將他委託給趙普調養,自己親率兩千精銳士卒前往揚州救場。

到六合的時候,聽探馬來報揚州守將韓令坤已棄城西走,不禁大怒道:「揚州是江北重鎮,假如真被南唐奪回,大事去了。」便派兵駐紮潰兵的必經之路,阻攔住揚州潰軍,並下令道:「如有揚州兵過此,盡行刖足,不準私放。」乖乖,一下令就把腿砍了,這樣稍有腦子的人都會清醒過來。趙匡胤寫了一封書信火速傳給韓令坤,略言:「總角故交,素知兄勇,今聞怯退,殊出意料。兄如離揚州一步,上無以報主,下無以對友,昔日英名,而今安在」云云。信寫得還算客氣,大意是說,我們本是好友,也知道你素來英勇,不知為何這次怯退,你這麼走了,上對不起皇上,下對不起朋友,我千趕萬趕趕過來救援揚州,你都跑了,落得一個他逃跑的名聲,有什麼意思呢。韓令坤被他一提醒,幡然醒悟,仍還揚州拒守南唐之兵,當然韓主將也是知道救兵到了,如果趙匡胤不說自己馬上到揚州,韓令坤估計也不會再回去。

這時正逢南唐偏將陸孟俊,從泰州殺到,韓令坤誓師道:「今日敵兵到來,我當與他決一死戰,生與爾等同生,死與爾等同死。如或臨陣退縮,立殺無赦,莫謂我不預言!」兵士齊聲應命。

韓令坤下令打開城門,自己一馬當先,躍出城外。手下各軍陸續跟上,個個努力向前,拚命殺敵,都似生龍活虎一般,見人便殺,逢馬便斫,沒一個攔阻得住,霎時間陣勢散亂,被周兵搗入中堅。陸孟俊知不可敵,回馬就逃,唐兵也各尋生路,棄了主帥,隨處亂竄。韓令坤如何肯舍,只管認著陸孟俊,緊緊追去,大約相距百步,由韓令坤取箭在手。搭住弓上,颼的一聲,將孟俊射落馬下。周兵爭先趕上,立將陸孟俊摁住,捆綁過來。韓令坤見敵將就擒,敲著得勝鼓回城。

此功當歸趙匡胤,沒有他的書信力勸,韓令坤不會如此迅速的組織守城,軍心大振。

且說南唐元帥李景達,聽到探馬報告陸孟俊被擒,也很吃驚,之前聽說韓令坤已經棄城而去,大家都很開心,一味揚州城唾手可得,不料現在的信息竟是這個結果,出乎意料之外。他立刻與部下商議進兵,左右道:「韓令坤雄踞揚州,不易攻取,大王不如西攻六合,六合得下,揚州路斷,也指日可取了。」這個主意可謂等而下之,要知道讓過揚州,直取六合,會陷入前後被夾攻的危險境地,你以為六合這麼好取么,趙匡胤已經到了六合。

李景達本身沒有多少謀略,也不知道這其中的關係,不想一想韓令坤之所以回防揚州恰恰是因為趙匡胤在六合的阻攔,他能攔住周朝潰兵,你這南唐朝弱兵豈能輕易通過。這些李景達皆不考慮,只顧依計行事,乃向六合進發,距城二十里下寨,挖壕溝設木柵欄這些常規的紮營之術都做得很好,接下來就固守不出。

趙匡胤也按兵勿動,兩下相持,過了好幾天。周將疑趙匡胤怯戰,幾個商量好來找趙匡胤請戰道:「揚州大捷,唐元帥必然喪膽,我軍若乘勢往擊,定可得勝。」

趙匡胤道:「諸將有所未知,我兵只有二千,若前去主動攻擊他,他見我兵寥寥,反且膽壯起來,不若待他來戰,我恰以逸待勞,不患不勝。」

上一戰拿下清流關,妙在秘密速進,此時屯兵六合,又妙在紮營靜待,多扎些空帳篷,晚上也點燈。諸將道:「倘他潛師回去,如何是好?」趙匡胤道:「唐帥李景達,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親弟弟,他受命為諸道兵馬元帥,儼然到此,怎好不戰而遁,自損威風?我料他再閱數日,必前來挑戰了。」諸將始不敢多言。

時間很快,兩三天又過了,果有探馬來報,敵帥李景達,已發兵前來了。趙匡胤知道時機成熟了,隨即擂鼓助威,整軍出城,擺好陣勢,專待唐兵到來。不一時,果見唐兵搖旗吶喊,蜂擁而至,匡胤即指揮將士,上前奮鬥。兩下金鼓齊鳴,喧聲震地,這一邊是目無全虜,誓掃淮南,那一邊是志在保邦,爭雄江右。當時冷兵器時代這打仗拼的就是個體力活,時間長了不行,大家都餓了,於是不分勝負,趙匡胤即鳴金收軍,李景達也不相逼,退回原寨去。準備改日再戰。

這戰場時機把握原本就是一個學問,趙匡胤深知其中奧妙,該急進時急進,該舒緩時舒緩,該嚴厲時嚴厲,該仁慈時仁慈,這些時機都不能弄反了,拿捏把握都比較準確,那麼這個戰事十有八九會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空空老僧已然知曉太祖身世,贈十六字真言,究竟說了啥?
早年他被紅軍俘虜後成為紅軍將官,與美軍對壘五聖山,立曠世奇功!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