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准媽媽應提前半年防輻射

准媽媽應提前半年防輻射

導讀:電磁輻射成第三大環境污染源,育齡男女要把防護輻射提到半年前,孕婦最好遠離電腦等輻射源。此外日常飲食要多吃胡蘿蔔、西紅柿、海帶、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都能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准媽媽應提前半年防輻射

准媽媽應提前半年防輻射

在科氏電磁輻射與人體健康專家研討會上,專家們呼籲,應全面制定電磁輻射影響人體健康的統一標準,加強我國在電磁輻射領域內的科學研究和監督管理,儘快出台強制性的職業人群防護方法與標準。

電磁輻射影響生殖健康

電子產品工作時會發出電磁波,也稱電磁輻射。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陸柱教授指出,電磁輻射已成繼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後的第三大「隱形殺手」。

早在幾年前,華東理工大學就與市人口計生委和上海計生所合作開展了《內分泌干擾素對生殖健康影響》的課題,結果發現除了環境的化學因素外,物理因素也是影響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電磁輻射污染就屬物理因素範疇。

近年來,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准媽媽應提前半年防輻射

不少防輻射服作用不大

為了對抗輻射、保護胎兒健康,不少孕婦開始忙著購買防輻射服裝。在選購時均發現銷售人員採用衣服包裹手機的方法,以手機信號不好來證明防輻射服確實是保護胎兒的「鐵布衫」。

與會專家指出,這個鑒定方法並不科學。輻射所包括的種類很廣,有核輻射、X射線輻射、電磁輻射等,而手機電磁輻射只是其中一種。也就是說,屏蔽手機輻射信號不能等同於防輻射。

上海質監局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總站常務副站長華元欽指出,電磁輻射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在我國研究還不成熟,這方面的市場監管也不是很多,給商家炒作以可乘之機。

有專家認為,日常生活中的電磁波輻射方向往往雜亂無章,屏蔽布料一旦被加工成服裝,衣領、袖口等處都有可能成為電磁波輻射的入口。因此,如要選擇防輻射服裝,也要選擇有權威認定的知名品牌,最好能像內衣一樣穿在裡面的。

准媽媽應提前半年防輻射

育齡男女提前半年防輻射

著名醫學專家、上海國際婦嬰保健院程懷瑾和第一婦嬰保健院邵敬於教授也指出,育齡青年男女對於電磁輻射的防護,需依據所受的輕重提前半年至兩年,如果到懷孕以後再進行電磁輻射防護可能為時已晚,尤其是男性的防護更為重要。不過專家認為,通過日常飲食如多吃胡蘿蔔、西紅柿、海帶、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都能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如果孕婦想隔離電磁輻射,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輻射源。

專家呼籲,有關部門應儘快出台強制性的職業人群防護方法與標準,出台孕前和孕嬰防護指導綱要,出台各類電子、電器產品和環境的電磁輻射國家標準,更要出台電磁輻射防護服裝生產的行業標準,這樣才能開發出更好的防輻射產品,保護好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育一些事 的精彩文章:

孕前一滴血篩查五種病毒
准媽媽音樂胎教少用傳聲器

TAG:孕育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