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樓,佛教,偵探,天子

大樓,佛教,偵探,天子

又是一次蕪雜的書單。《摩天樓》名義上是科幻小說,其實略幻不科,實際上是社會寓言。《雪域梵音》是藏傳佛教的簡史。《新參者》是東野圭吾的偵探小說。《少年天子》是以順治皇帝為主人公的歷史小說。

摩天樓

不喜歡這本書。原因並不是書中有很多骯髒污穢的描寫,而是因為作者那種自以為是的態度。

故事發生在一座高40層的摩天樓里。當然,這個「摩天」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標準。大樓里自帶超市、學校、娛樂和運動設施,成為自成體系的小型城市。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自然也會有高中低。由於房價隨著樓層升高而增加,住戶自然形成了三個等級,10層以下是低級,11層到35層是中級,頂上幾層是高級。

大樓在運轉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各等級住戶之間逐漸生出許多矛盾,矛盾升級為摩擦和衝突。最終,衝突不斷升級,直至人們退化到野蠻狀態,再進而形成獨特的組織形式。

沒錯,作者在用大樓里的等級衝突類比人類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這不是隱喻,根本就是直白的明示。作者怕我們看不明白,不厭其煩地強調這一點。

衝突過程中,同等級的住戶聚在一起,一致對外,不同等級之間的仇視日益尖銳。同等級內部變得像一個部落,人們變得暴力、嗜血。這一點我能夠理解,並在一定程度上贊同。在封閉的體系內,衝突會喚醒人們內心中的暴力和野蠻,使文明社會退化成叢林。在這一點上,本書與《三體2:黑暗森林》意見一致。劉慈欣認為不同文明之間不可能無礙交流,本書作者相信各階層之間的對話是不能實現的。

所以,本書的故事是一則寓言,作者提供了人類末世的一種可能性:人類文明終將退回到野蠻。可見,作者對人類社會持悲觀態度,認為文明和秩序是脆弱的,不穩定的,問題一旦大到某種閾值,就會崩潰,成為蠻荒無序的狀態。摩天大樓是作者的實驗場,在這裡上演著人性種種的醜陋和兇殘。

然而問題是,作者沒有解釋,大樓何以會成為封閉的體系。他只是告訴讀者,整個大樓成為一首孤島,所有問題都在內部解決,哪怕出現命案。沒有人試圖尋求外援,住戶們拒絕甚至懼怕外部社會,迷戀敵對的狀態,一直默契地對外保持一切如常的假象,而且所有人默契地決定不使用熱兵器。作者擅自做了這樣一個設定,然後自顧自地講下去。我由此開始不相信,不贊同,並一發而不可收拾地變成不喜歡。

作者被奉為科幻小說大師,他甚至對阿西莫夫不屑一顧。可是,阿西莫夫的故事總能邏輯自洽,而且不會自說自話。

雪域梵音

藏傳佛教史

佛教傳入西藏的路線不止一條。最早推崇佛教的是西藏的贊普松贊干布,他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公主。她們都帶來了佛像和大量的佛教典籍,對藏傳佛教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藏傳佛教的發展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中間經歷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反撲,陷入低潮。弘揚和低潮,都是因為政治人物的推動或鎮壓。所以,藏傳佛教從一開始就與政治息息相關。

藏傳佛教派別甚多,主要包括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等。其中薩迦派和噶舉派的支派帕竹噶舉派都曾經一統全藏。薩迦五祖八思巴大師曾經被蒙古汗忽必烈奉為國師。

目前佔主導地位的是格魯派。這一派的宗師是宗喀巴,創建最晚,但是受到清政府的支持,最終成為藏地政教合一的統治者。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都是格魯派的領袖。

我個人的感覺,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經營,藏傳佛教已經與西藏融為一體。西藏的政治(當然是解放前)就是佛教政治,西藏的文化藝術就是佛教文化和藝術。佛教已經進入西藏社會的方方面面。

這種狀況,一方面穩定了西藏的政治和社會結構,對人民有撫慰和道德凈化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社會和文化方面的活力,讓社會變得單一,甚至單薄和僵化。

新參者

一名離婚後獨居的單身女性,被人勒死在租住的公寓中。現場留下了一些讓警察在意的疑點,於是警方開始逐個排查,一步步接近兇手和犯罪真相。

雖然是殺人案件,但這是一部溫暖的小說,因為它並沒有從警察破案的視角展開,而是不慌不忙地講述案發現場周邊的人和事。就連案發消息本身都不是直接敘述,而是在這些小故事中一點一點拼湊出來的。這些小故事牽涉到某個嫌疑人,或者某件物證,但更主要的,它們牽涉到普通人的悲歡離合,普通人的信念和堅持,所以給人暖融融的感覺。

這種結構很新穎也很有趣。案件發生後,警察在調查時畢竟會牽扯到很多人,這些人發生了什麼故事,在之前的偵探小說中從來沒有涉及過。這本小說一反常態,以主線案件為軸,牽出一張故事的網,編織出一副人情冷暖的畫面。

這既拓寬了推理小說敘事的可能性,也塑造了一位感覺敏銳,遇事喜歡刨根問底的刑警加賀恭一郎的形象。這位刑警不僅能力一流,觀察力敏銳,而且充滿人情味,給人安全感。

在這些小故事的鋪陳中,線索不斷彙集,案件的偵破不斷進展,最終得以解決。最後,加賀又推了搭檔一把,解開了他和兇手心中的結,為本就暖融融的小說加上了一個亮色的結尾。

少年天子

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本書寫的是清朝入關後制肘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勵精圖治卻處處制肘的政治生涯,以及他與滿漢混血,擅騎射又長於詩文的董鄂妃的愛情故事。

順治皇帝福臨聰穎過人,雄才大略,卻又性格暴躁,內心中兼有固執和軟弱。董鄂妃烏雲珠既有滿足女性的洒脫和爽朗,又有南方漢族女子的溫婉和才情,更難得的是她過人的智慧,和堅忍、寬容的胸懷。她身兼滿漢兩族之美,是一種完美的象徵。福臨深愛著她,眷戀著她,正如他期望天下一統,滿漢融合。

可是民族矛盾從來都是難解的問題,更何況滿漢矛盾的背後,更是文化和社會制度的矛盾。滿文化剽悍,充滿活力,卻原始落後。漢文化精緻優美,成熟完備,卻腐朽糜爛。滿洲的制度是農奴制,無法藉以統治龐大的帝國。順治皇帝借鑒明朝的制度,力圖實現從滿洲族長到天下共主的轉變。滿族親貴卻極力阻撓,這裡面既有對權力的迷戀,也有勝利者的自負。

有人說本書的缺點是煽情。我卻覺得本書寫的就是情,因為作者的目的是要把順治皇帝寫成福臨這個活生生的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有七情六慾。福臨的情,有與董鄂妃的愛情,與庄太后的母子親情,也有與安慶王岳樂和漢人學士之間的知己之情。作者對這些情寫得投入,自然會有煽情之感。

在我看來,問題不在於煽情,而在於抒情。作者多次搶在人物前面,替他們說出感覺和心情,這未免失於直白。作為小說,還是藉由人物的言語和動作來傳達感情方為上乘。

(圖書封面來自豆瓣,封面圖來自pexels.com。)

- THE END -

小盆喲00亂彈·閑扯·真性情

這幾本書已經讀完兩個多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盆喲 的精彩文章:

TAG:小盆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