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朋友買手機最終選擇了OPPO、vivo,我真的需要阻止ta嗎?

有朋友買手機最終選擇了OPPO、vivo,我真的需要阻止ta嗎?

臨近過年不少人又開始琢磨選手機了,尤其是還能得到壓歲錢的年輕人們。不過選機也是一個費神費力的事情,不管選了哪款,總覺得自己沒選的更好。如果像評價君這樣家在四線城市,選購手機反而變得簡單了許多——即便互聯網再發達,你能免疫得了線下銷售那張嘴?於是有人向評價君提問:如果有人想買OPPO、vivo手機,該怎麼阻止她?

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有人向評價君詢問。那該如何回答?評價君隨便搜了一下,發現帶有類似焦慮的網友還真有不少,總懷疑周圍的人買手機是被導購騙了。評價君首先覺得,提問的人是不是首先自己把這件事看得太嚴重了?買手機不是作微商做傳銷,不是買理財,不過是一個普遍不超過3000元的消費而已,至於嚴重到需要求助如何「解救」的程度嗎?

不管是OPPO、vivo還是什麼別的品牌,對於線下銷售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提成,而對於提問的這種「明白人」來說,多數時候都只是勸導自己的朋友、平輩、要好的同學、同事等等。兩者之間的驅動力相差明顯,就算友誼勝過真金白銀,也犯不上真的為一款手機而「友盡」吧?所以所謂阻止,既處於劣勢又包含風險。

還有,如果真的在網上向別人詢問這個問題,就證明自己已經輸了,即便有人幫忙恐怕也只能把事情搞砸。這其中蘊含著雙方信息量的巨大不對等:線下店面的導購對推銷話術和各種參數賣點倒背如流,只要掌握購買者的需求在哪,就能輕鬆加以說服。他不需要上網去問「我該怎麼說服別人……」而你就需要,就憑這點評價君就已經能斷定結果了。

評價君接觸不少產品,也看過非常多的各種交流、評論。對這種「看見朋友要買某產品就決定阻止他」的行為,評價君覺得很多時候是不合適的。這種思路的出發點往往並不是真正的理性消費,只是出於一種自己對某些概念更懂的優越感,甚至很可能根本不顧及別人需求。比如自己認準了某米性價比高,難道別人買手機時也非它不可么?如果這個定律成立,這個世界早就是性價比產品的天下了,根本沒有蘋果三星什麼事。

信息社會、互聯網大潮下,沒有什麼東西是自己懂而別人不懂的。就算是與許多手機品牌都有親密接觸的評價君,也會遇到不少犯錯被指出來、被要求修改的情況,更何況是完全依賴各種媒體途徑了解信息,處於信息鏈條更下一環位置的眾多網友呢?互聯網帶來的扁平化讓大多數人都處在同一個信息層面,你要阻止亂花錢的那位朋友,未必就真的不如你懂,只是選擇會有不同。

總之,現在沒那麼多人真的會被營銷蠱惑,能接受某產品,說明這產品在賣點宣傳上一定有切中要害和剛需的地方。同時也可能是因為消費觀不同:對有些人來說買手機是大事,要貨比三家;但對另一些人來說,不過是看看哪款產品樣子和功能合適就掏錢了。這是兩種消費觀念的結果,不能說後者就不理性,更別嘗試教育後者,你敢保證你推薦的產品他就一定滿意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評價 的精彩文章:

3600元全面屏帶屏下指紋解鎖旗艦手機上市,但不具備NFC
選擇3600元買個iPhone 6s,還是3900元買個iPhone 7呢?

TAG:數碼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