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白石和我的畫家夢

齊白石和我的畫家夢

這是《和康康一起寫公號》項目365篇之69篇

本文約2100字,閱讀需耗時5分鐘

我二哥給我昨天的文章留言說:你沒做作家太遺憾了。我回他:小時候最想做畫家,可惜做事情沒長性。

其實作家誰都可以做。只不過有得人並不算有名罷了。以前開微博,需要認證,有新浪的朋友給我冠了個名頭叫「知名IT評論家」,我覺得臊得慌,趕緊改為「IT評論人」。結果經常寫微博,和一些讀者意見不合,他們就會留言罵我:就你這水平,還評論人呢?還好,我沒敢自稱評論家。哈哈。

說起最想做畫家,大概是和小時候看過一些齊白石徐悲鴻有關。也許是和家裡爺爺收藏有幾本翻爛頁的《芥子園畫譜》有關。或者和王冕的故事,神筆馬良的故事有關。反正我不記得了。小學三年級最遲到四年級就從當年的一些作文雜誌、文藝類雜誌、語文報之類報紙上,看到過印象派作品,越發覺得從欣賞,到創作,或許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特別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打陽傘的女人》,給我印象最為深刻。

當然,我想做畫家的決心,遠不如我二哥。他比我更想做畫家。小學時期就開始自學國畫,節衣縮食買徐悲鴻齊白石的畫冊,買宣紙和國畫顏料。八十年代初,一個鄉下的孩子,零花錢幾乎為零。要從學校吃飯的錢里省出很大一筆錢來買這些畫畫的材料,確實不容易。我記得當年的齊白石畫冊,都是很貴很貴的。買一本書,大概在學校吃飯夠吃一個星期伙食。

年輕時收集了這幾張齊白石郵票,很喜歡。

包括蛙聲十里出清泉那幅八分錢郵票。

二哥認真畫馬,畫蝦,畫好了後,還貼在家裡的牆上。我呢,是想畫,但不專心學,就沒啥作品可言,羞於拿出手。到了中學,因為喜歡寫字,就會安排去畫黑板報。有一次,要做板報,安排在主樓過道里,要畫一幅主圖,我挑選的又是畫一叢菊花。難度可想而知。水平太差,畫得也沒力量,畫了幾筆,感覺太差,又擦了,最後擦得黑板臟乎乎的,也沒畫出一個成形來。恰好被我大哥的一個同學看到,搶了我的粉筆,刷刷幾筆,就為我的板報畫好了報頭。自己很是慚愧,倒是沒生出一個攀比心一定要去學好畫,反而突然沒了學畫的信心了。

汪為新作品

當年,能到他那個水平,我認為考個中國頂尖美院是綽綽有餘了。他叫汪為新,如今已經是國內鼎鼎大名的畫家。他年輕時就有大畫家風範,經常不好好學文化課,但喜歡畫畫。少年時代即去浙江的中國美院向教授學畫。但因為文化課不好,高考也沒考上中國頂尖美術學院。他相信自己的水平,這水平,不光體現在畫畫上,他還有文才,自然不服氣當年的美術高考制度。還好,後來他終究是上了北京服裝學院,走上了正軌的美術學術教育的路子,30多年的專業訓練,如今已經是一個大家了。

我和我二哥一起上的高中,我們學校的美術老師何殿凡,因為我大哥的篆刻、書法的關係,多了一層特別的關係,知道我們兩個在上高中,就特意叫上我和我二哥,要讓我們跟他學畫。學了幾節無聊的石膏像素描,我們一起決定,還是考數理化吧。心想到了高中,再來從基礎學起,似乎太晚了些。

其實也不晚。我一高中女同學,在老家一所中學教書,前幾年孩子上了大學,自己更得閑,開始潛心練習書法,如今已經是大氣象了,已經在本地偶有大作參加書畫展覽,佩服得緊。要知道,我們老家也算書畫之鄉,她能練出這水平,當年我們年輕時,成就一個「書畫家」,似乎不難。

難就難在,堅持上。

想起小時候的夢,想起如今荒廢的事,就想起齊白石。齊白石年輕時做木匠,後來做畫匠,五十七歲進京,做畫家。他所有成就,似乎皆從是那時候開始的。他賣出的更多書畫作品,已經是八十、九十老人的題款了。和齊白石比起來,我們都還年輕,要成家,不管是畫家,書法家,還是作家,似乎還來得及。只要你堅持。前提是,你還要堅持高標準。不能練習都不做,就號稱家了。那必定臊得慌。

如今,齊白石的作品《山水十二條屏》,能夠拍出9.315億元的天價!這些作品所包含的風格,都是我和我二哥,在南方的暑熱里,赤膊流汗,廢寢忘食,不斷觀賞的作品。雖是小小印刷品,也是真心喜歡。

齊白石墨蝦

當然齊白石也不是無師自通。他一路學畫,學了很多人的風格,什麼徐渭,八大山人等,看到什麼好,就學什麼。

最後,他看到了吳昌碩。悟了。

畫自己的風格,畫簡化的風格,就好。

那時候,人已進入老年。

吳昌碩的花卉瓜果作品,給齊白石很多啟發

這到底是吳昌碩的,還是齊白石的。恐怕很多人已經分不清了。

我記得我高中美術老師何殿凡,也是畫的這種風格的國畫。他畫的紫藤,在我們老家還頗有名氣。當然,我老師的畫風,現在想來還稍顯繁雜了一些。有一年暑假,在他畫室看他畫了一半的菊花和蘭花的作品,似乎一篇寫了一半沒了頭緒的長文。而齊白石的作品,多數像隨手寫下的短札,一氣呵成。

何殿凡作品

水墨葡萄 138×35cm 何殿凡 作品

菊花盛開,何殿凡作品,時年八十六歲

再推薦一下汪為新的畫作。就是當年還是少年的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替我三筆兩筆畫完了板報報頭,震撼了另一個比他更小的少年。前幾天去一個朋友的造紙藝術展上,打眼看到的第一張小畫,就是汪為新的一幅。可惜那天他沒去看展。

汪為新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17x17cm

琅園汪為新作品

每一幅,都是那麼喜歡。

那個隨手在黑板上畫畫的少年,如今已經像回到古代,又回到現代的一個隱士。

你說這是八大山人的作品,還是汪為新的作品?真真的喜歡啊。

為新作品

汪為新 人物作品 2014年

喜歡汪為新作品的朋友,可以去百度搜他名字,有更多很好看的作品。以及一些他對書畫的評論性文字。

我還想學畫。

2018年2月9日

老康說 mobilewtf 歡迎訂閱

這是《和康康一起寫公號》項目365篇之第69篇。

【和康康一起寫公號】

一年365天更新項目

2017 年 12 月 1 日 開始

2018 年 12 月 1 日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國平說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和區塊鏈瘋魔

TAG:康國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