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死之後,為什麼一定要白布覆臉,甚至還要停屍幾天?原因很簡單

人死之後,為什麼一定要白布覆臉,甚至還要停屍幾天?原因很簡單

快過年了,本來是一件非常喜慶和熱鬧的事情,不過也有一些家裡是畢竟憂愁的,因為家裡老人過世了,不得不舉行喪禮。其實,參加喪禮的次數很多了,我們會發現人死之後,裝入棺材之中,還需要用一塊布,蓋住死者的臉。這是為什麼呢?聽很多老人說,這是因為封建迷信導致。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說道死者用白布覆蓋臉部的說法,在歷史上也發生過。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

越王曰:「願以四術,為我謀吳之前人於地下可乎?」言畢,即升輿而去。遺下佩劍於座。種取視之,劍匣有「屬鏤 」二字,即夫差 賜子胥自剄 之劍也。種仰天嘆曰:「古人云『大德不報。』吾不聽范少伯之言,乃為越王所戮,豈非愚哉!」復自笑曰:「百世而下,論者必以吾配子胥,亦復何恨!」遂伏劍 而死。

《越絕書》里這段文字,記敘了吳王夫差覆面自刎的過程。

公元前496年,闔閭攻越不幸中箭傷亡,闔閭死前叮囑其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夫差繼位後,勵精圖治迅速發展吳國國力。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出兵攻吳,越軍戰敗,越國成為了吳國的附屬國,當時的夫差沒有聽從伍子胥殺死越王勾踐的建議。伍子胥後來幾次勸諫吳王夫差殺掉勾踐,反引起夫差的懷疑,最後被夫差刺死。淪為俘虜的勾踐卧薪嘗膽,暗自發展兵力,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吳國,國破之際,吳王夫差想起伍子胥曾經的勸諫,後悔不已,深感死後無顏見伍子胥,遂蒙面自刎。

歷史上像這樣覆面自刎的皇帝還有崇禎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他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可是他的年輕有為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包圍京城,崇禎皇帝被迫在煤山自縊,死前寫下:「朕自登記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吾屍,勿傷百姓一人。」

有人說,因著這樣的歷史故事,所以中國人在死後總是以白布覆面以示羞愧。其實不然。中國人死後蓋上白布,停屍三天的原因無非如下幾點:

一、死者為大,為了給死者一片乾淨,防止塵土落到死者臉上,所以會用紙張或者白布遮蓋死者的臉部。這是對逝者的一份尊重。

二、古時候的醫學不發達,很容易出現假死的狀況。所以為了正確的分辨到底是假死還是真死,就猜去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停屍兩到三天,以備假死之人可以醒來,還有一個就是以紙片蓋臉,假死之人必有呼吸,旁人很容易察覺。

三、因為人死後要停屍三天,為了避免死者陽氣的留出,所以以布蓋面,防止屍首隻剩下陰氣,臉色難看而嚇到前來弔唁的人們。

四、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講,人死之後,人體內寄生的病菌失去了寄主,會離開死去的宿主,以布蓋臉,則能防止腸胃中的病菌的飛出。

其實,人死後停屍三天,以布覆面,不管是怎樣的原因,都是對往生者的一種尊重,對還在生活的人們留存一份哀思。生老病死,人之常態,所以,活著的時候好好活,也不枉在世間的遊歷一場。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越絕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同為養兵之策,曹操盜墓補充巨額軍資,劉備手段卻比曹操狠毒百倍
劉邦得天下後,殺盡功臣,如果劉備一統天下,會殺關羽張飛嗎?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