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不了樂山去淶灘

去不了樂山去淶灘

淶灘古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合川區東北28公里,建鎮於宋代,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古鎮之一、首批「中國最美的村鎮」

十大古鎮之一、首批「中國最美的村鎮」。古寨三面懸崖峭壁,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險要之勢,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瓮城為重慶唯一,城內保留有四個藏兵洞,具有關門打狗,瓮中捉鱉的禦敵功效。清代建築文昌宮保存完好,古戲樓外欄木刻浮雕令人嘆為觀止。

古寨距今已200多年 ,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牆全部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牆高7米,寬2.5米。為了防範太平軍入川和李、藍起義,同治年間又進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維修,建成了環繞著整個古寨的石頭砌成的防禦設施,直至今天依然堅固。200餘米的青石小巷古樸典雅,基本保持了明清時代的原始風貌,還是個著名的水碼頭,有水便能引來商,當時的淶灘寨商賈雲集,十分繁華,依山而築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斷,是盛極一時的風水寶地

淶灘古鎮內的古廟建築群體,始建於唐,興盛於宋,重建於清,古鎮附近曾有9宮(庵)18廟的傳說,是道教徒佛教徒集中的聚點,興盛之時道士僧人上千,回龍廟、張爺廟已成遺址,廟內兩棵參天古榕和廟門猶存。清代建築的文昌盛宮,解放後改作完小校地,其主體建築尚存,其中保存有古戲樓,戲樓平台外欄木刻浮雕,藝術價值極高,令人嘆為觀止。

大雄寶殿,殿堂正中原來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閃爍。兩側泥塑顏身的十八羅漢五光十色,神態各異,活靈活現,讓人望而生畏。可惜文革時期寺內文物慘遭破壞。唯有其大雄寶殿內四根石柱高約十三米,由整條巨石製成,挺拔壯觀,堪稱歷代建築一絕。山門牌坊石刻鏤空雕精美絕倫,是難尋的歷史文化精品

古建築風格也是一道風景線,當你走進淶灘到小巷,踏在青石板路上,你能感受到古代的韻味。進入二佛寺你會驚嘆先人的建佛技術,感受古代建築風。

下殿位於鷲峰山間,依山建造的兩樓一底殿堂檐拱建築。其依山摩岩石刻群雕是淶灘古鎮人文景觀的集中表現,具有深刻的二佛禪宗文化的藝術內涵,集中反映了唐宋時期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藝術結晶

二佛寺下殿最大尊釋迦牟尼佛像通高12.5米,依岩鐫鑿,被稱為「蜀中第二佛」。寺內石刻的16羅漢是18羅漢——500羅漢塑像演變的始祖。禪宗六祖造像在全國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組全家合影塑像。 二佛寺的南宋石刻為我國第三石刻藝術高潮的代表作,總計有42龕窟,1700餘尊造像,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罕見的佛教禪宗造像聚點,也是全國最大的禪宗道場之一。

如果我是開發商,我會在出入口設卡,禁止遊客攜帶現代元素的東西進入,並為他們準備好古代服裝,設 置古代貨幣兌換處(當然不能用真的,不然成本太高),禁止商家過於明顯使用現代用品,並規定盡量使用古代稱謂和詞語,設置一些古代遊玩設施。我認為去古鎮旅行是感受古鎮的文化氛圍,所以這樣才能讓人們感受到那種氛圍,而不是現在的重於商業化,而忽視文化本來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言玉堯 的精彩文章:

TAG:水言玉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