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百年一遇的奇才,解放前到台灣,週遊世界不願回大陸,原因簡單

五百年一遇的奇才,解放前到台灣,週遊世界不願回大陸,原因簡單

1949年全國解放後,一些藝術家名士選擇留在大陸,建設新中國,但也有不少人跟隨著蔣介石敗退到台灣,這其中就有一位大家名士,一生週遊世界,都不願回到大陸,原因很簡單。

此人名叫張大千,徐悲鴻曾經評價他:「五百年來一大千」。意思是說,張大千在藝術上的成就,是中國五百年來的第一人。因為他在1949年跑到台灣,沒有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出生,四川內江人,家庭是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叫張懷忠,母親叫曾友貞,共有兄弟十人,另有一姐,自小隨著母親和姐姐寫字習畫。

1917年張大千東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學校學習染織,課餘時間堅持自學繪畫,他的二哥張善子也在日本,對他幫助很大。張大千學成回國,拜上海名書法家曾熙、李瑞清為師,繼續學畫,後來以賣畫為生。

張大千一生愛美食、美酒、美女、美髯。二十多歲的他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由於他的畫非常值錢,他也是揮金如土,一副名士作風。

1949年,張大千被蔣介石政權接到台灣,不久他又搬到香港居住,並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環球旅行。他在印度學壁畫、在阿根廷當「東方畢加索」,在巴西買地蓋房子,在美國辦畫展,最後落葉歸根台灣。

張大千是一個無黨派人士,很有才華和威望,他曾應何香凝之求,為毛主席畫了一幅荷花,並題了「潤之先生」的上款。周總理曾經託人請他回國,但最終張大千還是沒有回到大陸,1983年病逝台灣,原因很簡單。

因為,新中國經濟比較困難,很少有人會用錢來收藏字畫,藝術市場十分蕭條,既無國內市場,更無海外市場。對張大千來說,有沒有藝術市場是他安身立命的重要問題,他有一個大家庭,每月需要相當的生活費,沒有賣畫來源,一家人生活難以維持。同時,新中國政治運動不斷,張大千一些親友、畫界朋友紛紛被批判,這也讓他深深忌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仍健在87歲抗戰老兵,投誠後參加解放軍,晚年勞改十年回鄉務農
1933年日軍一連隊,製造中國戰爭史一大恥辱,張學良終於憤怒了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