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的照骨鏡隱藏的醫學原理

秦始皇的照骨鏡隱藏的醫學原理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傳說秦始皇有一個神奇的鏡子,叫做照骨鏡,

後世又管這面鏡子叫秦鏡,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這面鏡子稱之為「始皇照骨鏡」。

鏡子最早的記載是漢代大儒劉歆《西京雜記》,說「漢高祖曾得秦始皇方鏡,這面鏡子寬有四尺,高有五尺九寸。人來找鏡子,人在鏡子中是倒著的,如果人用手摸心照鏡子,就可以看到人的五臟六腑。人腹臟哪裡有病,照鏡子後就知道。如果女子心中想害人,在鏡子面前膽會張開,心會加速。秦始皇就是用這個鏡子照宮女,如膽張心動則殺。」

照骨鏡的來由,有一段這樣的傳說:

傳說秦始皇在位之時南巡,途中,見到有人在海邊打撈到一具浮屍,這具男屍是個老者,身材高大異於常人,容貌不俗,髯長過胸,肌膚白潤,肉堅如鐵,穿著上古之王者衣冠,漂浮在海里也不知有多久了,更不知其來歷死因,但看起來依然面色如生,沒有什麼被海水長期浸泡的跡象,一陣海風吹來,古屍鬚眉悉皆飛動,和活人一般無二。

秦始皇以為這古屍是海中仙人的遺蛻,應當祭祀供奉起來,以求仙人賜不死葯,但其他人則持相反的看法,秦始皇向來迷信修仙煉丹之說,他手下有許多方士,方士們都認為這是古之殭屍,乃妖物所化,一定是從南海的海眼裡浮出來的,見之已屬不祥,談何祭拜求葯,然後又說了這件事在什麼什麼時候曾出現過,象徵著什麼什麼樣的預兆,應該如何如何處理才是妥善之道。

在秦代做方士混飯吃並不容易,古代人大多都比較樸實,稍微能言會道,即被視為有才辯之能,想做皇上的顧問首要本領就是能侃,把死的都能給侃活了,秦始皇本不是耳根子軟的人,但架不住這幫人說得跟真的似的,加上他對這些玄而又玄的事情深信不疑,擔心海眼中浮出殭屍會有亡國之兆,既然不能加之薪火刀斧,唯有穴地藏納,於是命三萬刑徒鑿穿一座荒山埋屍,鑄了一尊銅獸壓在殭屍上鎮山,並請出秦王八鏡中的「秦王照骨鏡」嵌於獸頭,最後封山而歸。

秦漢時期,世人普遍認為銅鏡可以鎮壓殭屍,因為當時的人對著鏡子是要「正容」,看看自己的表情是否莊重嚴肅,衣服帽子是不是穿戴得整齊,要是穿戴歪斜了,就要趕緊正過來,所以銅鏡是「正」的代表,一正能壓百邪,另外鏡也代表「陽」,是白天的象徵,是對「陰」的震懾之力。

秦王掃六合以定天下,在此過程中得到了不少六國秘器,其中有八面古鏡,這裡面包括法家祖師銅鏡,還有就是秦王照骨鏡,傳說這面銅鏡能照視人身骨骼脈絡,是一件世間罕有的無價之寶,秦始皇就將這面照骨鏡連同那海中古屍,一起埋進了山裡。

秦始皇回到咸陽後不久便駕崩,至於那秦王照骨鏡埋在何方,就成了一個千古之迷。直到北宋末年,有人在山上採藥,忽見空中有五龍圍著一座山丘相鬥,最後五龍皆死,龍屍從天而墜,然而龍墜處並無死龍,只有地面裂開一條大溝。採藥人驚慌之餘,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附近的村民,眾人爭相趕來觀看,只見溝中有一巨物蠕動欲出,眾皆驚,以為有山鬼為害,於是縱火焚燒,火後從溝中獲一銅造巨獸,牛首龜身,頭上有牛角,身體是龜殼,並有七尾,尾端系骷髏頭無算,形態醜惡,上豐而下殺,獸頭上頂著一面造型古樸的銅鏡,有人就將其獻給了當時在位的天子宋徽宗。

有見聞廣博的大臣進言給徽宗皇帝,稱這面古鏡乃先秦之物,正是史書所載的秦王照骨鏡,此物為秦代鎮妖之器,年久妖氛難除,不宜留在禁中,應該物歸原處,按禮制重新掩埋歸復原狀,可宋徽宗對此鏡視若至寶,不肯割捨,一直留在身邊賞玩,不久之後,金兵鐵騎南下滅了北宋,俘虜了宋室二帝,秦王照骨鏡再次下落不明。

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也是殘忍的歷史事件。

秦始皇的照骨鏡(照心鏡),據說此銅鏡能照視人身骨骼,五臟六腑。可辨人忠奸。

其實,這個照骨鏡是有一定的醫學原理的,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人,面對一些事情,不會恐懼,甚至很冷靜的時候,膽氣就充足,膽囊就會膨脹,這不意味著要殺人,但是意味著不會害怕。

現在的人講究人人平等,男女平等,那麼人與人之間就應該免除恐懼,古代的統治階級就喜歡用恐懼感來治理國家,製作恐慌是一些政治家的手法。

至於照骨鏡,到底存在不存在是另外一回事,人性的本質是什麼?人必須莫名其妙的產生恐懼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大問題。

當一個人產生悲傷的情緒,神氣不足的時候,臟腑都會枯萎無生機,肺臟都明顯萎縮,耷拉下來。

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想生氣的時候,整個肝臟是擴張,飽滿的膨脹,所謂的怒髮衝冠,也就是這樣的聯動機制。

當一個人恐懼的時候,不僅膽囊收縮,腎臟都會收縮。

當一個六神無主,心神不寧的時候,整個心臟的跳動就呈現出來無規則狀態,沒有氣力,或者驟強驟弱,對有經驗的人是看的一清二楚的。

(智能中醫:謙和既濟;loonta數據中心)

更多接地氣的原創文章,養生常識,五運六氣雜說,暢談中醫的各種資訊,治病思維,新醫療模式的探討。。。請持續關注我們!

1.掃描以上二維碼關注

2.微信點擊「添加朋友」,搜索「謙濟堂」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謙和既濟 的精彩文章:

運用傳統中醫文化的三類人
有一種說法:文明的周期在一億年左右

TAG:謙和既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