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雲計算公司,征服了世界,那中國市場呢!

四大雲計算公司,征服了世界,那中國市場呢!

近日,四大雲計算公司相繼公布了最新財報。亞馬遜AWS雲位居第一,微軟Azure雲位列第二,IBM Cloud位列第三,谷歌雲位列第四。雖然谷歌位列第四,卻首次單季度突破10億美元,群雄角逐,真是不容易。

亞馬遜AWS云:

亞馬遜2017年所有營業收入的來源

亞馬遜2017年全年凈收入為30億美元,合每股6.15美元,全年收入為1779億美元,同比增長31%。但亞馬遜的美國和國際電子商務部門營業收入遠低於亞馬遜AWS雲。

亞馬遜表示,亞馬遜電子商務業務的數字頗為驕人,但現鈔機仍然是亞馬遜網路服務。具體數據表現為:亞馬遜北美電子商務業務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6.9億美元,收入為373億美元;國際電子商務銷售額為180.4億美元,營業虧損為9.19億美元;AWS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13.5億美元,銷售額為51.1億美元。就全年而言,亞馬遜的國際電子商務全年運營損失超過了該公司在北美的營業利潤。 而AWS在 2017年的營業收入則為43.3億美元,銷售額為174.6億美元。換句話說,亞馬遜2017年全部營業收入均來自AWS。

亞馬遜AWS已經成為當前全球市場份額最高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同時,今年AWS的營收預計將增長38%,其強大的計算服務能力將為亞馬遜帶來非常可觀的雲計算利潤收入。

微軟Azure云:漲幅高達98%

微軟公布了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其中,微軟智能雲業務第二季度營收為7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5%,Azure雲業務漲幅高達98%。

一些人對於微軟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型的遊戲工作室的說法嗤之以鼻,對於這些人來說,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說:「遊戲也是Azure增長的領域。換句話說,我們過去的服務現在已經增長了,我們打算加強Azure上的這些服務,以吸引更多的遊戲開發商。」對於微軟來說,這一切又都回到了雲上。

IBM云:同比增長20%

IBM的雲計算業務堪稱是本季度的一個亮點,其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20%,達到40億美元。長期來看,我們發現,在過去的一年中,IBM雲計算收入已接近160億美元。可以說正是因為IBM在混合雲解決方案領域有著卓越的信譽,該公司才能穩坐第三名的位置,雖然落後於Amazon 和 Microsoft,但領先於Google。

谷歌云:首次單季度突破10億美元

谷歌雲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營收為10億美元,相當於年均40億美元的收入水平。雖然谷歌雲還沒有在雲服務領域獲得類似亞馬遜AWS的統治性行業地位,然而能夠承擔谷歌各項機器學習相關服務的部署,也變相展示著谷歌雲的能力。

谷歌在分部收入報告中,將硬體收入以及谷歌雲收取的服務費,與Google Play的移動應用收入一起納入其他收入部分。2017年第四季度,谷歌的其他收入達46.87億,同比增長37%,占谷歌總收入的14.7%,其中,來自谷歌雲的收入規模在10億美元左右,Google Play收入不足10億美元。

以上分析都是基於整個國際市場,與在國際市場的風光相比,位居第一的亞馬遜AWS在中國並不成功。根據《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B2C網路零售平台中,亞馬遜AWS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3%。中國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所有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公司在中國市場都有可能成為競爭對手。在中國發展得最好的雲計算公司是阿里巴巴,而非這四大雲計算公司。中國雲計算市場已經處在良性增長期,從社會成本來講已經達到成本最優,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服務市場的穩定發展,企業逐漸有了遷移雲計算的共識。中國是一個很獨特的市場,在角逐雲計算領軍者的過程中,希望亞馬遜AWS、微軟Azure雲、IBM雲、谷歌雲等巨頭雲計算公司可以更好的適應中國。拭目以待,期待佳音。

中國雲計算服務市場

這些年,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可謂是高歌猛進。在2018年,這項業務的發展又將產生怎樣的變化呢?

一、市場現狀

據前瞻資料庫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516.6億元,預計2017年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將接近700億元。

以下為2013年以來雲計算市場規模:

2017年11月,權威研究機構IDC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數據顯示,阿里雲市場份額比2016年底上升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擴大至47.6%,2017年上半年IaaS營收5億美元,領先優勢不斷擴大;騰訊雲位居第二,營收約1億美元左右,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份額6.5%;中國電信位居第四,營收6254萬美元,份額6%;Ucloud營收5774萬美元,排名第五,份額5.5%。

在國內,阿里雲雖然市場份額一騎當先,但是未來市場隨著競爭者不斷進入和新模式開發,其受到的挑戰也會持續加大。而騰訊雲面對激烈的競爭則是在用極端方式進行博弈,這種策略成為市場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回想一年之前,騰訊雲的市場份額還在中國電信後面,互聯網公司給傳統運營商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

工信部於2017年4月印發《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的發展目標,指出要建立雲計算公共服務平台,支持軟體企業向雲計算加速轉型,加大力度培育雲計算骨幹企業,建立產業生態體系。在國家政策指引下,雲計算行業前景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運營者們也在摩拳擦掌,準備投入到新的市場競爭中。

二、市場前景

目前我國在雲服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從我國雲服務產業鏈來看,最頂端的雲基礎設施IaaS市場已接近飽和,阿里和其他知名雲服務商瓜分了近八成的市場份額;中下游的雲服務平台和相關軟體應用領域還處於未飽和狀態,未來將成為雲服務供應商爭奪的重要領域。

經過了幾年的準備工作,正如業內人士預測,雲計算真刀真槍的時代即將到來。面對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運營商除了自身硬體到位,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也空前巨大。如何應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保持競爭力是運營商必須思考的問題。

從現階段雲計算結構來看,運營者除了自身硬體支撐要有保障,在能力平台和服務領域必須加大創新投入。

三、雲計算趨勢

1、多業務多領域融合併進。未來雲計算涉及的不單單是數據儲存維護領域,還會與眾多社會熱點結合,如物聯網、智慧城市、移動支付、公共醫療衛生等等。運營者眼光如果只是停留在數據本身,將會錯失市場機遇。

2、多雲融合,網路安全日益受到重視。對於雲計算使用者而言,未來雲不單只是內部使用,甚至還有部分開放給自身客戶的公共雲,和合作夥伴共享的私有雲,這種多雲並用模式對網路安全的要求也會日益加強。

3、數據分析需求與應用加強。對於雲計算企業客戶而言,處理分析自身營業數據、客戶數據、財務數據、人力資源數據為自身運營提升作支撐是重點關注的,這方面可以通過分析軟體嵌入實現。運營者可以與數據分析軟體公司合作,為雲配置分析系統,實現業務擴展以滿足客戶分析需求。

4、移動網路側雲計算應用加強。在手機等攜帶型設備上雲計算要求也會有所增強,需要更好開發移動側雲計算業務,讓用戶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5、用戶成本意識加強。隨著企業、政府甚至個人對雲計算業務應用依賴逐漸加強,業務分支也會逐步細化,所以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將成為使用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四、運營商雲計算策略對比

2017年8月,中移動正式發布自身的雲計算業務平台"大雲4.0",包括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和平台產品,擁有Hadoop系統、搜索引擎、Pass平台、大雲數據中心操作系統等26項核心產品,重視雲計算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政企市場擴展。

中國聯通早在2016年3月對外發布了公司未來的雲計算髮展策略,並與合作夥伴發起成立了「中國聯通沃雲+雲生態聯盟」。

中國聯通表示,沃雲+雲生態聯盟將推動三個升級:一是推動雲計算相關領域標準升級,通過對雲計算開發、運維、管理等領域進行相關標準的探討與研究,為產業標準化作出相應的貢獻;二是推動雲計算產業應用升級,以強大的網路和基礎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合作共贏、創新價值」的雲計算產業鏈模式;三是推動產業服務升級,通過開放PaaS、SaaS平台及聯通沃雲軟體商城,充分發揮「沃雲+」的聚合能力,實現多方共贏。

聯通側重通過雲計算打造新產業鏈,並建立平台,以此實現多方合作互動,並由此發掘出新市場新商機。

2017年6月第九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上,中國電信雲計算公司副總經理徐守峰闡述了電信雲計算戰略。2017年中國電信天翼雲首次提出「2+31+X」的戰略布局,除了內蒙、貴州兩個超大規模雲基地之外,正式啟動將資源池部署到31個省的計劃,再配合下沉到地市的私有雲、CDN等X節點,使服務能夠更加貼近客戶、網路效率提升。

中國電信從產品、運營、服務、支撐、營銷,這五個方面對天翼雲進行了重新的架構和思考。在消費層面上,電信當時已經有六萬多名客戶經理,做到面對面服務。

在支撐的層面上,電信提出靠前支撐,具備從諮詢-規劃-實施-遷移-運維的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在VIP客戶的服務上也是整體納到一個大網的體系。

在安全方面,中國電信天翼雲的定位從雲安全到安全雲。天翼雲產品的服務體系包括面向網路安全的雲堤,面向系統安全的雲壘,以及雲安全的服務等。

電信雲計算策略則是體現全面發展趨勢,從網路硬體資源到人員配備後台技術保障都有明確思路和相關動作。

綜合來看,雖然各大運營商雲計算策略框架有所不同,但是都意識到雲計算市場離不開發掘新運營模式和後台人力與硬體的支撐,並且都投入大量工作積極備戰。

五、運營商雲計算突破

運營商要想在雲計算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在重視自身原有網路資源同時,必須在後台支撐、業務開發、人員營銷上有新的突破。

1、合理利用自身傳統業務。充分利用自身完善豐富移動網與固網網路資源優勢,開展多業務結合,資費側給予客戶傳統通信業務優惠,業務上與市場上領先企業對標,通過先模仿業務逐步優化穩定競爭力。

2、重視自身存量客戶。擁有龐大客戶群是運營商先天優勢,能夠發掘出存量客戶的雲需求,有效率開發出可以大範圍推廣的雲業務無疑可以令運營商發揮出自身先天優勢,並且在用戶份額上搶佔先機。

3、注重跨界合作,彌補自身短板。雖然運營商本身有網路優勢、客戶優勢,但是在應用層次業務開發、後台分析支撐、人員配備等層面上有自身不足,這就需要以互惠互利心態與異業企業加強合作,加強業務完整性與人員專業化建設。

4、重視社會熱點作為契機。運營者需要有敏銳觸覺,把握社會熱點,以此為契機嵌入雲計算業務。比如針對移動支付,推出用戶雲計算分析,通過數據集約化管理,多層次多領域用戶數據交叉分析提升業務分析支撐,即業務運營者自身數據加上運營商本身掌握數據,再通過合作商方面數據,實現多方面數據綜合分析,提升準確度。

5、營銷人員再優化。雖然雲計算業務離不開傳統通信業務,但是由於涉及層次豐富,專業要求程度較以往更深,需要對營銷人員進一步優化,以培訓、外部吸納等手段提升營銷人員專業素質,不打無準備之仗。

小結

隨著數據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雲計算未來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但是對於運營者而言,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所以要在把握市場需求的同時,密切關注新技術新領域拓展,尋求多元化合作,實現運營收入提升的目標。

「二十一世紀最貴的是人才」!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在強烈的行業對比之下,一方面,過往花費了很大精力培養的人才在不斷流失。另一方面,已經越來越缺乏吸引力,對於新的人才補充越來越難。尤其是在雲計算、大數據和AI幾大關鍵領域,人才更是欠缺。這些領域優秀的人才都集中的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因此,有好的業務方向,但是沒有得力的隊伍去落地,這將是電信運營商共同面臨的難題。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刪除。

樂豆科技介紹

樂豆科技成立於2015年,總部設立在中國科技創新的矽谷—深圳,並在北京、青島、長春、淄博等地設有分支機構;樂豆科技根植於中國本土製造業和互聯網工業,是國內較早一批研究和實踐「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和「兩化融合」、「供給側改革」的智能製造集成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兩化深度融合為企業提供智能製造從頂層設計、實施路徑到落地實施全價值鏈整體解決方案,是智能生態創新服務平台。

樂豆科技核心技術專家由豐田汽車集團、伊頓集團、西門子、富士康、海爾集團等國內外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團隊和國內知名高校的教授博士組成。項目顧問專家具備豐富跨行業製造運營管理經驗,目前項目團隊已經為紡織服裝、傢具製造、化妝品、建材、汽車零配件、機械加工等企業提供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並輔導其戰略藍圖實現。

樂豆科技與吉林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長春工程學院、社科院青島智能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發機構共同搭建政、產、學、研、用合作平台,並與國家行政學院在深圳共同設立深圳新經濟智能生態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豆科技 的精彩文章:

智能製造——從精益到智能的路徑分析

TAG:樂豆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