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格里拉之稻城亞丁

香格里拉之稻城亞丁

去年從稻城亞丁回來之後,從好友Kingo那裡搜刮到一本2004年7月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典藏版的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如獲至寶。不知道是不是酒還是陳的香,這本14年前的地理雜誌內容豐富,知識量巨大,十分有趣。

香格里拉一詞最早見於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於1933年出版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書中,香格里拉是曠古密境,絕塵凈域,世外桃源;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篤信宗教,平靜安詳,與世無爭。而追根溯源,詹姆斯筆下的這個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應該就是川滇藏交界處的橫斷山區,尤其是探險家洛克(1884-1992)對世外神山 -- 貢嘎嶺三座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的描述。

橫斷山區是中國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構成青藏高原骨架的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等幾大山系均為沿緯度帶東西排列,但到了東部邊緣,卻突然變向,高山峽谷轉為南北走向。同時山脈之間的距離也被壓縮,在川滇藏的交界處不到60公里的寬度,容納了三座大山和三條大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這裡海拔落差巨大,山高水急,地勢險陡,以至於在這裡的六條大江(加上雅礱江,大渡河和岷江)都沒有船隻航行的歷史。

這樣複雜的地理條件不僅使大香格里拉地區成功抵禦了現代文明的同化,保持了其文化的原始性和獨特性,同時也造就了大香格里拉地區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青藏高原的北部,也就是六大河的源頭地區,在史前時期曾是文化的發達地區。那時候,青藏高原海拔並沒有今天這麼高,氣候也比今天溫暖濕潤許多。

後來,隨著高原的不斷隆起,地勢變高,氣候變得寒冷乾燥,湖泊乾燥,人類被迫遷出。遷出的人類,一部分進入黃河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古人類融合,逐步形成了統一的漢民族;而另一部分進入了橫斷山區,並沿著這些被稱為「藏彝大走廊」的南北向的大江大山向南遷移,逐步分化出了相對獨立的文化族群,也就是今天在雲南省境內眾多的少數民族。

那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為什麼黃河,長江成了民族大熔爐,把不同地方到來的人融合成了統一的漢民族,而橫斷山區的六條大河卻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催生出了千姿百態的少數民族?

水是生命的源泉。古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沿著河道遷徙,文化隨之傳播。如果河流的流向與某一自然帶(受緯度控制的水平地帶,如熱帶,亞熱帶,溫帶)方向一致,那麼沿河的氣溫,降雨,光熱等條件基本相同,帶中植被,動物相似,人類最早馴化的動植物,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有相似性,因此文化傳播的快,容易形成統一的文化,黃河,長江就是這樣的例子。而橫斷山區的六條大河不僅與地球表面的水平自然帶分布方向不一致,從北向南穿越了高原上的溫帶,亞熱帶,熱帶等多個水平自然帶,而且這六條大河又是流淌在青藏高原這個特殊的高原氣候區,區中有反向分布的垂直自然帶,與水平的自然帶交叉的情況。這樣錯綜複雜的自然帶分布,必然要形成與這些環境相適應的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難以形成統一的文化。在這裡,人類隨著遷徙不斷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少數民族。

讀到這裡,我深刻地感受到人與自然是如此緊密的聯繫著。在大香格里拉地區,雪峰連綿,經幡飄動,瀰漫在空氣中的,是人們對佛祖的虔誠,對大自然的敬畏。在現代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這裡是難得的一塊凈土,還沒有被人類大規模的開發和改造。她的難以接近,使許多文化,宗教和生活習俗得以保留。每次來到這裡,似乎都有時光倒流,回到了簡單,安靜和質樸的生活狀態。沒有了現代社會的喧囂,只剩下人與自然的對話,人與人自己的對話。

如果喜歡,就打賞魚小姐吧。本文文字原創,部分配圖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舊衣服這麼改,既能省錢還好看
加速康復外科,您了解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