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想做中國主302年欲吞台灣260年,李鴻章不願打碎狂想

日本想做中國主302年欲吞台灣260年,李鴻章不願打碎狂想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因為李鴻章一方面想奪左宗棠的權,以便為自己得到更多的軍費;一方面也是自己一貫地認為不宜外戰,以免觸動新的內亂。前者,出自奪權心理;後者,則是出自清政府忠心護衛者的一貫主張。

淮軍將領

(1)「不敢打外戰」的根本原因:不要說普通百姓就是漢人有錢人,李鴻章也主張「揚滿抑漢」

作為「既得利益者」,李鴻章是認可「揚滿抑漢」這一政策的。有人會說,李鴻章也是漢人呀?但作為「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員,「揚滿抑漢」的「滿」只是滿人的貴族,「漢」也僅是漢人中的大部分百姓。認同清朝統治的漢人精英是不在此列的,雖有官員「滿漢二職」,但是,在實際政權運作中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仍是「漢人一職」。

李鴻章不要說民間百姓,就是漢人中的有錢人也是要「防」的。正如李鴻章在《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的奏章中所說「臣料數十年後,中國富農大賈,必有仿造洋機器製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無從為之區處。」即使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對商人、有錢人也是非常懷疑的。因此,他主張督辦企業。

林則徐、左宗棠走到哪裡都是發動民間組織進行民防,然而,李鴻章走到哪裡都希望將民防、企業納入國家的管理範圍之內。但是,晚清官場什麼現狀,作為高級官員的李鴻章是很清楚的。

同時代的左宗棠曾要求子孫不能為官,那是他看清了官場腐敗、人浮於事、人心險惡的問題,其後世子孫基本上也都沒有進入官場。

既然李鴻章明明知道官場風氣,又要求去「官督」(左宗棠一直要求民辦,官員不要插手),他又沒有勇氣、魄力去「革」自己的命。因此,民防、企業一進入「晚清的官督」必然會導致各種問題「洋務企業」內的絕大部分企業都是如此,包括輪船招商局以及各種煤礦局都是如此。

李鴻章的一生被許多人捧為「紙糊匠」,然而,如何把蓋磚瓦房的錢變成了「紙糊」,都是誰拿的呢?李鴻章、淮軍家族自身也是難辭其咎的。

正是因為,自己所主辦的軍工業、建造的各種軍事設施、指揮的軍隊,由於自身的貪腐、由於自主的人浮於事混日子,所以自然就都成「紙糊」的了。

綜上所述,李鴻章並不敢對外作戰。對內對付農民起義這些人還綽綽有餘,但對外外敵可就不夠了。淮軍也就善於逃跑,因為家中還有大片產業等著自己!

淮軍將領葉志超、鄭國魁、吳育仁、潘萬才

(2)明朝琉球被佔領更讓日本垂涎

雖然,淮軍的中下層將領中也有拚死戰鬥過的人,例如劉銘傳部。但是,他們的人數比例與整個淮軍相比,給淮軍找一個總結詞——逃跑作為標籤並不為過。

正是因為李鴻章導致淮軍戰鬥力低下,在「朝鮮戰場」上一潰千里,才導致日軍的胃口越來越大。李鴻章在日本之所以遇刺,也是因為日本極右翼勢力想通過李鴻章被殺而使得中日戰爭繼續打下去,吞併整個中國。

吞併朝鮮半島,日本已經有1200多了,可以從663年的白江口之戰算起;日本吞併中國想做「中國」也可以從明朝的1592年抗日援朝(與甲午海戰對比正好是302年)算起。那麼,我會不會把日本意欲吞併台灣從1874年算起呢?顯然是不對的。

日本意欲吞併台灣島之心,從何時開始我們無法確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日本侵佔了琉球半島後,繼續南下吞併其他島嶼之心就應該有了。而日本之所以不斷吞併海中島嶼,其根本就在於其國土狹長、每個海島都是一個「利益點」。

古代中國作為「農業社會」、古代中國政權大部分都是作為「陸上政權」的,明清都是如此,因此對於海上的事情向來不重視。琉球群島在明朝被日本佔據就是明證。

1609年(到1874年為265年,為數字應和標題寫260年),日本的薩摩藩的地方軍隊攻佔琉球王國,使得日本和中國都成為其宗主國。琉球王國在晚朝、清初都「藩屬」於中國,但日本對其控制也越來越嚴格。由此,日本賺取了諸多海洋利益——海外貿易主動權和定價權、漁業產品等。特別是日本在18世紀實際吞併琉球後,日本的利益更加明顯了。

因為琉球國蜿蜒1000多公里,日本這個島國由此佔有了很大的海域面積,其海疆面積足足擴展了一倍。期間對自身的漁業發展、海產品貿易、外貿發展也都很有便利。由此,日本對於台灣有了很強的佔有慾。

同樣,日本與台灣的關係也很早就有了,在「倭寇」橫行中國時期、荷蘭佔領時期、鄭氏割據時期等各個階段,日本與佔據台灣的各種勢力的經貿關係都較為密切。

左寶貴(左)與淮軍的異類「銘軍」首領劉盛休、徐邦道

參考資料

李連利 傅嵐.走在救國與誤國之間的人李鴻章.2015.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李連利.晚清第一帥:左宗棠評傳.2012.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忽必烈的漢人幕僚大本營:邢台!數千年來最光芒的歲月
3位最著名屬性為狗的人:孔子第一朱熹第二,前三位都與儒家相關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