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依附太宗的李道裕,竟被太宗委以重任

不依附太宗的李道裕,竟被太宗委以重任

有人喜歡提拔聽自己話的人。甚至有人提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錯誤思想。而唐太宗的治國理念卻恰恰相反,他是以誰對國家有利,誰做事在理上為根本。

刑部尚書張亮因謀反罪被關進監獄,唐太宗下詔,命令百官商議懲處他的辦法,許多人都附和說張亮應該殺頭,只有殿中少監李道裕上奏說張亮謀反的證據不足,應赦免其無罪。但唐太宗當時正處在盛怒之下,竟把張亮給殺掉了。

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叫宰相精心選擇稱職的人,可宰相多次上奏推薦人才,唐太宗都沒有同意。太宗說:其實,我已找到合適的人了,先前李道裕在擬議處置張亮的辦法時,說他謀反證據不足,可見此人很公平。我當時沒有採用他的意見,至今仍追悔莫及。於是就任命李道裕為刑部侍郎。

唐太宗的用人理念,對今天的我們是有很大啟發的。為後世的人留下了寶貴的治國良策。這大概就是人們尊敬唐太宗的主要原因。

原文:刑部尚書張亮坐謀反下獄,詔令百官議之,多言亮當誅,惟殿中少監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無罪。太宗既盛怒,竟殺之。俄而刑部侍郎有闕,令宰相妙擇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議張亮雲反形未具,可謂公平矣。當時雖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趣味測試:選一款唐裝,測你在唐朝的地位?我是寵妃
被唐朝雪藏的英雄,以一人之力滅一國,有能力異國稱王卻甘心稱臣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