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長樂人祭灶的那些事兒…

關於長樂人祭灶的那些事兒…

在傳統習俗里,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這兩天可是祭灶的大日子。雖然每年都拜,但是長樂人,祭灶的由來你知道么?

在長樂

祭灶的日子分為兩天。

大戶人家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祭品用牲,謂之「祭葷灶」;

據說,在這天晚上,灶王爺準備上天庭跟玉皇大帝報備這一年來你家發生的事情,為了讓灶公一路走好,所以要用好菜好酒備上,讓他老人吃好。

而平民百姓則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灶,祭品用蔬果,謂之「祭菜灶」;

也有一種說法是怕前天晚上灶王爺喝多了亂講話,所以要備上灶糖灶餅,甘蔗馬蹄等素菜,一是讓灶王爺醒醒酒,二是讓灶王爺嘴甜一些。

還有就是水上疍民會於臘月二十五日祭灶,故祭灶諺語有「官三民四曲蹄五」之說。

然而到了清末民國初,福州地區漸漸將祭葷灶和菜灶「二而一之」,滿人仍在臘月二十三日,漢人多在二十四日。

這些一樣都不能少!

灶糖灶餅

灶糖、灶餅是用麥芽糖做成的,本意是請灶公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對於長樂長大的孩子們來說,祭灶那天外公外婆會給小朋友們分灶糖灶餅,甜甜的糕餅,單純的幸福,可能就是福州人記憶中的「年味」了吧?

荸薺(尾梨)

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甘蔗、油炸豆腐、菠菜

入夜,擺設「葷素合璧」的筵席為灶君上天餞行,其中不乏菠菜(菠薐菜)、豆腐、豆腐乾(豆方)等菜肴和用紅紙金箔裝飾成「灶君騎馬上青天」時用的馬鞭(甘蔗尾),此做法相傳源於宋代福州窮書生鄭性之未中狀元前的故事。

相傳在宋代,福州有個叫鄭性之的落魄書生。祭灶時他買不起供品,他就把人家砍掉的甘蔗尾撿回去作為供品。

祭灶時,他寫了一首詩:「一隻烏騅一條鞭,送你灶王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就道文章不值錢。」

又因為沒有錢買灶糖灶餅,他就將未煮的菠菜(菠薐菜)洗凈,再將豆腐一分為二,一半入油鍋,一半保持白色,美其名曰「紅嘴綠鸚哥」、「金磚玉蘭片」。

灶君上天后,把此事告訴了玉帝,玉帝十分同情,次年,他便中了狀元,於是,後人紛紛效仿。所以,在福州傳統的祭灶日里,至今還有用甘蔗(保留甘蔗尾)的講究,也寓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

到了後來,傳說鄭性之榮歸故里後,在巷口遇見屠夫,他正持刀切肉,停下手中刀,瞟了一眼,說了一句「這不是鄭書生嗎?」性之勾起受辱之事,以「睥睨大臣」罪,將他給殺了。

從此,行人見到性之趕緊躲避,「自是出入巷無行人」。於是就把這個地方叫做「急避巷」。至明代人們取諧音,改了好名字,才有今天的吉庇巷的傳說。

福桔

福桔成熟期恰在歲末

且「桔」與「吉」音似

所以也是民間吉祥物

祭灶歌謠你知道怎麼唱么?

祭灶歌謠(一)

祭灶祭糊塗,(灶公就像糊塗官)

米管做香爐。(米管:量米用的竹筒)

元寶是奴摺,(摺:折)

金庫是奴糊。

灶公上天講好話,

灶媽落地保佑奴。

保佑奴爹有錢趁,(有錢趁:有錢掙)

保佑奴奶福壽長。

保佑奴哥討兄嫂,

保佑奴弟討弟人。(弟人:弟媳婦)

祭灶歌謠(二)

祭灶祭糊塗,

灶前蜀只銅香爐。

元寶是奴摺,

金庫是奴糊。

灶公上天講好話,

灶媽落地保佑奴。

保佑奴哥有錢趁,

保佑爸奶福壽長。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樂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長樂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