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年輕的特斯拉為何足以同百年德國車企分庭抗禮?

年輕的特斯拉為何足以同百年德國車企分庭抗禮?

【騰訊科技編者按】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特斯拉在2017年全年售出了10.1萬輛汽車,這一數字雖然僅佔全美1780萬輛汽車銷售中的很小一部得分,但現在的我們幾乎已經無法否認伊隆-馬斯克(ElonMusk)和旗下特斯拉對於全球傳統車企所帶來的顛覆效應。

毫無疑問的是,現在的特斯拉已經被廣泛視為全球最「時髦」的汽車廠商,而這是許多傳統德國百年車企所夢寐以求的稱謂。只不過,隨著馬斯克上周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上太空後,雙方在消費者心中的這一差距恐怕已經被進一步拉大。

然而,儘管特斯拉在不少創新和技術領域已經領先於德國傳統車企,但這些老牌歐洲企業依舊在其他一些領域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下面,不妨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雙方在產品、研發、銷量以及生產工藝方面的各自優劣:

1. 產品

特斯拉:曾經一手創辦了美國支付巨頭PayPal的馬斯克如今帶領特斯拉推出了四款車型,它們分別是:Roadster、Model S、ModelX以及尚未完全量產的Model 3車型。這四款車型都是純電動車型,而且同一百年前的福特T車型一樣,如今所有特斯拉車型的顏色和內飾選擇都非常有限。特斯拉的銷售定位也非常簡單,該公司希望吸引足夠多的賓士S級、寶馬X系列等德國豪華品牌車主轉投特斯拉旗下,而這這些品牌大約佔據了全球豪華車銷量中60-70%的份額。

德國傳統車企:經歷百年沉澱和發展的德國傳統車企如今已經發展出了巨大的產品線。單就德國大眾集團來說,該集團旗下就擁有12個子品牌以及超過300款車型,且每款車型都擁有多款發動機和選裝配置供消費者選購。但就電動車而言,目前德國車企拿得出手的量產車型依舊寥寥,只有寶馬i3、大眾純電動高爾夫以及Smart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2. 研發

特斯拉:特斯拉在研發領域的13.8億美元支出雖然遠遠比不上財大氣粗的傳統德國車企,但如果將所推出的車型數量考慮在內,特斯拉的單一車型研發成本其實要遠高於後者。而且,馬斯克對旗下車型一直秉持著「持續改進」的理念。比如如果車載系統需要更新的話,特斯拉車主不必將車子開到經銷商處,而是可以通過OTA的方式進行實時更新,而這是目前許多傳統車企都沒有配置的功能。

德國傳統車企:包括戴姆勒、寶馬和大眾集團去年在研發上的總支出達到了370億美元,但這一研發預算必須分配到旗下的數百款車型中。同時,其中還有一大部分資金需要用於研發傳統內燃技術。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特斯拉的快速發展以及來自「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ccord)的壓力,這些車企近年來也開始在電動技術領域投入巨資。

其中,大眾集團未來五年預計會在電動車研發領域投入340億歐元。同時,戴姆勒則預計會在未來五年投資100億歐元用於電動車型的研發。除了電動技術外,這些傳統車企的另一研發重點則是自動駕駛技術,這三大德國汽車巨頭都希望在2021年前將自動駕駛技術投入實用。

3. 銷量

特斯拉:特斯拉目前採取的銷售策略比較特別,該公司拋棄了美國傳統的經銷商銷售模式,而是完全採用經由官網的直銷模式。在專賣店方面,特斯拉的許多專賣店都位於城市最繁華地區,且更多的是起到展示,而非銷售作用。在維修方面,由於電動車型沒有變速器和發動機的特性,特斯拉車型的維修率相較傳統車型非常低,但有時也會遭到外界「維修、服務站點過少」的詬病。

德國傳統車企:這些車企依舊沿用著老舊的經銷商模式以及營銷策略,比如傳統經銷商的銷售人員會滔滔不絕的向客戶解釋這款車型的發動機搭載了多麼先進的技術,但卻忽略了其實許多消費者根本就不關心這一點的事實。在軟體方面,德國傳統車企也比不上特斯拉。這些企業依舊偏向於讓用戶在每次保養、維修的時候派身著工作服的員工手動更新車載軟體、固件,而類似特斯拉的OTA升級方式對於他們來說依舊遙不可及。

4. 生產工藝

特斯拉:儘管馬斯克一直希望通過完全自動化的生產下工藝進一步降低特斯拉車型的售價,但這一承諾似乎還沒有完全實現。

比如有報道就指出,在位於內華達州斯帕克斯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內,最新款電動汽車Model 3的電池生產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而且,實際情況要比公司之前公開承認的情況更加嚴重。這不單單會進一步造成Model 3的交貨延遲,同時還可能會導致某些質量上的問題。具體說來,目前Model3遇到的問題包括,員工需要手動製造和裝配某些電池,以及公司還要從供應商處借用大量員工,以幫助完成新車電池的手動裝配工作等。

此外,馬斯克此前曾表示公司的目標是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但實際情況是該公司在17年四季度總共只生產了2410輛Model3。

德國傳統車企:經過百年沉澱的德國傳統車企如今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了非常高效的生產網路。就拿大眾來說,該公司在中國、南美擁有一百多間大小工廠。而且,包括戴姆勒、寶馬和大眾在內的傳統車企如今都已經是供應鏈領域的「大師」,深諳「準時制生產」(just-in-time)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浪費。雖然這些企業的電動車型尚沒有被納入這一全球生產網路中,但他們均表示會在未來四年內完成這一轉變,即讓現有產線具備同時生產汽油車和電動車的並行生產能力。(綜合/湯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下一代iPhone X配備高容量一體式L型電池 由LG製造
李彥宏登上《時代》封面:正在幫助中國贏下21世紀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