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大字隸書創作,原來他們的靈感從這來的

大字隸書創作,原來他們的靈感從這來的

近來,因二屆大字展徵稿,所以寫大字書法成了熱潮。很多人也發現大字書寫並不容易,其結體、章法、氣度等都與日常小字書寫有所不同。別人都是從哪裡吸收大字創作元素的呢?更多的人是從摩崖上找靈感。

摩崖,特別能顯出高古豪放之氣,大多因石勢而書、自然天成,看起來無規則、無法度,卻也因此有一股山野逸氣,透著天真爛漫的拙趣讓人著迷。就像是一位隱居于山林的高人志士,不修邊幅,卻氣質不凡。

摩崖多為大字,鐫刻於高崖石壁之上,大有一種室外展館的模樣,反觀現代高大寬敞的展廳,不就是一種「摩崖」的室內翻版么。

弱規則而重精神寫大字的絕佳範本

大字書法更注重的是字勢、氣度,而不追求零碎的筆法細節。總是學習過於規則的漢隸,易學死,僵化成美術字,而摩崖隸書卻氣象宏大,更接進漢代人那股豪放雄渾之美。學古人,最難在得其意而忘其形。由美入拙,才是審美更進一步的標誌。

我們臨習摩崖隸書常見的困難就是字跡不清,看不出用筆,比如《石門頌》等都是字跡斑駁的。其實也有清晰的,例如與《石門頌》關係密切的《楊淮表記》就基本無損字,這樣的範本我們就很方便學習了。

《楊淮表記》的作者是《石門頌》中提到的楊孟文(楊渙)之孫,路過石門的時候看到這篇《石門頌》,有感於楊氏祖孫業績,因作此表紀。

可以說,「拙巧相生」在《楊淮表記》這裡表現得尤為酣暢淋漓,它的沉著紮實、渾樸雄勁、古厚寬博可謂之「拙」;它的因勢賦形、參差舒展、隨意布陣可謂之「巧」;它的字勢開張、縱成行橫不成列可謂之「拙」;它的變化自然、整體和諧可謂之「巧」。

石門頌

《楊淮表記》

去年中書協的第四屆隸書展,就有很多入展作品是摩崖的味道,也可以從中看出當代書家的創作思路多是從摩崖取材。陳才俊、欒金廣、楊嘉偉、常猛等多位書法家的作品也都可以看出摩崖的元素。

對於四屆國展中的一些作品,陳才俊老師也為大家做出了一些簡單的分析:

近年的國展隸書作品中對於摩崖的取法範圍廣、風格多,有秦漢也有北朝,以下幾件為取法石門頌,用筆姿肆,結體寬博而又樸實。

該作取法於楊淮表記,漢摩崖刻石不同於碑刻,用筆與造型少了修飾,該作顧盼有致,字形結構隨勢而賦,自然而朴茂。習隸者,無不追求之境界。

四山摩崖也一直是我心馳神往之對象,其場面博大,氣勢恢宏。以下作品均取法於此,以隸為主,參以楷法,寬闊又空靈,隸楷相間,變化豐富。

上面這件陳才俊老師四屆隸書展作品,這件作品的創作思路是什麼呢?為什麼要有這樣的風格?陳老師是這樣說的:「四屆隸書展徵稿後,思考著關於作品取法及定位,在定好形式及書寫內容後,摩崖類成了我主要考慮對象,石門頌歷來評價很高,素有隸中草書之稱,體勢開張,放縱舒展,便以此為基,融入張遷中鋒鋪毫,強調大小疏密,輕重對比,創作兩遍。」

可以看出,摩崖隸書是當今大字書法創作的重要取材源泉,不可不學。

寫出自己的風格 避免千人一面

學書法要臨帖,陳才俊老師要提醒你的是,你得知道臨的是什麼,要帶著思考去臨。

這次摩崖隸書課程能教給大家的是什麼呢?陳才俊老師說:「書法的學習不是大家都往某碑某帖上去追,或者千人一面,歷朝歷代的書法經典像是一個大花園,百花齊放,百花爭艷。每一個都有自己最獨特的一面,在秦漢更多的是民間書法。漢刻石隸書分為碑刻隸書和自然石刻隸書,本次所選擇的《楊淮表記》 (漢)和四山摩崖(北朝)可謂摩崖隸書的經典,習隸者除了對碑刻的學習外,學習摩崖就尤為重要,特別是四山摩崖能讓我們看到篆隸楷三種書體的融合,得大氣象且豐富造型。」

《好大王碑》 《石門頌》這些我們常臨習的碑帖陳老師都講過。這次順應同學們的創作和開闊學習思路的需要,以《楊淮表記》和四山摩崖為範本講摩崖隸書,重點分析摩崖石刻的藝術價值與其在當前國展中的運用方法,從基本用筆方法與結體技巧入手,以臨摹為基礎,創作為拓展,幫助廣大學員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摩崖隸書臨創方法並掌握國展摩崖隸書創作套路。

能夠讓你「解放雙手,更解放思想」,寫出既豪放無羈,又整體和諧的帶有古韻的作品。

陳才俊作品鑒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突破陳腐的條條框框效果會更好,不信請看圖
書法界最高端的展覽第六屆書法蘭亭獎獲獎、入選作品搶先看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