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庸沒有騙你,王重陽真的是創立全真教的一代宗師

金庸沒有騙你,王重陽真的是創立全真教的一代宗師

王重陽之所以被認可,以致於道法至今不絕,基於以下幾點:

傳承:王重陽創全真教,不是憑空得來的。在戰亂紛爭的時期,王重陽閱歷了人生沉浮,有積極進取,也有消極避世,在經由人生磨難後才取得大徹大悟。同時,他的道教理念采眾家之所長,在融匯了修身養命的內丹術的同時,繼承發揚了黃帝、老子、文子、莊子、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等道教先賢的道學思想。

標準:王重陽規範了全真教的教規及形式,改良了之前道教的傳承方式。以《重陽破教十五論》表述,分住庵、雲遊、學書、論合葯、論蓋造、論合道伴、論打坐、論降心、論煉性、論匹配五氣、論混生命、論聖道、論超三界、論養身之法、論離凡世,對全真教的生活準則和方法進行了全面規範,奠定了全真教發展的實踐基礎。

創新:在繼承道教先賢的基礎上,全真教結合時代特點,創新性地提出了立教宗旨—三教合一、性命雙修、濟世度人等合乎歷史潮流的修行體系。王重陽在繼承道教思想的同時,吸收儒、釋、道優點,對教理教義、形式、宮觀組織、戒律傳承、修行方式、發展理念都提出了立異性概念,廣開道門,革故鼎新又不失傳統,傳承至今的大部分思想依然散發著新穎活氣。

容納:王重陽開宗全真教,包容性地對待儒、釋、道文化以及民間信仰,在發展進程中不斷接受傳統文化精髓,尤其以丘處機西行見成吉思汗,派持度牒,招收戰鬥中淪為奴隸及瀕臨逝世者不下兩三萬人,一言止殺而主持天下道教。在這種影響下,漢族學者、士人官吏無不湧入全真教門下,宋、金文人一直參加全真教,客觀上使傳統文化得到了最大水平的保留。

整合: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後,無論他自身或是全真七子及其繼承者,都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整合相通思想體系的道,不僅融匯了全真南宗,還合併了真大道、樓觀道和局部凈明道,成為當時獨一的丹鼎大派,不斷豐富全真教的思想體系和軌制體系,思想文化上的整合,讓王重陽的思想不斷得到認同。

變化:全真教的發生與發展始終在變化中,宋元之際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大變局。王重陽在這種變化中沒有沉溺,而是攻破藩籬,創立全真教。丘處機在宋、金、元三朝熱火朝天交戰的情形下,掌握變化先機,萬里遠行一言止殺。尹志平、李志常、張志敬等繼任掌教以大智慧、大包容,融匯全真南宗、真大道、樓觀道和其餘道教流派,豐富了全真教內涵。

明初張三丰於武當山演繹太極,應用道教陰陽辯證思想聯合全真教丹法,創建了武當派,明朝廷大封武當。清代王常月廣開道門傳戒天下,龍門中興。抗日戰爭時期,全真教道士積极參加救國救民大業,為抵禦日寇就義的不在少數。建國後,以任法融巨匠為代表的全真教以各種方式堅守和保護宮觀的正常運行,使得全真教始終沒有中止傳承,這就是對變化的應答。

正是因為有了傳承、規範、整合、創新、包容、變化之間的相輔相成,理智克己地保存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地看待世間變化,才使全真教傳承到今天仍舊可以散發著活力,讓玄裔甘願拜服在王重陽門下,追隨他的腳步,徒子徒孫遍布天下。今後,全真教仍然會在變化中綻開屬於它的光榮。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明白了,王重陽雖有武功但王重陽的經歷並不高大上,曾是王害風,曾為活死人,活著的時候全真教也不興盛。他只是一個苦心尋找自己,尋找大道的凡人,他的經歷是一個凡人修仙的故事。

參考資料

金庸《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元)李道謙《七真年譜》、(元)彭致中《鳴鶴餘音》、(元)秦志安《金蓮正宗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史官 的精彩文章:

漢初三傑之蕭何:一個雞汁的官僚是如何煉成的
漢初三傑之蕭何:一個完美官僚是如何煉成的

TAG:鏟史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