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濟大學實現首例人類肺臟再生:用數十個幹細胞修復損傷組織

同濟大學實現首例人類肺臟再生:用數十個幹細胞修復損傷組織

上海學者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左為團隊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修復替代了損傷組織。

近日,這一幹細胞再生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性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最新一期的Protein & Cell(《蛋白質與細胞》)雜誌。這篇論文題為「Re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alveoli by adult human SOX9+ airway basal cell transplantation」(《成年人體SOX9陽性支氣管基底層細胞移植再生功能性肺泡》)。

2018年2月8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左為介紹論文發表情況。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攝

在國外工作期間,左為發明了肺幹細胞擴增和移植技術,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曾引發學界廣泛關注。2015年,左為以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專家和「長江學者」身份加盟同濟大學。

論文稱,從肺病患者的支氣管中,研究團隊無損刷取一些細胞,然後從這些細胞中篩選出幹細胞,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原本數十個幹細胞慢慢變成幾千幾萬直至上億個。

為了驗證肺幹細胞的再植修復能力,研究團隊將培養出來的肺臟幹細胞,先移植到小鼠受損的肺上,移植後三周觀察發現,小鼠肺內纖維化損傷區域被新生的人體肺泡替代,小鼠的肺變得十分健康,幾乎可稱得上「重生」。

研究人員還發現,只有來自人體肺部支氣管的成體幹細胞才具有再生肺臟的功能,而來自肺部其它部位的幹細胞,都不具備再生肺組織的功能。

隨後,這項研究步入了臨床階段。2016年初,第一批患者入組,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和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同步開啟了世界首個基於幹細胞的肺臟再生臨床試驗。

2017年3月,左為團隊和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團隊合作的「人自體支氣管基底層細胞(肺幹細胞)移植治療間質性肺病臨床研究」項目,獲批成為國家衛計委和食葯監局首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

論文中描述的是最早接受自體肺幹細胞移植的兩位支氣管擴張患者,兩人接受移植手術距論文發表已有超過一年半的時間。移植一年之後,兩位患者均自述咳嗽、咳痰和氣喘等癥狀出現改善。

CT影像學顯示,其中一位患者的支氣管擴張結構一年後呈現局部修復狀況,肺功能檢測提示移植幹細胞一個月後肺功能尚未好轉,而等到三個月之後各項肺功能開始出現好轉,效果一直保持到一年之後。

「總體來看,這次幹細胞移植效果是很成功的。特別是我們能觀察到治療後患者肺功能的逆轉,這是傳統治療方法無法達到的效果。」臨床研究的具體主持者、西南醫院呼吸科戴曉天教授說。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任徐金富稱,許多肺部重大疾病目前都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左為團隊的肺臟再生技術非常神奇,具有很好的臨床前景。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GMP實驗室。同濟大學 供圖

目前,左為團隊一共開展了超過80例臨床肺幹細胞移植,涉及支氣管擴張、慢阻肺和間質性肺病等不同的病種,計劃在2018年內啟動細胞治療產品新葯申報(IND)流程。

「目前有25例進入觀察有效期,其中76%的患者肺部彌散功能改善10%以上。」左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值得一提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是近年同濟醫科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濟大學鼓勵基礎研究最優秀的科學家,與附屬醫院的相關臨床專家團隊共同組成「夥伴型」研究隊伍,針對臨床上的重大疾病聯手攻關。

2010年,同濟大學成立轉化醫學高等研究院,布局在各家附屬醫院成立轉化醫學中心,凝鍊四大方向,其中之一便是幹細胞研究中心,該中心也業已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舞台劇《繁花》:相信比同意重要
比特幣狂熱背後:貨幣職能、投機心理以及區塊鏈的潛能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