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禾爸: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三遍都淚流不止,但是我一次都沒有去擦

喜禾爸: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三遍都淚流不止,但是我一次都沒有去擦

————

「我年輕時想變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瑪麗和馬克思》

快新年了,忙碌了一整年的你也該讓自己停下歇歇腳,不如,抽出90分鐘看一部電影吧!

今天大米和小米挑選的這部《瑪麗和馬克思》改編自導演亞當·艾略特的真實經歷,影片故事圍繞著44歲的阿斯伯格綜合徵人士和一個8歲自卑女孩之間的友情展開,在長達20多年的來信當中,他們會有哪些撼動人心的故事呢?

縱使世界滿目瘡痍、生活乏善可陳

但我們也必須學會,愛自己

「實話跟你說,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三遍都淚流不止,但是我一次都沒有去擦。

我不知道能用有什麼精彩的語言去形容這部讓我內心震撼的影片,但是我記住了其中每一個細節。與其認同瑪麗和馬克思的友情是兩個『邊緣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惺惺相惜的共鳴,不如說這是一個『不太正常』的阿斯伯格人士試圖在教一個『正常人』學會如何正視自己、與生活交鋒。

從我自己身上來講,我期盼喜禾也能交到一個心靈相通的朋友,但是首先,我希望能先將這部電影的真諦傳遞給他。

《瑪麗和馬克思》告訴我們:Love yourself first.(先愛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病,但即使是病入膏肓,在世界某個角落,一定還會有另外一個人欣賞你的古怪,和你一樣喜歡巧克力,分享你的喜悅,分擔你的痛苦,眼淚和無助侵襲你的時候,只要打開一扇門,沒有的話,就多開一扇,再開一扇。」

喜禾爸/蔡春豬

作家 編劇

大米和小米公益代言人

著有《爸爸愛喜禾》

《十萬個是什麼》

導演:亞當·艾略特

編劇:亞當·艾略特

主演:托妮·科萊特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巴瑞·哈姆弗萊斯 / 艾瑞克·巴納

類型:劇情 / 動畫

製片國家/地區:澳大利亞

語言:英語 / 依地語

上映日期:2009-01-15(聖丹斯電影節) /

2009-04-09(澳大利亞)

片長:92分鐘

當命運

安排兩個「邊緣人」相遇

1976年的某天,獨身生活在美國紐約的44歲男人馬克思,突然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一封信。

面對這封突如其來的陌生信件,馬克思翻來覆去讀了四遍,回過神來卻被這封信給嚇得不輕,他站在房間角落的凳子上咬著手指瑟瑟發抖——這是他常用的、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手段。

因為,這個叫馬克思的男人是阿斯伯格綜合徵人士:

他有嚴重的強迫症,不能忍受別人在街上亂扔煙頭,哪怕別人在他面前扔下,他也要立馬撿起來;

他對面部表情不敏感,需要依靠一本「表情解釋簿」來輔助辨認他人的情緒;

他不善於表達情感、容易焦慮等等,因而也缺乏正常的社交能力,沒有朋友;

他也不能理解文字字面以外的含義。

這封信的內容,是來自一個懵懂8歲小女孩的提問:美國的小孩是從哪裡來的呢?

原來,小女孩生活在與馬克思遠隔重洋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她的名字叫瑪麗。

瑪麗對她現在的生活並不滿意,她沒有溫暖的家庭和友好的朋友,令她更不滿意的,還有讓她自卑不堪的缺憾:她的眼睛是泥巴的顏色,腦門上還有塊屎黃色的胎記。

她的父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茶包廠工人,業餘愛好是撿公路邊死掉的鳥做成標本;

母親是個煙不離手的瘋癲女人,整日沉溺在雪利酒裡面,還有些小偷小摸的習慣。

瑪麗想要有幾個兄弟姐妹,但她的酒鬼母親卻說她只是個「意外」,對此瑪麗感到很不解:人怎麼會是個意外呢?

她的外公告訴她,小孩都是在父親的啤酒杯底找到的。(這或許暗示了瑪麗是父母酒後亂性的產物,而非愛情的結晶。)

瑪麗當然不明白,畢竟她還只有8歲。

一次偶然的機會,瑪麗看到一本寫有很多美國人名的電話簿,她突發奇想,隨機選了一個人,決定給他寫信請教「小孩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於是,就有了前文提到馬克思手足無措的一幕。

因為巧克力和《諾布萊茲一家》

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費盡千辛冷靜下來的馬克思,用盡全力噼里啪啦在打字機上寫下了給瑪麗的回信。

雖然兩人隔天隔海,年齡、性格、習慣都有著巨大差異,但並沒有妨礙他們成為朋友,反而因為共同熱愛的動畫片《諾布萊茲一家》和巧克力成為了無話不談的Pen Pal(筆友)。

瑪麗告訴馬克思自己額頭上的胎記受人嘲笑時,馬克思為她想辦法如何「懟」回去;

馬克思告訴瑪麗自己正在因減肥而苦惱時,瑪麗給他支招用首字母菜譜來執行減肥計劃。

在他們這樣充滿時差和距離的信件交流當中,也出現過誤會和艱難。

有一次瑪麗的來信中童言無忌地詢問了關於兩性生活的事情,害得馬克思因為壓力過大而痙攣,在精神病院里住院八個月。

面對這八個月的杳無音信,瑪麗以為馬克思拋棄了自己,傷心欲絕的瑪麗燒掉了他所有的信,試圖抹去所有關於他的記憶。

但最終解開了誤會,馬克思也向瑪麗坦白了自己是個阿斯的事實,他們重歸於好,依舊分享著彼此的所見所聞,甚至在瑪麗遇到愛情而躊躇不前時,馬克思寄去刻有「love yourself first」的餅乾讓她重拾自信追求幸福。

「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

但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本以為兩人的友誼能永葆青春,直到——

進入大學的瑪麗選擇進修精神疾病專業,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治癒她最重要的朋友——馬克思,並且以馬克思為研究對象寫了一本研究阿斯伯格的書,在她25歲生日時,她的書暢銷全球,這讓瑪麗感到很自豪。

這天,她把樣刊寄給了馬克思,在末尾還備註道:「希望有一天能治癒你。」

看到信件的馬克思憤怒不已,他沒想到自己唯一信任的朋友竟然也像那些芸芸大眾一樣,認為自己「有病」。

在馬克思眼裡,「有病」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

「當印度兒童飽受飢餓的時候,人們為什麼把食物扔掉?

當他們需要氧氣的時候為什麼還砍伐樹?

為什麼公交車從不守時卻還安排時間表?」

馬克思並不因為自己是阿斯伯格而感到自卑,看似「不健全」他,其實比「健全的」瑪麗更加健康:他不會排斥自己身上的缺點,反而能正視它們、會堅信自己有存在的價值;而瑪麗,僅僅因為自己一塊小小的胎記而不敢朝所愛的人向前邁出一步、會因為別人一兩句冷嘲熱諷而不斷地否定自己。

沒有人在意瑪麗的情緒,她只有一個「陰晴戒指」來表示自己當天的心情,她缺愛,因此也不敢去愛。

本以為遇到了理解自己的知己,沒想到她卻拿自己當「病案」來「研究」,馬克思又恨又痛,他拔下了打字機上的代表瑪麗名字首字母的「M」,寄給了她。

收到信的瑪麗這才知道自己的行為徹底傷害了馬克思,她陷入深深的悔恨當中,意志逐漸消沉,直到自己的丈夫也離開了自己。

當瑪麗感到生活無望決定自殺的時候,她終於收到了馬克思的來信和包裹!

馬克思決定原諒她了,因為他意識到瑪麗和自己一樣,都不完美,而現在的瑪麗,或許和年輕時的自己很相似。

「我年輕時想變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

因為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就必須得接受它。

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馬克思試圖將自己一輩子才得出的經驗傳授給瑪麗:愛自己

接受自己的缺點,它們都是屬於我們身體的某一部分,包容自己,才能包容別人,然後才會有能力去愛別人、去享受被愛、去跟這個殘酷的世界握手言和。

此後,他們一直維持著堅固的友誼,直到馬克思離世。

當瑪麗背著孩子來到紐約與馬克思相見,而馬克思在見到她之前已經悄然離開了人世,仰躺在沙發上,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整個天花板,密密麻麻都是瑪麗的信、照片和畫,他最後滯留的神情安詳而快樂,因為他人生的三個願望已經實現:吃不完的巧克力、一整套諾布萊茲玩偶、一個真正的朋友。

-完-

采寫番茄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交流分享

線上課程諮詢群

線上課程諮詢二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米和小米 的精彩文章:

72歲的他講述:和另一半龍鳳配的婚姻,我生下智力障礙的女兒

TAG:大米和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