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1D量產無望?如今復出出乎外界意料,性能或將進行全面升級

殲11D量產無望?如今復出出乎外界意料,性能或將進行全面升級

隨著中國五代機殲-20的入役,殲-11D的量產似乎已經成了奢望,甚至有外界猜測,殲-11D極有可能最終淪為試驗機。然而,近期卻有5架全新的殲-11D復出的消息傳出,作為與引進的蘇-35定位相同的一款戰機,殲-11D復出是否意味著蘇-35地位不保?

然而,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卻不難發現,本次復出的殲-11D有些蹊蹺。顯然,如今空軍的重頭戲是殲-20的提升甚至是量產,而殲-16和殲-15的需求量也不在話下,那麼此時,顯然已經沒有餘力再去量產殲-11D了。因此,更為合理的一種解釋是,本次復出的5架殲-11D實際上是殲-11A的升級改造產品。

眾所周知,殲-11A的設計原型為蘇-27,其設計理念沿用的是俄式套路,正是基於對俄式戰機的仿製,因此殲-11A身上同時擁有中俄兩種血脈。儘管殲-11A早已停產,但是其在空軍的配裝量可不小,在役戰機高達90架,服役期限尚短,全部拋棄實屬可惜。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面升級成殲-11D。就升級難度來看,殲-11A和殲-11D在氣動布局上異曲同工,改造難度並不會太大,同時,中國對於蘇-27的核心技術也已經剖析得透徹,升級任務也並非難事。如果要說難點,最關鍵的還是航電系統和動力系統的改造。

中國的航電技術相對較為成熟,將殲-11D的航電系統移嫁到殲-11A上絕非難事,因此,真正為難的是發動機的更換問題。如果將殲-11A發動機全部換成渦扇10B發動機,加之雙發機理念也極有可能實現,那麼這就意味著動力系統換裝後的殲-11戰機水平將可以蘇-35媲美。

然而,這畢竟是較為理想化的狀態,顯然渦扇發動機能否量產依然是個未知數。儘管升級後獲得的殲-11D戰力並沒有辦法與蘇-35抗衡,但是其依然擁有諸多優勢,對於周邊國家的威懾力也依然不可小視,而其也將為殲-20的規模化發展爭取不少的緩衝的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生點兵 的精彩文章:

093B核潛艇成最新攻擊利器,魚雷管和發射器配合,可發揮巨大威力
終於能同台競技,中國海軍實力飆升,逼迫美軍重新考慮制海權

TAG:書生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