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知道的「渣男」——徐志摩

你不知道的「渣男」——徐志摩

人們只知道「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又或者「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一個有痴情種的詩人,散文家。徐志摩身上發生了挺多有意思的事情,本篇不談文學,只談徐志摩的感情生活的事情。

徐志摩做過北京大學教授。也曾經在北京大學就讀過。他不僅鑽研法學,而且攻讀日文、法文及政治學,並涉獵中外文學。在北大讀書時結交朋友,廣識名流。北大讀書時,由兩個大舅哥張君勱和張公權的引薦,拜梁啟超為師。梁啟超對徐志摩的一生影響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徐梁雖系密切的師徒關係,但他們二人的思想差別還是存在的,已經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顧一切,捨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爭取婚姻戀愛自由。

但是婚姻戀愛自由跟背叛婚姻,挖朋友牆腳區別甚大。徐志摩留學後返回北京,常與朋友王庚相聚,陸小曼是王庚的妻子。後來陸小曼與王庚離婚嫁於徐志摩。畢竟當時處於封建社會,為了抵禦社會輿論,請老師梁啟超出席證婚,礙於徐父和胡適情面,才答應前去證婚詞。但婚禮上老師梁啟超卻對徐志摩、陸小曼用情不專厲聲訓斥,滔滔不絕,使滿堂賓客瞠目結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給學生留點臉面吧。」徐志摩思想接受了國外的先進教育,但整個還是懼怕於封建社會所帶來的輿論壓力。

和陸小曼結婚時還有一個蠻有意思的事情。(有點類似野史,沒找到詳細的記載)王賡和陸小曼結婚時,女儐相有九人,徐志摩是男儐相之一。後來王庚和陸陸小曼離婚,陸小曼改嫁徐志摩,兩人結婚時,王賡又成了男儐相。可謂是「鐵打的新娘,流水的新郎伴郎」,新郎和男儐相對調的身份,蠻驚訝的。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他還有很多的筆名,關於他筆名也有一個事兒,徐志摩其中一個筆名叫雲中鶴,金庸跟徐志摩是遠方表親,在金庸的《天龍八部》里四大惡人排名最末的的那個淫賊也叫雲中鶴,是採花大盜,見到妙齡女子便欺辱。其名言是「妙極,妙極!我早就想殺其夫而占其妻,謀其財而居其谷。」金庸跟徐志摩雖然是表親,但金庸小時候家中貧窮,而徐志摩家就相對富裕。1931年,徐志摩空難喪生,在參加徐志摩的葬禮上,金庸「一個人獨自坐一張大桌子吃酒席。桌上放滿了熱騰騰的菜肴,我當時想,大概皇帝吃飯就是這樣子吧!」代表全家去參加葬禮的金庸,還送來一副輓聯「司勛綺語焚難盡,僕射余情懺較多」,意思就是:你寫的那些破字燒都燒不完,你留下的情債,用一生都懺悔不完。毫不掩飾譏諷之意。

徐志摩一生經歷了三個重要的女人:1.張幼儀2.林徽因3.陸小曼;

1915年,由家庭包辦與張幼儀結婚。婚後不久長子徐積鍇出生。徐志摩和張幼儀的感情,能考證的,能推敲的,我們知之甚少。甚至徐志摩死後幾十年,張幼儀從不吐一點口風。

張幼儀與徐志摩於1922年離婚。徐志摩在36歲時不幸飛機遇難,作為前妻,張幼儀還無怨無悔地盡責,養育他們的孩子,以女兒的身份照顧著她的前公婆。徐志摩在台灣出版的全集,也是張幼儀親自指導整理編輯出來的。

徐志摩被後人所詬病有兩件事,其一就是:年少時父母做媒取了張幼儀,在英國又愛上了林徽因。因為林徽因不願嫁給徐志摩做小妾,所以要與張幼儀離婚再娶林徽因。1920年冬,張幼儀出國與徐志摩團聚。張幼儀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了徐志摩,希望他能留下來。一心覺得被婚姻折磨並束縛的徐志摩,便讓張幼儀打掉。張幼儀又說,我聽說打胎很容易死人。人活於世,最害怕的莫過於死亡,更何況是懷孕的女人。但徐志摩的理由很充分,還有人因為火車肇事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這個以浪漫著稱的男人無情起來,真的是冰冷又刻薄,讓人心寒。

(圖為張幼儀)

與林徽因結識之後,詩情洶湧暴發。他為林徽因寫了諸多像《月夜聽琴》、《青年雜詠》、《清風吹斷春朝夢》等表現愛情和人生理想的詩歌,也就構成了他這期詩歌的重要內容。《草上的露珠兒》這首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一篇徐志摩的詩篇。與林徽因初識階段,此時張幼儀也來到了倫敦,並且跟徐志摩住在離劍橋六英里的鄉下。不過兩人通信用英文,而且收發信件均用雜貨店的地址,所以張幼儀當時並未發現。此時最有意思的不是徐志摩取信寫信的躲躲藏藏,在與林徽因糾纏之時,徐志摩跟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貌似也發生的有出乎意料的攻與受的故事。因為在徐志摩的《晨報副刊》上刊出林長民的《一封情書》表露,這個「情人」指的就是徐志摩。因為兩人在1921年康橋時,兩人說著玩,商量彼此假裝通情書,他們設想的情節,林長民 有婦之夫,徐志摩有夫之婦。在這個虛設的場景下談戀愛。而且兩人在英國有過大量的書信往來,也就是說,徐志摩同時在跟林長民父女同時談戀愛!!!讀書人,真尼瑪會玩。

1921年林徽因隨父歸國,次年徐志摩匆匆回國恰是知道了林徽因被許配給梁思成。徐志摩有些執著,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感情已經很穩定且談情說愛時,徐志摩不斷穿插其中。而且,老師梁啟超還寫信勸徐放棄,因為梁思成乃是梁啟超的兒子。但是徐志摩根本不買賬。此時的梁思成正在清華大學學習。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前往費城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習,並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28年林徽因梁思成於加拿大渥太華的中國領事館舉行婚禮。林徽因和梁思成去美國留學,並沒有斷掉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念想。甚至在林徽因歸國後有次生病,徐志摩不斷的探望,加上林梁夫妻有些矛盾了,差點兒舊情復燃了。

林徽因對徐志摩感情很深厚,林徽因的《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所述的那種思念,緬懷。「凝望著幽黯的站台,默默的回憶不相連續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間居然幻成一片模糊」。

(林徽因)

1924年,泰戈爾來華,這也是徐志摩的感情道路的一個轉折,之前一直追求林徽因不得,但早已與陸小曼相識,並且陸小曼結婚時,徐志摩還是男儐相。在泰戈爾生日宴會上徐志摩與陸小曼出演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不過,當時的徐志摩和陸小曼都不知道,愛神正向他倆走來。

徐志摩被世人詬病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挖牆角,王庚和徐志摩都是梁啟超的學生,同門師兄弟。而且王庚與徐志摩關係甚好。王庚專註工作和前途。因此常要徐志摩陪伴陸小曼,於是兩人一起游長城,逛天橋,西山看紅葉。窈窕淑女,江南才子,火花迸發。

兩人於1926年在北海公園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同年離開北京前往上海。開始了他們的甜蜜生活。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痛苦卻來得很快,婚後陸小曼與徐志摩在性格上的差異逐漸顯露出來。陸小曼婚後全沒了當初戀愛時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個有靈性的女人。徐志摩的父親出於對陸小曼極度不滿,在經濟上與他們夫婦一刀兩斷。徐志摩不得不同時在光華、東吳、大夏等大學擔任教授工作,課餘還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掙到幾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滿足不了家庭的花銷。而陸小曼在舞場霓虹里,把時光輕輕送走了。後來徐志摩乘飛機失事。

(陸小曼)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她默默忍受著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正如她在致志摩輓聯中說;「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她懷念志摩,致力於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遺作,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難盡。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是衝破封建束縛的自由結合,其間雖也曾彼此傷害,但也深深相愛。

徐志摩失事後,陸小曼受的打擊最大,她所遭受的批評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願再跟她來往,她也不再出去交際,陳定山先生說:志摩去世後,她素服終身,從不看見她去游宴場所一次,她請賀天鍵和陳半丁教她畫,汪星伯教她做詩。她沒有錢了,她賣了《愛眉小札》的版權。她每日供著志摩的遺像,給他上鮮花。她在書桌前寫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從此不再出去交際。1965年4月3日,一代名媛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悄然過世,她的靈堂上,只有一副輓聯:推心唯赤誠,人世常留遺惠在;出筆多高致,一生半累煙雲中!概括了她備受爭議的一生。

徐志摩死在去參加林徽因的中國建築與藝術演講的路上。徐志摩和陸小曼婚後並不浪漫,加上陸小曼之前墮胎而不能生育,去找林徽因也是感情的慰藉。大霧,飛機觸山,罹難,死時36歲。

徐志摩一生雖然短暫,但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以及自成一體詩篇的風格,同時留下的還有愛他的三個女人。台灣版的《徐志摩全集》在張幼儀的策划下編纂的,為的是讓後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逝世四周年之際林徽因又一吐心中的塊壘,寫下了《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在這篇散文中,不僅再次公然情真意切地頌揚了徐志摩的美好人格,而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的詩歌成就。徐志摩過世的第四個年頭,在陸小曼的努力下,《愛眉小札》由良友圖書公司出版,陸小曼在序中表達了她的心愿:「今天是志摩四十歲的紀念日子,雖然什麼朋友親戚都不見一個,但是我們兩個人合寫的日記卻已送了最後的校樣來了,為了紀念這部日記的出版,我想趁今天寫一篇序文,因為把我們兩個人嘔血寫成的日記在這個日子出版,也許是比一切世俗的儀式要有價值有意義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學習范 的精彩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孔融——死於不孝

TAG:天天學習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