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見肝病及其中醫對治

常見肝病及其中醫對治

「肝者,將軍之官,某旅出焉。」將軍要主謀慮的人。人的聰明才智能不能發揮出來,要看自己的肝氣、肝血足不足。如果肝血足、肝氣足,人做事就會踏實、穩重;如果肝血虛,人會非常容易動怒、煩躁,動肝火。為什麼會動肝火?因為謀慮不足,想問題想不清楚。《黃帝內經》認為「因私而遠謀謂之率」,「慮」指想得非常遠,「謀」是策劃。所以,將軍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帶兵打仗,而是要運籌帷幄。

如果肝經這條經脈出現病症,會有很多表現(下圖)。

第一,會「兩脅下痛」,「脅」指從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後「引少腹」,「少腹」指肚臍以下的肚子,「引少腹」就是指是的小腹也會疼痛,因為肝經也從小腹處經過,所以它也會造成小腹的疼痛,同時「令人善怒」。這些都屬於肝經的實證病。

第二,會「目無所見」。「肝受血而能視」,就是說如果肝血足,人就能看見東西,所以當人兩眼模糊的時候,實際上是肝血不足的象。「足受血而能步」,如果腳部能夠得到血液的濡養,就能走路。「掌受血而能捏」,如果手掌氣血充足,人就有握力。「指受血而能攝」,攝取的作用,其實是很精細的,比如小孩子,剛開始是抓東西吃,然後才會一根一根地往外挑,這都是肝氣不斷壯大的一個象,是肝血足的一個象。如果「卧出而風吹之」,即睡醒以後,出去吹一吹風,人就會「血凝於膚者為痹」,出現痹症,因為氣血還沒有很好地輸布開來,會凝於皮膚之間,形成麻痹之症,然後凝於脈。如果再繼續往裡深入就會」澀,澀就是指有點想血脂粘稠的象,如果肝血被凝聚了,就會很粘稠、很澀,氣脈不通。「凝於足者為厥」,如果腳受風,就會成為厥症。

第三,「腰痛不可俯仰」。有些人腰痛得很厲害,彎腰都特別難受,如果有這種情況,人可以去按摩一個穴位——太沖穴,它是肝經的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大腳趾旁邊。如果人生氣,太沖穴就會有疼痛感,所以大家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按摩太沖穴,可以把疼痛揉開,只要太沖穴不疼,這條經脈就沒事了,就算很通了。

第四,如果肝氣外協,一直上亢,條達之性過分,酸收之性不足,人就會口苦、口乾,比如有些人早上起來口會很苦。因為肝膽同源,苦,也是病變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每個細節。我建議大家最好能有一張中醫經脈圖,掛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或者家裡,當你哪個地方出現疼痛的時候,先在經脈圖上找一找,到底是哪兒的問題,這樣你也能向醫生表述得更加準確一點。而一個好醫生,在問診的過程中,一定會問清楚病人到底是哪兒疼。

第五,會「面塵脫色」,即臉上沒有光澤,「如蒙土狀」,好像蒙著一層塵土,而且面無表情。「色」代表一種情緒,比如「喜怒形於色」,就是喜怒在臉上會顯現出來,如果不顯現,「脫色」了,就是肝血虛的表現。

第六,會「胸滿嘔逆」,就是人經常會氣逆,經常打嗝,氣往上涌。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按摩胃和肚子,能夠先解決一下,即氣上逆時,你就讓它下行,假如人鬱悶得很嚴重的話,膻中穴就會被堵,這時,我們可以用大拇指往下捋膻中穴,讓氣能夠降下去。

現實生活中,

人們的哭鬧很多,

因為慾望過多。

如果鬱悶,

就要有自己的一些解決方法,

讓自己的氣順暢地下去。

「止怒莫若詩」,「去優莫若樂」,

如果你不喜歡讀詩,

不喜歡音樂,

最起碼要學一些基礎的醫學常識,

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

這對身體也會有一定的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匯通 的精彩文章:

患網球肘的注意:你們的福音來了

TAG:醫藥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