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意見分歧時「沉默才是不禮貌的」,怎麼做才能讓爭論有價值?

意見分歧時「沉默才是不禮貌的」,怎麼做才能讓爭論有價值?

低效而雞肋的頭腦風暴風行了那麼多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長期有這樣一種未經驗證的感受——團隊合作能激發更多創意,而且這種合作一定是井然有序,氣氛和睦的。人們甚至還為此制定了一個「保留批評」的規則,在討論中決口不提「no」,而改說「yes,but」,在別人的觀點上完善,而不是指出對方的看法有毛病。

但真正的創造力並不是這樣產生的。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者 Adam Grant說,那些富有創造力的成年人往往是在氣氛緊張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種緊張不是來自大打出手或是人身攻擊,而是意見分歧帶來的。當一些三十齣頭的成年人被要求創作一些虛構故事,這些故事裡最富有想像力的那些,是來自成長過程中爸媽經常發生爭執的人。他們的父母有不同的興趣和心態,關於如何養育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並且不打算輕易退讓。

一項刊登在美國心理學會刊物里的關於建築師和科學家創造力的研究則發現,那些在同行中更有原創能力的人通常也來自有摩擦的家庭。心理學家 Robert Albert 說,富有創造力的人誕生在動蕩不定的,而不是和諧祥和的家庭環境里。

此外,父母爭吵的頻率和研究結果不相關,重要的是爭論的方式,在另外一項針對 5 至 7 歲兒童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父母能夠進行建設性爭論的家庭里,孩子們在情感上感覺更安全。

如果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很少看到因為意見分歧引發的爭論,長大後就會傾向於避免發表可能引發衝突的看法。見證爭論,並且參與它們,可以幫助人們變得更皮實,更容易接受和發表不同意見,這兩方面是同樣重要的。爭論是一種家庭交流方式,比起擱置和迴避,我們更需要學會接受並解決衝突。

如果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人們很難發現固有的方式出了什麼問題,是不是該嘗試什麼新的路子了。分歧是群體趨同思維的解藥。事實上,當人們各持己見無法達成共識的時候,正是好點子最容易誕生的時刻。

萊特兄弟會為了螺旋槳到底怎麼搞吵得熱火朝天,披頭士樂隊會為了旋律歌詞以及樂器什麼時候進來激烈爭吵,喬布斯和他的合伙人 Steve Wozniak 在設計第一台蘋果電腦時也一直吵個沒完。他們沒有因為分歧而散夥,反而由此激發出了有價值的結果,並最終收穫了相應的藝術/商業成就。

研究發現,當頭腦風暴加入允許批評其他人觀點的規則時,這種集體討論平均能多產生 16% 的好主意。從科技公司到醫院,再到微生物實驗室,重大突破往往都是來自那些會相互挑戰觀點,而不是只會商業互吹的團隊。

人們從小會被教育,和其他人意見不同的時候就應該禮貌地保持沉默。但 Adam Grant 說,沉默才是不禮貌的,這是不尊重他人具備文明辯論的能力,同時也是不尊重你自己的觀點和發聲的權利。當你合理質疑別人的時候,恰恰說明你認同對方的觀點是值得尊重,值得被挑戰的。

比起如何小心翼翼地藏起異議,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學會如何進行有價值的爭論。現如今,很多人其實都不具備熱烈爭論但不把它升級為人身攻擊的能力。

這一點我們在互聯網時代見證了太多次:評論體育比賽就會被說「你行你上啊」,抱怨去醫院排隊難被評論「不爽就移民」,而爭議事件中有人發表不同看法就是「洗地」,必須自證清白……人們不是太會爭論了,而是太不會爭論了,以至於觀點的碰撞極少,所有的看法分歧最後都演變成互相詆毀的掐架。

為了探討「如何進行有價值的爭論」,好奇心研究所羅列了八條確保爭論不會變成掐架的條件,經過共 8760 次讀者投票表態,我們發現,「不否認對方的對話資格」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點(14.4%),互聯網上常見的有一種「資格論」,會給對方貼上「聖母婊」「理中客」的標籤,建立在「你為他們說話時因為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或是「你從來沒見過豬跑憑什麼來討論豬肉食品安全」簡單粗暴的邏輯上,從根本上就抹殺了對話的可能。

其餘選項獲得的認同比例也都很接近,包括:不必以說服對方為結束,能加深自己的認識就很好(14.3%);只要拿得出有力的論據,允許對方改變自己的想法(13.3%);複述對方觀點時有敬意,而不是斷章取義並反擊(12.8%);把爭論定義為辯論,而不是衝突(12.8%)等等。值得反思的是這些選項的另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很容易舉出對號入座的反例,而很難迅速找到一個達標的例子。

互聯網上的交流總是碎片式的,匿名的,大多數時候你不需要為自己說了些什麼而付出責任,這種環境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人們進行更有價值的討論。同時,有太多人把爭論當成衝突和對抗,結果是要麼把它極端化,要麼乾脆保留值得討論的觀點選擇沉默不說話。不僅互聯網上如此,在家、在教室、會議室里也都是這樣處理分歧。

Adam 在他文章的最後說,有益的爭論是搖晃的,一個團隊或一個家庭可能會來回搖擺,但它永遠不會傾倒。如果學不會搖晃,就永遠不會走路,只能靜止不動。

題圖來自:林小妖

動圖來自:Giph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大科技公司遊說費用創了新高,錢都去了哪兒?
葬禮並不是人類獨有的行為,人類也不是那麼獨一無二的生物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