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席捲從東方日出之地到西方日落之地的帝國

席捲從東方日出之地到西方日落之地的帝國

在人類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帝國——這個帝國號稱要將從太陽升起之地直到落下之地都變成自己的牧場,他們也幾乎做到了這點,這個帝國就是蒙古帝國,他們擁有一位幾乎征服了全世界的偉大領袖——成吉思汗。

關於蒙古人的起源在唐代的典籍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在客魯連河下游以及興安嶺之北的室韋人中有一個叫做蒙兀的部落。840年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鶻人西遷,室韋人乘機成批遷入原本突厥語游牧部落聚居的漠北草原,使這一地區逐漸蒙古化,此後人們管這片草原叫蒙古草原。不過這時的蒙古和之前生活在這片草原的匈奴、突厥一樣是指的操同一語系的部族聯盟,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只不過後來草原上這些操同一語系的部族是由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統一的,於是就用蒙古之名指代這片草原上所有游牧部落,由此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民族。

11~12世紀在這片草原上蒙古、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五雄並立,還有其他一些相對小些的部落分布在這片草原。蒙古部即是唐代蒙兀室韋的後裔,他們分布在今天的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隨著子孫日益繁衍,蒙古部內部逐漸形成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氏族,成吉思汗就出自其中的乞顏氏族。

成吉思汗原名奇渥溫·孛兒只斤·鐵木真,幼年時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爾部的人暗害,同屬蒙古部的泰赤烏氏族為霸佔蒙古部首領的地位而大力排擠也速該留下的孤兒寡母,鐵木真被迫和母親、兄弟一起四處流浪備嘗辛苦。在這一過程中他結識了自己的安答(蒙語:結義兄弟)同時也是日後最強有力的對手——札木合,後來又藉助父親的安答——克烈部的王罕的幫助召集父親死後失散的部眾。這時蔑兒乞部見鐵木真勢力日漸強盛,於是出兵襲擊了鐵木真的營帳並擄走了鐵木真的新婚妻子孛兒帖。在札木合和王罕的幫助下鐵木真救回了自己的妻子,然而隨後不久鐵木真和札木合就漸行漸遠——儘管札木合在鐵木真一家最落魄時和他結為兄弟,又幫他救回妻子,可他和鐵木真一樣夢想成為統一諸部的草原王者,這正是他們註定反目成仇的根源——天下雖大,不能同時容納兩位君王,而無論誰成為日後的王者他倆誰也不願意向對方稱臣。

1190年札木合集合泰赤烏等十三部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亦以諸部三萬人分作十三翼迎之於答闌巴勒主惕。此戰鐵木真戰敗(這是他一生唯一的戰敗經歷)。鐵木真並沒被這次戰敗所擊倒,相反他痛定思痛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札木合在戰勝鐵木真後暴露了殘暴的本性——將十三翼之戰中抓獲的俘虜全部用大鍋煮死,對站在自己一方作戰的各部首領也是頤指氣使,結果部眾紛紛歸附鐵木真。

1206年春鐵木真經過多年的奮鬥終於統一蒙古草原諸部,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在本次大會上蒙古貴族們共同尊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以此為標誌宣告統一的蒙古汗國正式建立。蒙古汗國的建立僅僅只是這個帝國擴張的開始,很快整個亞歐大陸都將感受到蒙古人帶來的恐懼。

成吉思汗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jiǔ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北方諸部族人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萬。隨後建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古人在追擊乃蠻王子屈出律的過程中趁勢西征滅掉西遼,打開了通往西方的道路。由於此時蒙古的主要精力還用在對付東方的金國,一時無力對西方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儘管如此成吉思汗還是派出商隊前往西方貿易以擴大蒙古的對西方的影響力。成吉思汗十四年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花剌子模的魯莽行為終於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最終蒙古成功滅掉花剌子模,一直向南推進到印度河流域,順利佔領今中亞到歐洲東部以及伊朗北部的廣大區域。

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秋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守成吉思汗遺策,於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金。

公元1236~1242年成吉思汗長孫拔都率軍西征,飲馬伏爾加河,征服羅斯諸公國(今俄羅斯歐洲部分),日耳曼諸王公、波蘭、匈牙利組成的聯軍也被蒙古旋風席捲。此次西征後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構築薩來城(今阿斯特拉罕),正式建立欽察汗國。就在此時遠在東方的蒙古本部傳來窩闊台大汗去世的消息,拔都匆匆返回參加選舉新大汗的忽里勒台大會,這次西征因此結束。

1253~1259年蒙古發起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指揮,蒙古軍團從首都和林(今蒙古國哈拉和林)出發,征服了阿拉伯帝國。蒙古兵鋒一直挺進到敘利亞,眼看蒙古軍團就可以乘勝攻打埃及進入北非,構建跨越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時東方的蒙古本部再次傳來一個消息: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重鎮——四川合州釣魚城時逝世。旭烈兀匆忙率軍東返,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趁機殺入敘利亞,成功阻擊了蒙古西進的兵鋒。蒙哥死後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最終忽必烈勝出,旭烈兀遂重返中東波斯地區創建伊爾汗國並表示效忠忽必烈,忽必烈將伊爾汗國設為西部屏藩。

忽必烈成為大汗時蒙古已征服了亞歐大陸上的金、西夏、西遼、花剌子模、俄羅斯、阿拉伯等國,與此同時西征的拔都、旭烈兀以及察合台、窩闊台等人的後裔相繼建立了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四大汗國。儘管四大汗國是蒙古大汗的臣屬,然而實際上這種君臣關係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後來四大汗國和忽必烈治下的蒙古本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1271年忽必烈遵照歷代中原漢族王朝的傳統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由此元朝和四大汗國衍生出完全不同的歷史——元朝成為了一個中國化的王朝,而四大汗國逐漸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

仿照中原漢制創建的大元王朝自然也繼承了中原王朝傳統的大一統觀念,於是忽必烈就將征服南宋作為元朝必須完成的 任務,因為只有如此元朝才有可能成為繼往開來的正統王朝。然而蒙古軍團一直受制於小小的釣魚城——蒙古數十萬大軍圍攻此城二十二年始終不能拿下,還在城下付出了大汗蒙哥的生命。為此忽必烈開始著手先掃清滅宋的外圍通道:他遣使招降吐蕃,又南下征服大理,兵鋒甚至一度進入越南、占婆等地,完成了對宋朝西南方向的戰略包圍態勢。此時東北地區的兩個小國引起了忽必烈的注意:高麗和日本——一個位於凸出的半島之上,一個孤懸海外,據說這兩國和宋朝之間保持密切頻繁的聯繫,征服這兩個國家就可以使南宋更加孤立。這應該是忽必烈太過相信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了——高麗、日本和宋朝之間只有民間貿易往來,並無政治軍事聯盟,怎麼可能干預宋、蒙之間的戰爭呢?然而忽必烈不會在意這麼多,他天生就是為征服而生的——既然知道世上還有這樣兩塊土地的存在,自然不能輕易放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蒙古帝國三征安南——折戟沉沙
雅昌專稿 | 你看 你看 成吉思汗的臉…

TAG:忽必烈 |